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历史上的三国-> 第十六章:拱手相让
换源:
第十六章:拱手相让
- 人生有起有伏,这句话放在曹操身上在适合不过了,他刚得到兖州,袁术就来了,结果打跑了他,父亲又被陶谦杀了(大概率),这边仇还没报完,那边吕布又乘虚而入。
一直以来曹操都处于被动,现在好不容易处于主动,结果部下又被拦在外面不让进。有人说那不能集结全军攻进去吗?我相信曹操这样想过,但他绝不想这样做。要知道曹操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天子,如果采取强攻策略,即便打赢了,真的能得到天子吗?难保残余势力不会带着献帝继续逃亡,像李傕、郭汜那样打来打去,曹操哪有空追?兖州还要不要了?就算他们不跑,拿刀架在献帝脖子上,曹操走还是不走,走吧不甘心,不走吧只能逼死他。
投资高风险大的不想搞,那就只能找低成本高回报的,但这种好事儿哪是想遇就能遇到的呢?结果就是遇到了。
这天,曹操像往常一样召集大家开会,讨论迎奉天子的策略,此时属下进来交给他一封信,说是京城送来的,曹操有些疑惑,京城?难道又是献帝的指示?当他看到一半时,不由得欣喜若狂,如果不是旁边还有人的话,估计就要跳起来了。
信中就表达了一个意思:现在立刻带人入京。署名正是把曹洪拦在外面的董承,这让曹操没高兴多久又恢复了冷静。如果说是董昭,他可以理解,董承?该不会在骗我吧?难道回心转意了?可现在也没好的办法,只能去试试看了。
事实证明,董承没有耍他,当曹操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洛阳城下时,没遇到任何阻拦,直接毫无阻碍的进了城。
至于董承为啥突然改主意,那还得怪韩暹,他仗着护驾有功,专横跋扈,朝廷的重大决策都是自己做决定,从不跟董承商量,久而久之,董承开始对他不满,朝廷大权也有我一份,凭啥都你说了算。既然如此,那我只能摇人了。
曹操一到,当即按照董承的意思上奏控诉韩暹,顺便还带上了曾经的盟友张杨。面对如此挑衅,曾经肆无忌惮的韩暹竟一声不吭,而且事后还越想越怕,最终为了安全着想,果断选择丢下军队单枪匹马地去投奔了杨奉。
曹操本还在想着要如何解决韩暹,结果还没动手,他自己先跑了,这样最好不过了,少了这道阻碍,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为了名正言顺,曹操先让献帝封他为司隶校尉,主持尚书事务。紧接着立刻杀掉反对他的尚书冯硕等三人,随后封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侯爵),追赠死去的射声校尉沮俊为弘农太守。一套操作行云流水,毫不拖拉。
天子到手了,但还没到高兴的时候,如何安全送到许县,才是重中之重。考虑到杨奉还在梁县,曹操没有轻举妄动,可旁顾左右,无人给得了他合适的建议,只能靠董昭了。
曹操:我已到洛阳,接下来该怎么办?
董昭:把天子转移到许都。
曹操:我本来也是这样想的,但杨奉近在梁县,而且兵强马壮,万一他在途中阻拦我怎么办?
董昭:不会的,杨奉由于缺乏外援,早就想和您结交了,之前上表朝廷推荐你为镇东将军和封费亭侯的事儿就是他的主意。
现在将军你要做的,就是立刻派使者送去礼物,表达自己的感谢,顺便在告诉他,洛阳缺粮,想暂时把天子带到鲁阳,因为鲁阳正好靠近许县,所以从许县运粮到鲁阳就比较方便,这样就能解决粮食匮乏的问题。
杨奉这个人有勇无谋,听你这么说一定不会怀疑的,这时我们趁双方使者来往期间护送天子,足以完成此计。
(解释:鲁阳属于荆州,许县属于兖州,他让曹操说去鲁阳,意思是避嫌,让杨奉误以为曹操没有把天子接到兖州的图谋。董昭敢这么说,证明了他已完全看透了杨奉)
曹操:好,就按照你说的办。
建安元年八月二十七日,也就在曹操抵达京城的九天后,献帝和文武百官在曹操一众人马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从京城离开,前往了新都许县。
与此同时,杨奉第一时间收到曹操的动向。由于提前打了招呼,他并没有出兵阻拦,但渐渐地他发现,曹操行进的路线没有像是去鲁阳的感觉,可如果不去鲁阳?那是去……终于他想明白了,自己被曹操耍了,这家伙要去的根本就是许县,鲁阳不过是用来搪塞自己的。
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杨奉当即带领全军去追,但这次是真的有点晚了,等他反应过来时,曹操已经安全抵达许县。
就这样,被无数人抢来抢去,不惜大打出手,斗得头破血流、挣得你死我活的汉献帝,最后竟被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地得到了。不得不说,曹操创造了一个奇迹,虽然这其中少不了董昭的背后运作和董承的拱手相让,但那又如何,因为自古以来,过程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永远都是最终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事后杨奉并没有就此罢休,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带着韩暹一起去了许县附近的定陵烧杀抢掠的一番。但曹操向来是人若犯我,我不犯人的性格,想薅他羊毛,那真是要提前考虑一下成本。所以在杨奉到定陵的同时,曹操便秘密派人前去端掉了他在梁县的老巢。
本以为能捞点回来,弥补失去天子的损失,结果曹操让他连本带利吐了出来,心灰意冷之下,杨奉和韩暹去投奔了在扬州的袁术,事后证明,投他还不如自己单干。
天子的意义
曹操终于领先了一步,要知道当时有地盘的诸侯很多,可有皇帝的诸侯放眼天下却只有他一个,这倒不是别人不想要,而是竞争太激烈,数量只有一个,先到还不一定先得,所以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是曹操得到天子的普遍说法,但却不是曹操和曹操集团的人说的,而是袁绍的谋士沮授首先提出来的。曹操这边的说法是谋士毛玠提出来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事实上曹操一开始也确实是奉天子的。
首先曹操很尊重献帝,相比于那些西北军阀,他从不对献帝呼来喝去,做什么事之前都要询问他的意见,如果不行绝对不做。其次他对献帝的衣食住行相当重视,不仅把最好的地方腾出来让他居住,还经常对他嘘寒问暖,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第一时间进献给他。
最让献帝感动的是,由于连年战乱、天灾频发,宫中大批器物流失,导致他的生活水平由于物资的极度匮乏,根本满足不了日常需求,曹操在得知后,一边积极派人外出寻找,一边把曾经皇帝赐给家族祖上的器物原封不动的送给了献帝。意思先用着,丢失的找到了在给你。
可以说,曹操对献帝的照顾已经达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基本上是有求必应。而献帝本来对曹操也是不错的,刚来许都时,就亲自到他军营里任命为他大将军,封武平侯,但这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给点好处打发他罢了,希望他不要成为第二个董卓,逼自己干不想干的事儿,就像当初对待李傕、杨奉等人一样。但现在不同了,曹操像奴才一样伺候着自己,这是他从董卓以来第一次享受到真正的皇帝待遇。
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献帝虽说已经没啥赏赐给曹操的了,可对他的那份喜欢是溢于言表。此等机会曹操自然不容错过,趁机上奏提拔手下,名单上除了荀彧、程昱、毛阶等老臣外,还包括帮助自己迎天子的董昭,献帝无一例外全部答应。
除了这些实际上的赏赐外,很多东西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比如说许昌,由于皇帝的到来,一下子从无人问津的小县城变成了扬名天下的首都,要知道即便是今天有很多人的梦想都是去首都看一看,何况对当时的人们来说,首都那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圣地,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天下中心。所以很多人成群结队地争相前来,为的就是能有一个好的发展。
而曹操当然不会放过如此免费即又好用的号召力,对外他趁热打铁招聘人才,对内命令属下积极推荐,毕竟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互相之间的了解总要比外人更深一些,相比于那些慕名而来的,这些则更加靠谱。
没多久,荀彧就推荐了两个人,经过曹操的亲自面试全都通过。一个是他的侄子荀攸,一个是他的朋友郭嘉。他们将成为曹操前进路上不可或缺的帮手。
享受完天子带来的种种好处后,下面该干正事了,毕竟指望天子就能使各路诸侯臣服还是遥不可及的。老老实实继续攻城略地扩大地盘才是脚踏实地的想法。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但也要切勿得意忘形,综合来看,曹操应该是后者,所以该给好好他上一课了。
——————————
新人写书,请多多支持。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