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正德圣主-> 第22章 谋划大局的选手,站着把钱要到手
换源:

第22章 谋划大局的选手,站着把钱要到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陕西西安府的旱灾没有解决一直都是杨一清的一块心病,所幸他为官公正治理陕西多年,能在商户手上借几日的粮食。

要不然煌煌千年旧都,蒸蕴了华夏千年文化根基的古城真不知道要沦落到什么程度去。

看到户部尚书韩文的来信之后那个埋藏在心里许久的计划,又被勾起。

陕西这个地方套句营销号们的话来讲,那就是随着小冰河时期慢慢显露出了峥嵘,除了众所周知的严寒之外它还会带来干旱和洪涝。

具体的方式就是在该下雨时不下雨,该下雪的时候不下雪;反之在不该下雨的时候,降暴雨。

在这种情况下巡抚陕西的杨一清曾经跟户部的韩文提出过,按照管理盐法的法令来管理茶马交易。

从洪武年间川陕边境就开始茶马交易,大致意思是内地茶多,番外马价贱,所以自古就有用茶叶换取番外好马的惯例。

内地王朝想要组建强大的骑兵,除了让军户们养马抵税之外,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到境外去买马。

除了北边的蒙古,就是从陕西四川往西的高原地带马场去买。

而这就涉及到陕川边地茶马交易。

因陕西、山西、甘肃全都是战区,需要的马匹比别的地方多得多,故陕西四川一带的茶马交易格外频繁。

这就给了许多人钻空子的机会。

国初洪武年间的律法严明,没有人敢触这条红线。

但随着时间推移,律法变得越来越宽松,一开始由抓到了私自贩茶到边境的就斩手,变成了抓到就罚钱。

或许是因为利益既得者们越来越多,从而形成了舆论压力,促使朝廷在这方面做出了改变。

又或者朝廷看到由自己去组织茶农采茶、晒茶、制茶、贩卖消耗太大,于是渐渐的将这项业务转包给民间商人,所以才在律法上面宽松一些,以此激励商贩们的积极性,从而减轻边境马匹缺失的压力。

可是不管哪一条,到后来杨一清巡抚陕西之时就发现,川陕一带,茶马交易原本属于朝廷垄断却已形同虚设。

四川陕西一带的豪商们,把这项业务完全发展成了私产。

他们承包茶山,压榨茶农,又或者把茶农变成了投献的佃户,使朝廷没法向这些茶农征收茶税。

茶税就变成了他们自己的私产。

这帮家伙以无本买卖的手段,获得了大量茶叶到边境换来了大量的马匹卖给朝廷,赚的盆满钵满。

杨一清发现这个漏洞之后,就以陕西巡抚的名义,先是派兵加强了打击走私的力度。

再则以加强对茶叶走私追查力度为要挟,迫使陕西境内利益既得者们拿出钱粮来支持他巩固边防。

为何史书上都记载杨一清这个人,擅长治兵谋边,同时很会做官,就在于此。

当然杨一清也知道这是权宜之计,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在陕西这个地方不可能待一辈子。

他之所以能镇得住,一来是他为官清正,不贪不占。

即便他用这种办法威胁陕西跟四川的有钱人他也不怕。

第二他没有子嗣。

所谓无欲则刚,没有威胁,奸商就只能干看着。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杨一清在陕西就一个决心,你们想把我弄死,来,我不怕,我烂命一条。

可是我只要利用我手上的权利压制住这条线,你们就得亏死。

我调兵追茶,你们的茶叶就烂在地里,又或者烂在仓库里。

所以其实西安府所谓的灾荒,以他的手段很容易就能够治理好。

可为何还要上书朝廷说很难呢?

他就是为了配合韩文,故意让陕西山西显得很是焦急,从而推动开中纳粮,使盐法恢复到弘治五年之前国初模样。

这两个老家伙其实谋划的很深,当然这中间出了像李文渊这种急功近利的叛徒。

虽然李文渊的想法是为了帮助恩师,但却没有考虑到更深层次的原因。

杨一清跟韩文两个人的谋划,绝不仅仅只是开中纳粮那么简单,同时还要把川陕一带的茶马交易,也变成如同盐法一般。

因为茶和马对老百姓来讲离得太远,普通老百姓喝什么茶都行,可真正的好茶好马,绝对是富贵人家和军队才需要。

所以杨一清的意见是,我就要粮食。

有钱人不管你们是从当地采购还是从产粮地采购的粮食,交给官府,我官府登记之后给你茶引。

你拿着茶引到我经营的茶场去拿茶叶。

你拿到茶叶之后,你是卖给边境少数民族,还是卖给内地那些有钱人,那都是你的事,你能赚多少那都是你的本事。

我只要粮。

有了粮食之后,我就可以稳定四川跟陕西的粮价。

我就可以让百姓过得更好,减少民怨。

有了粮,我就能够养活更多的军队,我就能让他们去打仗,就不会让蒙古人南下。

同时这么做也是为了保证军队的战马的优良。

可能有人看到这就奇怪,茶马交易难道跟战马的优劣有关系吗?

有很大的关系。

这当中就有句话说的非常好——东西质量越好,商业价值就越低。

尤其是战马这种贵重物品而言,如果它的消耗量不大的话,利益从何而来?茶马交易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不管是陕甘边境还是辽东一带,为什么战马永远都显得很差。

其实不是真正很差,而是真正的好马,都被某些个将军私藏了。

好战马,他们会优先配给圈养的家丁和家奴,或者叫做私军,至于那些差的马,就被他们交给了朝廷大军。

以至于到了明朝后期就形成了军阀,就如同辽东的李家军,西北的孙家军。

他们自己的私军战力非常强,但是朝廷军队的骑兵反而孱弱不堪。

以至于到了明朝后期这些军阀,公然打出口号不给军饷不出兵。

因为那时候的军队真正强悍的战力,都属于这些个军阀的私军。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就是个典型例子,当年崇祯亲自过问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要多少饷银才能让关宁铁骑卖命。

吴襄狮子大开口一百万两。

甚至更为恶劣的是,他们还人为的造成战马的死亡,这样才有理由向朝廷要军饷,从而贪污。

杨一清在陕西就发现了这种迹象,很多边境的将军们跟那些豪商勾结,买来的好马都被他们私藏,那些个差马反而给朝廷。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杨一清就决定跟韩文制定茶引制度。

我只要粮我不要马,我自己去买,这就叫跳过中间商,直接跟厂家联系。

而杨一清最终的目的是在边境开通互市市场,这与嘉靖、万历年间陕甘总督王崇古他们提出来的茶马互市市场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边疆的杨一清跟中枢的韩文两个人所考虑的是天下大局,谋划的是一盘大棋。

这也是为什么,韩文在听到宣府虞台岭那件事之后那么生气的原因。

这都是山西跟陕西的商人在对抗韩文跟杨一清新政的手段。

至于所谓的小王子入侵、至于东南盐商之类的其实都是棋子,只不过这是一盘巨大的关乎着大明朝局的棋子。

朱厚照现在还没有看到,如果他真正取得了韩文的信任的话,韩文会将这份与杨一清拟定好的新政和盘托出。

那时候朱厚照一定会震惊,这两个老家伙是真狠、真狡猾。

这要真弄成了的话,对于边境来讲那是大大的好事。

这不仅关乎着边境粮食的问题,同时也关乎着军队战力的问题。

更加关乎着晋商还有四川陕西商人的利益问题。

这么多人搅在一块角逐,才会让那么多官员卷进来,那么多商人卷进来。

这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盐法的问题,这是整个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

而现在韩文隐忍了这么久,终于看到了原来皇帝陛下,并不是一个孱弱的君王。

所以这时候杨一清决定响应韩文的号召,他要前去陕西,先帮韩文稳定住宣府这个大缺口,然后再回过来稳定陕西的局面。

不过在临走之时,杨一清决定还得向城中的富户再敲诈勒索一次。

别看这些有钱人已经做出了十天的粮,其实杨一清明白这帮人再拿出二十天的粮来也不是问题。

甚至三十天两个月都不成问题。

很多人都在观望,等着朝廷赈灾的银两到达,他们再高价卖粮,这已经是惯例。

现在西安这边的灾荒才开始不久,他们愿意借十天的量,已经是仁至义尽。

杨一清将这些人再次召集起来之后,这帮人就很不开心了。

上一次召集就弄走了十天的粮,这一次又要干什么?

这个老滑头在陕西,对于他们这些有钱人来讲,那就是如梗在喉。

没办法对付,又不得不被他要挟,个个恨不得生吞活剥了杨一清,可表面上又得中丞长中丞短的喊着。

到了陕西巡抚署,就见杨一清一身便服一边走一边拱手抱拳,“老夫来迟了,诸位久候!”

众人立刻站起来,“中丞言重,吾等等一等无妨,您公务繁忙,百忙之中还抽出空闲召见,那是吾等的荣幸。”

这话语带机锋,意思是你都这么忙了,还在这里胡扯淡干什么?干你的事去啊,叫我们过来干嘛?

杨一清对这些都是免疫的,他伸手向这些人要粮,就可看出这官场老油子,五十多岁的孤家寡人,是多么的不要脸不要皮。

杨一清坐在了主位上喝了口茶,开门见山道:“老夫这次召见诸位,一来是感谢诸位捐出十天的粮食救济灾民。”

这话一说,商会会长很识相的站出来,“吾等皆是西安府人,见黎民百姓受苦,家中尚有一点余粮,焉能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此乃我等应该做的。”

杨一清看着那商会会长捋着胡须,微微一笑,示意他坐下,接着又说道:“当然老夫召见诸位还有一件事。

你们应该都听说宣府虞台岭一战,咱们明军大败亏输,老夫也是忧心忡忡,故而向朝廷自荐,要去宣府当这一任巡抚。

召集诸位来,便是为了告别。

老夫在陕西事没有做多少,劳烦诸位倒是多,实在是对不住。”

此话一出,下面顿时议论纷纷众人,脸上有喜色。

这个老对头要是调离,对大家来讲那都是好事。

其实杨一清之所以召集这些人,说这件事也是有小心思在。

杨一清召集过来的这帮人都属于陕帮,他们可不仅仅在商场呼风唤雨,在官场也是有人脉。

杨一清知道这帮人讨厌自己,所以故意在他们面前说这件事,这帮人或许就会联系他们背后的官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杨一清前往宣府。

果然下边那些早就想杨一清滚蛋的商人,心思就活络起来了,准备回去就给自己的人脉关系,一定要把杨一清弄到宣府去,别在这里祸害自己。

接着杨一清说道,“不过在老夫离去之前,老夫还要解决西安府的灾情,所以还想请诸位伸出援助之手,再借一个月的粮。

这一个月的粮食不会白借,说不定朝廷就会恢复开中纳粮,届时这点粮食就当是诸位纳粮换盐引之用。”

这话一出还真别说一下就让下面的商人愣住了。

开中纳粮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之所以能和晋商有抗争的能力,就因为开中纳粮。

“中丞所言不虚?”有人问道。

这要是做事了的话别说一个月的粮,就算是让他们一口气拿出半年的粮食来,他们也乐意啊。

毕竟和开中纳粮得到的好处相比,借出去这么一点粮食算得了什么?

杨一清捋着胡须并没有给出太确切的答案:“老夫若能去宣府尔等若能安定西安,这件事大概率能成。”

这句话还能反着来,那就是你们不借粮食给我不让我去宣府,这件事一定成不了。

皮球踢回给了商人们。

商人们陷入了沉思。

他们是听说了朝廷现在正在因为研发的事情,争得不可开交,据说都开始互相推诿扯皮了。

难道再信他一回吗?

杨一清也开明,“诸位可商议,不急!”

大家虽然对杨一清的人品不太相信,毕竟这老东西玩起阴招来可不是自己等人能对付的。

最后大家得出结论,就算为了让这老东西赶紧离开陕西,也得把粮食捐出来,即便明知道下一任的陕西巡府可能会赖账,他们也得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