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正德圣主-> 第40章 皇权压过了内阁!朝中墙头草闪现
换源:

第40章 皇权压过了内阁!朝中墙头草闪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内阁与司礼监皆因兵部、户部及太常寺的举措而陷入困惑之境,不禁质疑:何时起,这三者竟悄然成为皇帝最为倚重的支柱?

谢迁的面色尤为阴沉,尤其是目睹刘大夏与韩文毅然决然地站在年轻帝王一侧,为他助力之时。

或许,直至此刻,他们才深刻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君主不仅在军事领域欲与他们一较高下,更在人事任免的战场上誓要分出胜负,其志在必得之态,令人不容小觑。

户部与兵部,长久以来虽与内阁表面维持和谐,实则暗流涌动,意见分歧屡见不鲜。

内阁虽力图掌控大局,对这两大部门尤为施压,但成效有限。兵部,本以训练军队、筹措军需、选拔将才为职,却因北方边患频仍,地位日益凸显。

尽管朱厚照通过任命张永提督京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兵部的部分权力吗,然而,在选拔军事人才这一关键领域,尽管吏部为主管部门,但鉴于兵部对此业务的深谙,其所推荐之人选往往能得到吏部的默许,几乎未遭反对。

吏部尚书马文升,曾自信与兵部尚书刘大夏交情匪浅,未曾料想,在至关重要的立场抉择上,刘大夏竟毫不犹豫地站到了皇帝那一边。

这一变故,迫使马文升不得不重新审视宝座上那位精力充沛、目光如炬、容光焕发的小皇帝。

凝视着这位小皇帝,马文升心中不禁泛起波澜,忆起皇帝初登大宝之日,仅凭一计反守为攻,便险些令他们三人颜面扫地之事。

起初,众人皆以为皇帝不过是在施展巩固皇权的常规手段。

殊不知,他已在不经意间悄然汇聚起朝中一众精英能臣,更在朝堂之外,赢得了如杨一清般的杰出人才。

杨一清在宣府已稳扎稳打,其卓越贡献无疑将为他赢得宣大总督一职的晋升,此乃大势所趋,无可置疑。

先前,马文升基于同乡之情及内阁首辅刘健的举荐,力推大同巡抚刘宇接任宣大总督,却遭皇帝驳回。

彼时,众人误以为此举乃皇帝顾及刘健与马文升皆为河南籍,恐有地域偏袒之嫌。

而今看来,这一切实为皇帝为杨一清,为其嫡系心腹预留之位。

自杨一清调任宣府之日起,宣大总督的人选就已尘埃落定,尽在皇帝掌握之中。

在外,皇帝拥有杨一清这位宣大总督,有效应对鞑虏频繁侵扰,确保边疆安宁。

同时,由杨一清主导的杀虎口、张家口互市贸易得以顺利实施,其镇守一日,政策便执行一日,更对企图复辟的晋商集团构成有力震慑。

在内,皇帝则倚重刘大夏与韩文两大重臣,二人未来入阁辅佐,几乎已成定局。加之费宏,共同构成皇帝精心挑选的核心团队。

而内宫之中,亦有传闻称司礼监的陈宽、李荣、王岳三人已被悄然架空,皇权进一步集中。

萧敬,作为司礼监的枢纽,如今独揽批红大权,径直将一切奏章送往西苑,交予那年仅十三岁的帝王之手。

昔日与内阁紧密协作的三位内相,此刻却权力尽失,连圣颜亦难窥见,其影响力早已式微,更遑论操控皇权?

如此布局,足见皇帝深谋远虑,内外兼修,已悄然构建起一个稳固而强大的统治体系。

此情此景,令马文升对这位少年天子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他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君主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以精妙绝伦的人事布局,悄无声息地将司礼监、外朝乃至军权尽数纳入囊中,其手段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

马文升的心绪因此变得复杂而活跃,朝臣们亦莫不如此。

太常寺卿费宏投向皇帝阵营,众人并不感意外,毕竟他自皇帝幼年起便担任师职,堪称皇帝的心腹。

然而,当户部尚书韩文、兵部尚书刘大夏乃至杨一清等重臣也纷纷成为皇帝的亲信时,其背后的深意便不言而喻。

内阁首辅刘健,目睹刘大夏与韩文挺身而出,与内阁分庭抗礼,虽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波涛汹涌。

他不禁暗自揣测:难道皇帝真的意图独揽大权,乾纲独断?

在文官心中,与皇帝共治天下,如宋代士大夫般,方为至高理想。

然而,需澄清的是,刘健等内阁重臣追求的远非个人权力的满足,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怀揣着更为宏大的抱负——治国安邦,留名青史,方为他们的终极目标。

至于操控皇帝之念,绝非他们本心所愿。

他们深信,要实现理想中的政治图景,就必须对皇权加以合理的约束。

因为历史与经验告诉他们,单个人的决策往往难以超越集体的智慧与审慎。

诚然,世间确有少数时刻,真理被少数人掌握,但这并不改变他们对皇权制衡的坚持,此二者间形成了深刻的矛盾。

皇帝,无论其皇位源自嫡长制的延续,还是经过激烈的权力斗争如弑主夺位,其内心深处鲜有仅仅满足于体验皇权之瘾者。

多数时候,他们会自我宽慰,声称此举实属无奈,为了生存与自保而不得不为之。

然而,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皇帝,往往能激发出超乎常人的能量与决心。

以李世民、朱棣为例,他们背负着杀亲夺位的沉重心理负担,因此更加渴望通过辉煌的政绩来证明自己帝位的正当性,同时也试图驱散内心深处的阴影。

这些皇帝往往能够果断决策,独当一面,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与魄力。

但在内阁首辅刘健等人眼中,这样的皇帝虽天赋异禀,但若缺乏外界制衡,如果任由这样的皇帝多出来几个,往往不是什么好事,甚至会带坏后世的君王。

尤其是在深宫环境中成长的皇帝,其决策过程可能失之偏颇,难以全面考虑各方利益。

因此,他们主张对皇权进行严格限制,以防皇帝权力过大,导致独断专行,排斥异己,最终酿成国家动荡与灾祸。

内阁首辅刘健及其同僚,堪称超脱世俗偏见,矢志于天下福祉之士。

然而,其知识框架与思维模式深受儒家千年传统的熏陶,行事间不免透露出几分迂腐与僵化,缺乏应有的灵活变通。

他们秉持“稳”字诀,却未料“稳”也可能成为阻碍变革的桎梏,让国家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

面对朱厚照皇帝突如其来的革新之举,如绕过内阁,携手韩文与杨一清在宣府大获全胜,刘健等人深感震惊与不解,视之为离经叛道。

他们担忧,一旦皇帝尝到独立决策的甜头,将更加频繁地绕过内阁,独自处理政务,这无疑是对既有权力格局的挑战。

因此,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位重臣不约而同地萌生了限制皇权的念头。

他们将矛头对准了因朱厚照重用而重返权力中心的萧敬,以及围绕在皇帝身边的八位亲密太监,比如刘瑾等。

意图通过削弱这些力量,来限制皇帝的自主行动空间。

此举不仅是为了打破皇帝身边可能形成的新的权力小团体,更是对内宫太监的一次严厉警告,告诫他们不得误导皇帝,否则必将受到严惩。

同时,这也是对朱厚照本人的一种暗示——内阁有能力制衡皇权,即便是对皇帝身边的人,亦不手软。

更深层次上,刘健等人的这一行动,实则是借“打狗给主人看”的古老智慧。

向朱厚照展示他们的决心与能力,提醒朱厚照勿要轻视内阁的力量,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与对抗。

通过扳倒萧敬,陈宽、李荣、王岳三人得以重新成为朱厚照处理政务时的桥梁,为内阁赢得了更广阔的运作空间。

当朝中三位权威人物公开确认杨一清审讯所得供状可作为确凿证据时,满朝文武的目光纷纷投去,透露出复杂而微妙的情绪。

此时,距朱厚照登基不过短短五月,年关将至,更将迎来正德新纪元,举国瞩目。

杨一清在宣府的显著作为,让众人再次审视内阁三位阁老,眼中满是不解与疑虑。

毕竟,他们曾以为内阁已牢牢掌控大局,即便皇帝在经筵与日讲中,亦需受制于人。

尽管皇帝偶尔拖延经筵的举行,但至今已参与了数次。

在这些场合中,他表现得极为顺从,对内阁首辅的教诲全盘接受,无论是从《尚书》到《春秋》,再到《史记》中关于独断专权的警示。

乃至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典故,都被一一提及,旨在规劝朱厚照效仿先贤,广开言路。

然而,在朱厚照心中,这些历史教训却激不起半点涟漪。

他暗自冷笑:那些所谓的明君,如宋朝的某些皇帝,虽得士大夫拥戴,却也遭遇了诸如徽钦二帝被俘的耻辱,国土沦丧大半。

在他看来,或许在文官眼中,只要能被士大夫操控的皇帝,皆可冠以“明君”之名。

就连他那温和而顺从的便宜父亲弘治皇帝,也不例外。

朝臣们逐一传阅了杨一清审讯所得的供状后,无不惊骇失色,倒吸一口冷气。

原来,虞台岭那场惨败背后,竟隐藏着晋商与边军将领同蒙古鞑虏相互勾结,犯下的滔天罪行。

他们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罔顾朝廷尊严,无视真相,仅为一己私利,在朝廷改元之际企图通过这场浩劫稳固自身地位。

究其根本,乃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朝野惯例让宣府、大同一带的将领与晋商心生惶恐。

他们誓要证明,无论皇帝如何更迭,他们的权势与地位都不可撼动。

为此,他们不惜牺牲无数将士与百姓的生命,以无辜之血铺就通往贪婪与私欲的道路。

文官集团,历来非铁板一块,各自为政,追逐权柄,难以凝聚成坚不可摧的力量。

面对宣府将领与晋商此番丧心病狂之举,他们却罕见地‘团结’起来,义愤填膺,誓要讨回公道。

鸿胪寺卿挺身而出,慷慨陈词:“陛下,此等蠹虫若不清除,何以慰藉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之灵?何以安抚无辜受害的百姓之心?何以维护我大明江山的稳固与尊严?老臣恳请陛下,严惩不贷,以免百姓寒心!”

紧接着,又有多位官员纷纷站出,痛陈利害。

“陛下,罪行确凿,血迹斑斑,若不严加惩处,恐将引发各地效仿,我朝纲纪何在?国法威严何在?陛下,请即刻下令,将此等贼臣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一位御史义愤填膺地站出来,声音颤抖却坚定:“陛下,此等奸佞之徒,不仅背叛了朝廷的信任,更背叛了天下苍生的期望!他们勾结外敌,残害同袍,视百姓如草芥,其行为之恶劣,天理难容!若不将其绳之以法,何以彰显我大明律法之威严,何以告慰那些无辜受害者的在天之灵!”

吏部侍郎也站了出来,他痛心疾首道:“陛下,这些罪员贪赃枉法,置朝廷安危于不顾。为谋己私,置朝廷法度于不顾、置将士生死于度外。如此行径,与禽兽何异?臣恳请陛下,务必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又有一位翰林学士,他引经据典,言辞犀利:“陛下,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些罪员,正是那见利忘义的小人!他们为个人的荣华富贵,不惜出卖朝廷,残害忠良。其行为之卑劣,令人发指!陛下若不严惩,恐将寒了天下忠臣良将之心,更将助长这股歪风邪气,使我朝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随着情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朝臣纷纷站出,坚决主张对这批经审讯确认的罪员施以重罚。

对于内阁提出的欲与大理寺联手重审此案的提议,诸多官员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忽视,仿佛这一建议从未存在过。

此等转变,实则源于一个微妙而关键的信号——户部尚书韩文、兵部尚书刘大夏、太常寺卿费宏这三位朝中重臣,不约而同地站出来力挺杨一清。

朝堂之上,精明如斯的官员们岂能看不透这背后的局势?

皇帝小小年纪,便已悄然积聚起一批忠心耿耿的臣子,其势力足以与内阁、司礼监分庭抗礼,未来更不可限量。

权衡利弊之下,许多官员明智地选择了站在皇帝一边,认为这才是顺应时势、保全自身的明智之举。

于是,先前那些犹豫不决、持观望态度的臣子们,在见到户部尚书等重量级人物的表态后,立刻调转风向,变得义愤填膺,仿佛之前的沉默只是为了更好地观察风向。

这种墙头草般的灵活姿态,令人不禁唏嘘。

内阁首辅刘健目睹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因为一些原因今天的更新推迟了一些,抱歉!!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