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短篇小说 -> 从娶了盛华兰开始消失-> 第二十三章 算术
换源:

第二十三章 算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在现代,对于高考党来说,六月是离别季,而眼下的京城也是离别季,新科进士们陆续拿到了吏部的任命,外放的纷纷离京启程返乡。

在离开之前,

同乡好友都免不了摆一场送别酒。

京城的各大酒楼,京郊的长亭短亭,均是书生们送别的身影,李元也参加了几场同年的送别宴。

六月上旬,外放的新科进士都基本走光了,李元也恢复了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

李元的工作忙碌而平静,而朝堂却丝毫也不平静,甚至充满了火药味。

就在六月十日的朝会上,礼部右侍郎王杰充当急先锋,将“立太子”提了出来。

以内阁首辅张方为首的传统大臣,坚决要求皇帝蚤建太子,其他朝臣也附议!

老皇帝不肯,但奈何势单力孤,这是关乎社稷的大事,自己也根本辨不过引经据典的群臣,吵吵闹闹的,最后一怒之下干脆退朝摆驾回宫。

然而,自认为占理的传统大臣显然不打算给皇帝喘息的机会,誓要一鼓作气把太子的事给定下来,所以各廷臣,还有科道言官的奏本就好像雪花般飞到皇帝的案头。

老皇帝又惊又怒,他本就是性子仁和的人,群臣的咄咄逼人反而把他彻底激怒了,

干脆命人把所有奏本留中不发,足足装了几大箩筐,就差没有当场拿到御膳房烧掉。

大周朝的文臣都有一股子不怕死的尿性,皇帝的做法并未让他们气馁,反而更加的斗志昂扬,奏本天天照递上去……

但这一切目前没有影响到李元工作生活。

盐铁司。

李元为了把工作熟练上手,一连好几天都与帐本打交道。

说实在的,这些“壹”的大写数据都快把他逼疯了,习惯了后世阿拉伯数字的他看起这些类东西一点都不直观,

往往看在眼里,脑子里还得费劲“翻译”成熟悉的字数,这才反应过来!

太麻烦了!

在稍稍熟悉了三司工作程序后,李元捡了个空直接往家赶去。

家里有一本之前李元教华兰学习算术时“抄”的《数学总则》,也是它挥作用的时候了!

李家书房。

“夫君,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华兰一见李元回来,赶忙迎了过来,又是拉桌子推椅子的。

“我找个东西!”

“华兰,我之前写的那本《数学总则》你给放哪了?”李元问道。

华兰愣了一下,接着才反应过来,好在她记得,李元写完东西老乱放,全靠华兰整理。

翻箱倒柜一阵子之后,终于把手抄本的《数学总则》掏了出来,如捧珍宝一般,犹豫地递给李元,不舍地道:

“夫君,你要这个做什么?这书实在是好东西呀,如今我们家记帐,都是这些数字了,简便得很!

还有那个你教给我的记帐表,也是个实在的东西!”

李元接过《数学总则》,翻了一下,没有错乱,问道:“华兰,这书想必不止一本了吧?”

华兰笑道:“那当然,我还炮制了好几本,生怕丢了!”

李元沉吟一下道:“那就好,我先走了!”

…………

六月的天气暖和舒适,微风和煦,拂在人的脸上,像情人温柔的手儿,真是令人恰意。

正当晌午,朝廷下了朝,百官也暂时得以休憩。

官家也回到福宁殿稍事喘了口气。

福宁殿外三司使杨澜急匆匆地赶了过来,手捧一沓书纸,恭恭敬敬,脸显激动,稍有红晕,

想必心里难以遏制地翻滚,到了殿门口,不敢喧哗,放轻了脚步,请寺官通报求见官家。

里面的皇帝才坐下没多久,听闻杨澜过来,顿时脑袋都大了许多,隐隐又开始头疼了。

刚才政事堂议事,没这个三司使什么事,不必在场。

如今这个管理大宋财政的大臣求见,一想到这两年来帝国财政亏空问题,怎么能不紧张呢,难不成这家伙又来哭穷了?

可他也没有办法呀,他堂堂一国皇帝,已经难得地节衣缩食了,

可每年的花费依然不减反涨,每次面对杨澜,他就惴惴不安,生怕对方又说哪里出了问题又要花钱什么的。

“宣他进来!”官家甚有威严地端坐起来,俗话说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再怎么烦恼,也得让人家先进来再说。

“微臣拜见陛下!”杨澜大家族出身,对于礼事做得比一般大臣要周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后等待官家让他平身才敢起来,

之后才放松一点,至少这里不是朝堂,官家赐座倒也不必客气了。

大周皇帝对待臣子比较宽松,像官家,称呼臣子大多都不直接叫名,有时称字,或者以官职呼之。

“计相来见朕,又是为财政的事么?”皇帝强自镇定,像是开玩笑一般,三司使掌管天下财政,官阶只比宰相低那么一点点而已,在天下人眼中,他们是“计相”,有时口语上也这样称呼。

他称呼张方叫“张相公”,李承则被称之为“李尚书”,都是与官职有关,如今这样叫杨澜,倒也没有什么不妥了。

“非也!”这是杨澜笑着摇了摇头,让赵曙难道地心头松了一下,总算不再是为财政了,每当一听到又亏空了多少钱,他脑子总是一片空白,什么计策都想不出来。

当然杨澜也大多时候苦恼不已,他兢兢业业,不也是为了这个天下的支出么,有时候拿不出钱来,还是他花尽力气才从别的地方抠出来的,久而久之,他都觉得自己变得吝啬起来了。

皇帝近来难得好心情,笑道:“看计相这么开心,难不成遇到什么好事了?”

“臣之下属三司盐铁副使把他所写书稿送臣一阅,臣觉得于我大宋算术一道有大利,因此不敢私藏,特来献予陛下!”杨澜送完恭敬地把手中的书稿给递了上去,脸上还有着微笑。

皇帝疑惑地接过去,凝目一看:“《数学总则》?”

不错,正是李元从家里拿回来的《数学总则》。

李元拿着,第二日办公时候,找到杨澜,把利于计算的《数学总则》献上。

杨澜不愧与数据打了几年交道,对于算术至少也不陌生了,容易接受这些知识,加上李元又在页上加入了中文对照,总算能让人一眼看明白里面符号的含义。

看到里面新奇的公式,杨澜本来还有着怀疑,待看得深了,一一对照平日所遇计算难题,竟然一一迎刃而解,

不由大惊,接着大喜,与李元深谈一日后,晚上再拿回家钻研了一番。

他是三司使,整日纠缠于数字之中,不敢怠慢,第二日即赶进宫来,献予皇上,希望能打动他,让官家以行政命令颁行天下,

循序渐进之后再勒令各地核算帐目以这些数字为据,那样的话三司核对帐目时就清晰明了多了,也简便得多,总之这是有利无害的事物。

“真的有这般好?”听得杨澜一通赞誉下来,皇帝疑惑不已,他从小所受教育全为儒家经义,若说钻研点经义或者治国方略,那还不成问题,可若要具体到去算某些数据,则不是所长了。

因此翻了几页《数学总则》之后,也就明白点那些数字的代表意思而已,至于其他公式之类的理论,就不大懂了。

“你是说是盐铁副使所作?”皇帝这才反应过来,终于想到这个人是谁了,更是惊奇,目光有点复杂起来。

“正是!”杨澜夸了几句李元,

“正是今科士子李元,前些日子为臣向陛下举荐他为副使,如今他就献上便利数据的书稿,可见才华不凡。数为六艺之一,为儒家技艺,陛下这个天子门生果然不凡得很呀!”

怎么说也是李承的侄子,因此此书若由李承献上,也不是难事,偏偏对方交由他这个上司进献,到底何意,他是老油条了,一想即通:

其中不无讨好他的意思,毕竟这是有利于数据的书,而他又偏偏是三司使,此书若真有利于天下,怎么说也是个功劳,既然如此,在官家面前,也就不吝于顺口几句赞语了。

“嗯。好!”皇帝欣慰地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皇帝又道:

“真的很便利?”

杨澜答道:“此书经臣钻研,略有小成,平日遇见计算之题,以其中知识解之,大为方便。

正如此书所说,若有大成,辅以治经文,亦可通矣!

臣与李元谈过一次,不过当日臣还没有通透,不敢献予陛下。

陛下,此书宜从小儿习起,不过就怕学得通之人还少,不利于传播!”

“既然杨卿钻研过,觉得不差,那么有利于教化的东西,当然得颁行天下。

不过杨卿所说亦有道理,就怕所懂之人不多,既然如此,可先送于国子监教授,等学的人多了,再教化天下,国子监也有算学一科,理当不是问题。”

杨澜立马道:

“陛下,如此教化,要通行天下,需要好几年的时间,三司这边等不了那么久呀!有了这些数字,肯定利于朝廷算帐核对,能早行一日便是一日。

反正此书的符号也有文字对照,若是熟悉数据的人,学来应该不难,不如先勒令朝廷各州县做帐目之人,让他们这一两年内便使用这些数字与符号,也好便于朝廷核对。”

皇帝想了想,拍板道:“好,就这么办吧!”

此物本来就是便利三司核对的,既然有三司使支持,其他大臣想来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如今是由朝廷先行使用,只通于路州,有政令下达,也不怕他们不遵行。

使用这些数字的好处刚才杨澜也说过了,除了便利查阅外,还能一定程度上防止假帐,毕竟利于核算,汇总时不易出错。

这才是能打动他的最大原因,毕竟他一看那一大堆帐目,也是头晕的。

“杨计相进献有功,不知要何赏赐?”

恩威并施,这才是驭下之策,如今既然已经通过臣子所献之策,也该论功行赏了。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