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玄幻小说 -> 以恶入道-> 第三章 赵常禄说剑
换源:

第三章 赵常禄说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王府举办的千叟宴今天就算是正式开始了。璃王府内此刻人来人往,比起昨日更甚。光是门口就停放了不下十辆车辆马匹,其余只能停在了城外。府内外提前挂好了大红灯笼和寿桃灯,它们被串在了一起挂在了天井和过道上方。灯光之下,烛光透过红彤彤的罩子,给来往客人的笑脸上罩了一层红红火火。璃王府门口人流攒动,杨校尉和养子皮笑肉不笑的拦在了门口,面对着门外的满街白发人,四面八方都有视线打量过来,杨校尉的养子苏登高突然有了一种被敌人包围,而自己依旧可以居高临下望着他们的感觉。若此地就是巷战战场,他可以守多久?

一一看过拜帖,对了名册,杨校尉杨典这才叫养子领着人进入府上。没了三个小鬼拦住门口要红包,今天的人流量虽然大了不少,但好歹没闹出什么乱子。前来参加千叟宴的老人们,在六房家仆丫鬟们的搀扶下,先是到了李彖所在的正屋观德楼,由周朝现任节度使,才世袭来“璃王”一职的李彖亲自接见。寒暄客套后,李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贺礼递给长寿的老人们之后,在被家仆们搀扶着前往王府内的雅香园内小憩,等待寿宴开始。

站在写着歪歪扭扭三个大字“观德楼”下面的,正是璃王府家主,璃王李彖李文观。身为武将的子嗣,李彖身高并不算高,身着一件儒雅的深青色儒生装扮,头戴方巾,细长的眼眸里天生蕴含着笑意。他是被战功赫赫的爷爷在马背上带着长大的,曾笑言小时候爷爷的皮带都抽断了好几根,这才被迫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把读书学堂当成了另一个战场。他曾和朝中另一位理学大家范晚龄一同编撰一本理学书作《范李新明集》,在朝中只留下个“严肃刻板,并无新意”的褒贬不一的评价,但这并不妨碍李彖以理学大家自居。当朝天子登基没多久,新朝新气象,这位名气颇大的外姓王爷暂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成绩,倒也还算正常。他蓄有有些泛白的长髯,微笑着向每个前来的老叟老妪道贺。今日的李彖,没有身着官府或是朝廷里赐下的蟒袍,只是身着儒衫,以儒士自居,待人接物也算是温煦平和,但没有人会觉得他没什么架子。可能是他大髯和璃王的身份的缘由,活了大半辈子的老者,看到他就会想到四个字,“不怒自威”。

在贺州,璃王府内的人说一,没人敢出头说二。曾有外乡游侠团伙以武乱禁,作祟到了贺州。因为其头目是其他地方的大族出身,谁也不敢去管。当他们游猎迁徙的野猪顺着山林到了贺州,当即就被璃王府内培养的北府义兵擒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背后的士族屁都不敢放一个,听之任之,任由其长子至今被关押在王府牢狱之内。据说那家族还给呆在牢狱内的长子寄了一封信,也被璃王府上一道扣了下来,自此长子囚禁在了大牢之内,生死不知。

头顶的三个字写的丑陋,却是当朝皇帝亲自写下。李彖偶尔有了空闲,就会看着那块牌匾发呆。确实很丑,但丑的很有特点,很有新意。李彖看着那蚯蚓爬爬的字当中,似乎看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正好和当今圣上契合。他随后摇了摇头。这不是在官场,自己瞎分析给谁看。那三个字就是难看。

之前和李天养等人打过照面的张管事面无表情的走上前,在李彖身边耳语了几句。李彖皱了皱眉。张管事退下后,他又换上了温和的笑意,亲切的和各个阶层而来的老者们聊着家长里短。任谁都要夸一句,这个璃王李彖,真是翩翩君子,温文尔雅,璃王府家里就需要这么个中庸之臣,中流砥柱。半刻钟后,李彖对外宣称身体不适,由名望比夫君更胜一筹的小昭君,李彖的夫人张氏代为接待。

李彖来到了花园旁边的小竹楼内,推了推门,发现没开。他弯下腰,敛了儒衫下摆在手,随后朝着紧闭的竹门就是一脚。

竹篾编织而成的门并没有因为家主的一脚而敞开,“砰”的一声后,就再也没了动静。

李彖面无表情,往后看了看,确定没人后,扯开嗓子就喊到:“公孙高阳,张之和,冯娟素,我知道你们在里面!不会收徒就别收徒!怎么就来了老子府上进货!”

一个面相古板,不苟言笑的老翁打开了门。“小王爷,这么大声,你也不嫌丢人。”

璃王府家主李彖敛起袖子,怒气冲冲的看着面前的老人。“怎么就你一个人下来了?张之和还有冯娟素呢?!”

老翁就这么挡在门口,也没有让李彖这个主人进来的意思。抬起头想了想,突然就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真是年纪大了,很多事情记不起来了。张师兄不喜吵闹,出去斩邪祟去了,冯师姐说她才不愿意来什么千叟宴,她还不老。”

“我可不管!你们那新收的徒弟闯了祸,我不找你找谁!这个混子带着我小儿子和小女儿收红包,从其他人那里连偷带抢拿来的东西也就罢了,可我最喜欢的玉如意和版刻有我女儿三璃诗的竹简也被他拿走了!岂有此理!这事搁你你能忍?”

璃王说完,推开公孙高阳就往里走,一屁股坐在了靠近窗户的竹椅上。他看了看依旧杵在门口的公孙高阳,又看了眼身下,挪了挪屁股,却始终觉得不舒服。他后知后觉的猜到了不舒服的原因,一下子站了起来。“你这老贼!都把我竹椅坐热了!”

“小王爷见笑。年轻人屁股上能烙饼,没办法的事。”

璃王李彖把那张竹椅推开,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老不羞!你就说你徒弟这事怎么办吧!”

公孙高阳走了过去,坐在了璃王身边。他朝着璃王所看的方向望去,透过窗子就是层层竹林,刚好能望到围住小园子的白色围墙。竹影婆娑,在洁白的墙壁上留下了摇曳的黑色阴影,只是看着那道影子,就有了心境祥和的感觉。他记得小时候来璃王府玩耍也是这样,和李彖坐在这头,看着那头的墙上,树影婆娑。

“那小子也偷了四把法剑之一的明?送给了你最宝贝的小儿子李凤洲,那本来是压阵用的法器,缺了一把,其他三把自然也无用。到时候我再把另外三把也送到府上,不说能防御外敌,起码能够招财聚气。如何?”

“哼。这还差不多,算这小子良心没被狗吃了。”一时无话,公孙高阳看着远处的墙壁,李彖看向地板,不知道想什么。片刻后,公孙高阳转过头,看见李彖看向自己。“真送?不是唬我的?好家伙,我们可是看着那四把剑长大的。”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是?怪不得冯师姐不喜欢你。”

李彖哈哈一笑。

“那小子,真没事?”

公孙高阳回答道:“没事儿。在他身上放了压胜之物,此刻与常人无异。不会害了你们。”

“我说的不是这个。”

公孙高阳没有说话,李彖只好自说自话问道:“我是说,他偷了东西,你们大凉山以四把法剑赔礼,这一来一回就算结了,都不欠人情了?”

公孙高阳猜到了对方话里的意思,冷冷地瞥了一眼在本地只手遮天的异姓王爷。

“那是自然,璃王多虑了。我们大凉山可不敢和璃王府再有更多往来,高攀不起。”

李彖故作爽朗一笑,做了一揖算是赔罪。“得了公孙老哥,算我说话不过脑子,到时候上了宴席,我自罚三杯!”

半个时辰后,寿宴正式开始了。公孙高阳有些无奈的被李彖按在了居中位置桌子的主位上。这个性子冷淡,只想着练剑的老家伙,原本想要带着师兄不省心的徒弟就走,可还是被李彖撒泼打滚的留了下来。他没有去吃长寿面和桃子,喝了一些本地特产碧园茶后就放下杯子,看着在小楼内和身着官袍的同僚谈笑风生的李彖。这时的李彖,略微噙着笑,细眯起来的眼睛里散发出精光,给人以温和而不失精明的感觉。这形象实在与半个时辰前的他判若两人。

公孙高阳自认为是个木讷的人,他不懂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为何师兄师姐要公然驳斥朝廷的提议,置大凉山于滚滚红尘之中,比如为何师兄要把一个命格奇差无比的天煞孤星带上山当成关门弟子。

比如那个最是讲义气的无赖混子,李彖,是如何从一个向往江湖的闾巷少年,变成如今这个蓄着大髯雄踞一方的异姓藩王的。那撒泼打滚的憨样分明与小时候一模一样,怎么他就是觉得不认得这个人了呢?

他看着茶杯内滋味寡淡的茶,还是拿来了酒碗,倒了些本地的素酒。和他同桌吃饭的人他都不认识,点了头,打过了照面就各吃各的了。他猜测坐在这桌的人身份都不低,应该是各个地方落单来的什么天师或是大族长老,不急着聊天,都先去对付着桌子前略显清淡的佳肴酒食,细嚼慢咽。

既然答应了李彖要留下来,他就干脆把目光投向了别的桌子,打发时间。其他桌子氛围不像他们这桌,氛围明显更为热闹。上桌的长辈们推杯换盏,没过多久就开始互相介绍起站着的晚辈,然后晚辈之间相互寒暄,过了今晚,基本就能算是点头之交了。奉化县,不对,是奉化郡居于王朝版图中略微偏北的位置,整体民风向北方靠拢,上了桌,话头就不能砸在地上,这是从小家长就会教的规矩。当年李彖的爷爷李恒带着奉化五千儿郎跟着先帝起兵谋反,经历大大小小战役无数,跟着的奉化儿郎多次重组改制,加入到别的地方部队当中,最后慢慢都混到了军中的中高层,哪一个在军中的口碑能差了去?

此时,公孙高阳就看到,在他身旁的一个桌子前,有个衣着翩翩的公子哥举着酒杯一饮而尽,替自己的长辈挡酒,胸前衣襟已浸湿大半。这可以算是贺州这边的一个酒桌陋习,就是长辈之间带着晚辈聚在一起,就会有年龄更大的甲方向乙方劝酒。乙方自然不能不喝,不能冷落了人家的热情不是?但孝顺的晚辈此时就会站出来,替长辈挡酒。本来是展现孝顺,皆大欢喜的一则美谈,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家家户户开始效仿起来,变成了长辈之间假意劝酒,实则考验小辈是否孝顺的一个酒桌陋习。

他眼中的公子哥说了些什么,然后那桌的长辈们爆发出一阵笑声,显然是个能说善道的,公孙高阳评价到。知道怎么讨长辈的欢心。

李天养不知何时摸了过来,恭恭敬敬朝着公孙高阳行了一礼。“公孙师傅。”

公孙高阳想说的话很多,但最终只是“哼”了一声。“你又去闯祸了。下了山就不知道消停些。”

“是。弟子知错了。”

“擅自偷盗观内法器,这种事情放在别的地方可是重罪。回山罚你抄《清静经》五十遍。那边那个公子哥,你可认识?”

李天养抬起头。“弟子说了,可否少抄些经?”

公孙高阳一瞪眼,李天养立即蔫了下去。

“我不知道。不过今天李家三女找过我,我在李初霜的房间里看到此人,被她给轰了出去。也许他对那才女图谋不轨。”

“妄下定论,祸从口出。再加抄《弟子规》二十遍。”

老东西。就知道躲在山里练剑和训人。李天养暗骂了一句。

“李家三女找你何事?”

“问了些我的事,托我给你们和赵尧师傅问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