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正德圣主-> 第34章 京军一仗立新功!文渊孤胆入敌营
换源:

第34章 京军一仗立新功!文渊孤胆入敌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皇帝亲自下令,责令兵部与户部携手,于青年才俊之中遴选一位使者,北上与蒙古部落进行和谈。

此举不仅是文官群体彰显才华、建功立业的绝佳契机,更是对年轻才俊胆略与智慧的双重考验。

命令一经传达,刘大夏与韩文两位重臣立即行动起来,连夜召集兵户两部精英,共商大计。

兵部方面,因先前已有精英被调遣,现余之人皆显平庸,难以担此重任,故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户部肩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韩文将此事告知部内众人时,一位人物的现身让他大感意外——那便是他昔日引以为傲,后因故心生嫌隙,几乎已从心中“除名”的学生李文渊。

李文渊的主动请缨,在韩文看来,初时似乎带着几分炫耀之嫌,致使他面色不悦,几欲出言训斥。

面对恩师的冷峻态度,李文渊并未有丝毫怨言,反而诚恳言道:“恩师或许忘怀,学生出身山西杀虎口,自幼与蒙古人毗邻而居,精通蒙古语,对北方风土人情亦颇为了解。”

此言一出,韩文记忆的闸门豁然洞开,回想起当年对李文渊的青睐有加,不仅因其才华出众,更因那份同乡之情而倍加看重。

深思熟虑之后,韩文愈发觉得李文渊是此次出使的不二人选。

李文渊生长于汉蒙杂居之地,自幼浸润于两种文化的交融之中,精通双语,对蒙古人的生活习俗了如指掌,这无疑为和谈增添了极大的胜算。

最终,韩文点头应允,将这份重任交托给了李文渊。

当决定尘埃落定,众人暗自松气之时,李文渊却毅然上前,衣袍轻撩,跪拜于韩文足下,连磕三记响头,以表感激与决心,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其他人还在震惊,唯有韩文明白,李文渊是下了必死的决心。

面对这个曾经的爱徒,即便李文渊有错在先,可人心毕竟是肉长的,他还是伸手将他给搀扶起来:“望你不辱圣命!”

“学生谨记!”李文渊眼中有泪。

韩文这次并没有拒绝李文渊自称是自己的学生。

人选一经选定,朱厚照迅速向杨一清传递密函,急令其在近期内主动出击,对蒙古人发动突袭,力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此举旨在提振明军士气,同时向蒙古人宣告:明军之弱,非实力不济,实乃内部有隙所致。

此战若能告捷,对即将出使蒙古的李文渊而言,无疑将增添无限助力。

杨一清接获皇帝密令后,即刻召见张永,将密信内容展露无遗。

张永阅后,初时面露喜色,旋即便被忧虑所笼罩。

虞台岭之战的阴影犹在,宣府三万大军尚且折戟沉沙,两位游击将军更是英勇捐躯,令他不得不审慎对待即将面临的挑战。

尽管京营已历经整编,精锐尽出,但未曾与北疆强敌正面交锋,胜利的把握尚显渺茫。

为解张永之惑,杨一清取出兴隆号胖掌柜的供词,详加剖析:“从供状中可见,那两位游击将军之死,实乃因不愿与李进等人同流合污,惨遭陷害。

由此推断,小王子部落之所以能横行无忌,与山西部分将领的暗中助力密不可分。此番作战,小王子部落定会因轻敌而大意,你的胜算实则不小。”

经杨一清一番鼓舞,张永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建功立业的渴望。

他随即按照杨一清的部署,派遣精锐斥候深入草原,密切监视小王子部落(即达延汗所部)的一举一动。

果不其然,达延汗的一万多精锐并未远离虞台岭,而是选择在草原深处驻扎,静候宣府、大同一带的风吹草动,企图伺机而动。

达延汗是蒙古草原上的杰出领袖,绝非仅仅以劫掠为生的君主,而是一位深谙治理之道、富有策略眼光的有为之君。

用教员他老人家的话来说,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却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他之所以能在弘治与正德年间频繁侵扰宣府、大同,如入无人之境,除了蒙古铁骑的骁勇善战外,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与明廷内部腐败官员之间的微妙勾结。

明朝将领利用蒙古的威胁来巩固自身地位,甚至谋求升迁与财富。

而达延汗则借此机会掳掠人口、劫掠财富,既强化了自身权威,也确保了草原子民的生存所需,双方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而微妙的“互惠”关系。

此次达延汗并未选择撤退至自己势力的腹地,因他得到情报,明廷正对李进严审,且新任巡抚的到来可能带来新的变数,这让他嗅到了新的“商机”。

作为一位枭雄,他亦知一旦失去山西那些贪婪的奸商与腐败官员的支持,明廷加强宣大、陕甘边防,将使他们获利更加艰难,甚至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在蒙古草原这个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严酷环境中,如果不能为部落带来实际利益,那些精于算计、各怀鬼胎的部落领主们很可能会反戈一击,活生生将他给吃掉。

张永凭借其敏锐的情报收集能力,在晋商与宣大将领尚未反应过来之际,果断出击,直指小王子(即达延汗)在草原上的驻地。

而此时的达延汗及其部众,正沉浸在上一场大胜的喜悦与自信膨胀之中,对明军的主动进攻感到难以置信,甚至认为是对方失去了理智。

然而,他们很快便意识到,尽管明军已非洪武、永乐年间的鼎盛之师,但张永的突袭却如一把利刃,直插其心脏,迫使他们在惊愕与慌乱中仓促应对。

黄沙漫天,掩映着战场的萧瑟与壮阔。

张永将军率领三路大军,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五军营,这支步骑混编的先锋部队,犹如利刃般率先冲入敌阵,步骑协同,攻守兼备,迅速将蒙军那因轻敌而略显松散的防线紧紧缠绕。

紧随其后,三千营的精锐骑兵,化身战场上的旋风,分三梯队有序推进,自两翼对蒙军实施包抄,其势如破竹。

而神机营,则稳坐中军,炮火轰鸣,为前线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火力支援,直逼蒙军心脏。

此番出征,张永麾下虽仅万余人,却巧妙地复刻了永乐年间三大营的战术精髓。

以少量重骑兵与步兵为矛,撕开敌阵;轻骑兵则如游龙般灵动,穿插迂回,不断骚扰,为神机营的火炮创造最佳发射时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势,达延汗及其部众惊愕不已,他们未曾料到,昔日的“软柿子”明军,竟能爆发出如此惊人的战斗力。

几年的交锋中,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景象,不禁暗自嘀咕:“明军何时变得如此强悍了?”

混乱之中,蒙军阵脚大乱,仓促应战之下,很快便土崩瓦解,连战利品都无暇顾及,只顾逃命。

这场战斗,自辰时始,至午时终,仅半天时间便以明军的大获全胜告终,歼敌一千余,缴获战马三百匹,更解救被俘百姓三千余人。

而明军自身伤亡,竟不足三百,堪称奇迹。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让张永冲昏头脑。

他亦知,此战之所以能胜,全赖出其不意,若穷追不舍,恐将陷入不利。

更重要的是,此役旨在提振明军士气,为即将出使蒙古的李文渊铺路,让蒙古人意识到明军并非软弱可欺,每一次入侵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杨一清与张永皆心知肚明,要想彻底改变蒙古人对明军的看法,还需时日。

但此战无疑已给蒙古达延汗乃至整个蒙古部落带来了不小的震撼,让他们在未来的行动中不得不三思而后行,衡量入侵的成本与风险。

果然,随着明军的撤离,达延汗及其麾下文武官员在短暂的愕然之后,纷纷意识到这是新任巡抚给予他们的一个严厉警示。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此次明军展现出的风貌与往昔截然不同。

昔日明军纪律涣散,士气低迷,而今却犹如猛虎下山,锐不可当,突袭之下令他们措手不及。

诚然,这其中不乏达延汗一方轻敌之过,但明军此番出击之迅猛、配合之默契,亦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尤为令人瞩目的是,区区万人明军,竟能精妙地布局出三千营、五千营及神机营的作战体系,其战术之精妙,让达延汗不禁回想起先祖面对永乐大帝时的敬畏与压力。

此番惨败,不仅损失了战利品与抢来的百姓,更让达延汗一方颜面扫地,尴尬至极。

帐内,几位将领愤愤不平,扬言要即刻发起反击。

然而达延汗,这位草原上的枭雄,却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静与深邃。

他轻酌一口马奶酒,稳住心神,随后猛然醒悟,站起身来:“不!依照汉人的行事风格,后续或有变数,我们且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话音刚落,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兵匆匆禀报:“启禀大汗,明廷使者已至!”

此言一出,帐内原本蠢蠢欲动的将领们无不面露惊异之色,对达延汗那近乎神准的预判感到难以置信。

……

李文渊屹立于中军大帐之外,孤身挺立,手执使者节杖,身旁一匹骏马静候。

他新换的装束褪去了旅途的疲惫,尽显英姿飒爽,整洁非凡。

面对周遭蒙古士兵的虎视眈眈,他神色自若,目光如炬。

他悄然抵达宣府,又在杨一清人物的隐秘护送下悄然离去,一路北上,精准无误地寻至已退守百里的蒙古军队驻地。

此时,达延汗紧握着酒杯,面色阴沉。

他虽预料到明廷会有所动作,但如此迅速且精准的布局,显然是对战局了如指掌,让他不禁感到自己仿佛成了他人棋盘上的棋子,每一步都被人精心算计。

这种被操控的感觉,犹如提线木偶,令人愤怒。

然而,他不得不承认,能策划出如此精妙布局之人,其智谋之深,非同小可。

而能派遣使者至此的,正是那位登基未及半年的明朝少年天子,其能力之强,超乎达延汗最初的想象。

起初,达延汗对这位新帝颇不以为然,甚至从宣府、大同等地的官员口中得知,这位皇帝年仅十三四岁,大权似乎旁落于内阁与司礼监之手,他不过是个名义上的君主。

然而,眼前的局势却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试想,若真为提线木偶,又怎能将杨一清这样的能臣调遣至宣府,并迅速集结万军直捣蒙古营地?

要知道,明军此前刚遭挫败,换作他人,或许早已忙于向朝廷乞求援军与补给,而非立即展开反击。

这一切,无不彰显出这位年轻帝王行事之果敢与决绝。

此刻,明军虽刚胜一役,却立即派遣使者前来谈判,此举无疑是在向蒙古展示其不可小觑的实力,同时也是对达延汗的一次心理施压,提醒他在这场谈判中需谨慎斟酌对待使者的态度。

尽管心中愤懑难平,达延汗仍不得不强压情绪,高声传唤:“让他进来!”

帐外蒙古士兵闻言,不屑地冷哼一声,仿佛是在替自家大汗传达:“我家大汗有令,让你速速滚入帐中!”

李文渊轻蔑地哼了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哼,原以为曾一统中原的元廷后裔能有几分风骨,不料竟是如此粗鄙无礼,难怪区区百年便被我大明逐回草原,沦为牧羊人。”

他的话语尖锐且高声,如同寒风刺骨,让帐篷内的将领们脸色骤变,铁青一片。

此言一出,直戳对方痛处,揭露了历史的伤疤,无疑是直截了当地羞辱。

达延汗之所以能在蒙古草原拥有如此威望,正是因为他自诩元朝正统的继承者,即便不再是皇帝,也是蒙古人心中的大汗。

而今,李文渊却以如此直接的方式,将那段被驱逐的历史重提,无疑是对其身份与尊严的极大挑战。

将领们怒火中烧,纷纷抽出腰间弯刀,咆哮着要冲出帐篷将李文渊置于死地。

关键时刻,达延汗猛地一拍桌子,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命尔等请他进来,何时变成了‘滚’进来?难道我们蒙古勇士,也要学那等无礼之徒吗?”

这一番训斥,让在场之人无不凛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士兵们被达延汗的话语震醒,虽心有不甘,却也只好强压怒火,勉强行了个礼,口中不情愿地喊道:“使节,请进!”

李文渊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缓缓步入中军大帐。

大帐之内,气氛凝重。

五大三粗的将领们与两位身着儒衫的文官,皆以审视猎物般的眼神紧盯着李文渊,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

然而,面对这汹汹气势,李文渊却显得异常从容,他目光如炬,毫无惧色,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