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正德圣主-> 第29章 一万京营赴宣府!韩文被皇帝折服
换源:

第29章 一万京营赴宣府!韩文被皇帝折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萧敬继续念:“礼科都给事中周玺等言:陛下即位以来,今日闻支料喂马,明日闻取筋做弓,凡可以悦耳目、变心志者,将无所不至,宁止弓马而已哉!又闻御用监供应,比旧十增二三。当此兵荒之际,财用空乏,其将何所取办哉?先帝临朝十九年,清心寡欲,终是不渝,陛下新政,举动且尔,何以克终?伏愿修身养德,放弓马之浮费,则诏旨所谓畏天求言以弭灾变者不为虚文矣。淛江等道御史何天衢等亦以为言。

章下礼部,尚书张升等奏:御用监岁供之数,原派虽多,近以各处灾伤,逋负殆半,若不痛加节缩,量入为出,殆恐将来内庖告乏,诚非细务,宜从玺等所言。”

朱厚照听了都头疼。

合着我做点什么事,都能够跟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我就算是在西苑骑马射箭,甚至还盖了一座小小的别院,银子总共加起来也就在五百左右。

难道这就能让天下变得更差?

甚至我都没有像历史上的正德皇帝那样,沉溺于飞鹰走狗这些勾当,也没有被刘瑾他们这帮人拐骗到宫外面去潇洒,难道这还不够?

朕只不过是闲暇时候在西苑马场骑马射箭,锻炼身体,偶尔到太液池去划划船。

这违背了哪条祖宗成法?

幸好软禁张太后是发生在宫里,而且做的很隐秘,要不然的话这班外臣得一天到晚的上折子。

当然或许也因为张太后和他的两个弟弟实在是不得人心,即便他们姐弟仨好久没有出现在朝堂,没有出幺蛾子的事,也没有人借着他们的旗号来说朱厚照的不对。

更让他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老天爷搞出来的事情也得算在自己的头上,这也太不公平了。

在古代自从皇权天赐之后,老天爷就跟皇帝捆绑在了一起,只要天象有异常,那就是你皇帝的德行出了问题,连老天爷都降下异象来警告皇帝了。

而这个时候皇帝就必须沐浴吃斋,诚心祷告上天原谅。

甚至到了后面御史们都把这个当做上折子的借口,就像现在这些御史言官,甚至连南京的御史都上折子来告诉自己,大风吹倒了南京紫禁城的一小堵城墙,那就是老祖宗的示警。

文人真是什么理由都能想得出来。

刘瑾他们这个时候算是吓坏了,估计做梦都没有想到,外面那些大臣居然这么的痛恨自己,甚至到了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虽然刘瑾他们个个都想要掌权,但目前为止,他们却无力的发现,虽然皇帝陛下现在还非常的年轻,但是却有着很多的主意,根本就不受他们的控制。

即便像刘瑾把民间那么多好玩意儿,都给弄到皇宫里边下,诱惑皇帝陛下,可是却悲哀的发现根本就没办法,有时候皇帝陛下根本对他们的那些玩意不感兴趣。

虽然皇帝陛下会坐在那里观看一下,但从皇帝陛下的眼神当中,他们就可以解读出来,其实皇帝陛下不感兴趣,却只是专做想看的样子。

虽然他们对此很感动,觉得皇帝陛下并没有因为他们弄出来那些玩意不好玩就放弃他们。

当然他们要是知道,其实朱厚照一直都在利用他们的话,他们得吐血。

朱厚照看向刘瑾,刘瑾带头马上是在地上,把头磕的都梆梆作响,“主子,奴婢们有罪,奴婢们有罪,您把奴婢们打发走了吧。”

“奴婢们情愿去南京给太祖爷他们守灵,也不想在您身边,让外面那些大臣误会。”

“其实陛下您一直都专心读书,一直都专心处理国事,是奴婢们的错。”

朱厚照抬抬手:“起来吧,朕没有说是你们的错,朕在西院骑马射箭,那是朕喜欢做的事,即便你们不引诱,朕也一样会来此地骑马射箭。

朕之前也说过,朕身边难道就不能有个能说话的人吗?

你们是看着朕长大的,知道朕喜欢什么,把朕喜欢的东西给朕,那就是最好的奴才。”

朱厚照这样一说,让刘瑾他们更加的感动,更是把头磕得梆梆梆直响。

而萧敬看着刘瑾他们这帮人的样子,又看了看朱厚照,心里有些感触。

或许是当局者迷,唯有萧敬能够看得出来,朱厚照在利用刘瑾他们。

接着朱厚照对萧敬说道:“你继续!”

萧敬这边又列了几份重要的折子,其中有一份是内阁首辅刘健举荐,大同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宇总制大同、宣府、山西军务,其实就是推荐这个刘宇当宣大总督。

宣大总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扼守着大明的北大门。

尤其是宣府镇,离着京城也不过几百里而已。

如果突破了宣府的防御,到京城一路往东,那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这次宣府的失败,之所以会惊动天下,甚至在史书当中也记载,这是自从土木堡之变之后最为耻辱的失败。

就在于宣府虞台岭离着京城太近,一旦蒙古大军突破了军府的防御,那京城就相当危险。

按理来说,如果是内阁首府刘建的举荐应该是个不错的人才是。

但是不管刘健这个人在史书记载是不是个清正廉明的,总归是有一点人之常情,对老乡会更加亲近一点。

他们两个都是河南人。

刘健是洛阳人,刘宇是钧州人。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吏部尚书马文升也是河南钧州人。

刘建跟马文升都是明朝中期的名臣,并且风评都很好。

可是他们的确有结党的嫌疑,当然他们这个党是乡党的意思。

在史书当中明确记载,刘宇前期之所以能在后期官运亨通,就因为他的两个老乡,内阁首辅刘健以及吏部尚书马文升的举荐。

当然这两个人落魄之后,刘宇马上就巴结已经掌权了的刘瑾,并且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阉党。

这个刘宇,也是个相当厉害的人物。

他在弘治十八年通过马文升和刘健的关系,爬到了宣大总督的位置。

接着在正德二年,刘建马文升离开朝廷后,马上通过贿赂刘瑾,升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两个月之后,他又从左都御史接了刘大夏的兵部尚书。

又过了十几天之后,他这个兵部尚书监督团营。

按理来说,正德皇帝刚从兵部把十二团营的权力拿回到太监的手上,不应该又交回兵部才是。

但谁让人家刘宇是刘瑾的走狗,刘瑾放心把十二团营交给这个忠心耿耿的走狗。

自从成为了刘瑾的走狗之后,刘宇这个人就膨胀了,替刘瑾为虎作伥,甚至在刘瑾的运营之下。

他居然一跃成为大学士入阁,位极人臣。

当然在正德五年,刘瑾伏诛之后,他也跟着被削职为民,最后下落不明。

像这种人朱厚照怎么可能放心,把宣大总督的位置给他。

朱厚照之所以调杨一清去宣府,就是想让杨一清先把宣府这摊事给调查清楚,然后牵出一大批的人,立他一个大功。

内阁这些人不喜欢韩文杨一清这样的,不服从管教的硬骨头。

但是朱厚照却很喜欢。

韩文是个老愤青,看不惯的事,他是一定会站出来大加批评的。

所以即便是内阁三大佬,对韩文这种直筒子也不喜欢。

杨一清就更加不被他们喜欢。

尤其是陕西、山西的那些做买卖的人,恨不得把杨一清给生吞活剥。

有杨一清在陕西、山西帮着朝廷看管北边边境,朱厚照是很放心的。

所以他手底下这两元老将,今后都要安排重要位置。

韩文必须入阁,这样才能保证杨一清在边境有个撑腰的。

今后杨一清必须得兼任陕甘总督和宣大总督两个重要的位置。

虽然有点奔波,但是有他坐镇这两个地方朱厚照才放心。

如今刘健和马文升都举荐这个刘宇来当宣大总督,朱厚照能放心?

所以直接对萧敬说道:“回他们,虞台岭一战情况未明,总督一职暂不上任。”

萧敬听到朱厚照的话之后略有些惊喜,虽然这个刘宇是内阁首府跟吏部尚书共同推举,但他也听过这个人的名声风评都不好。

这个家伙在大同当巡抚,私下买良马给京城的大员进行贿赂。

虽然不知道他有没有买好马给刘健跟马文升,但这样的风评,两个如此公正的大员还要推荐,就可见即便是像刘建马文升这样的君子人物,有时候也会看走眼。

接着朱厚照道:“宣户部尚书韩文、兵部尚书刘大夏、团营监督张永一同来西苑。”

刘瑾立刻就去宣这三个人。

大半个时辰之后,三个人这才陆续赶过来。

韩文早在前两天就接到了杨一清已经到了宣府的消息。

此时正打算来见朱厚照一面,主要是想给杨一清派出一些人马,不至于让杨一清在宣府成为光杆司令。

宣府的兵马跟大同的兵马,都已不能信任。

这些人长期待在边疆,早就跟当地的利益集团勾结在一块。

尤其是那些将军,更是跟晋商沆瀣一气,喝兵血、做买卖。

这帮人一旦察觉杨一清是来断他们财路的,说不定会对杨一清下死手。

而且就算不下死手,估计杨一清也很难调动这些人去办些什么事。

三个人到了西苑后,朱厚照明显察觉得到刘瑾看向张永的眼神有嫉妒。

原本张永跟他们七个人是一样的,只是太子身边的太监。

即便太子朱厚照当上了皇帝,他们的地位也没有立刻就提升。

唯有张永现在手握十二团营威风八面,现在都可以跟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经历平起平坐。

原本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现在看到张永如此的威风,心里面哪有不嫉妒的。

三人到后,朱厚照的目光在他们身上稍作停留,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发号施令:“张永,朕命你即刻着手准备,从十二团营中挑选精锐之士,组建一支万人部队,火速前往宣府支援。你需谨记,此番行动,你需完全听从杨一清的指挥与调度,不得有误。”

张永闻言,初时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但旋即被即将踏上战场的激动所取代。

前阵子,监军苗逵与保国公朱晖已率两千弱军先行一步,这段时间以来,十二团营经过严格整编,六万大军已焕然一新,正渴望着一场实战来检验其训练成果。

如今,皇帝亲自点将,让他领兵出征,无疑是对他能力的极大肯定。

他即刻上前:“奴婢遵命,定不负圣望!”

本欲挺身而出,以兵部之权责为盾反驳,奈何张永之权柄已悄然更迭。

英国公张懋,名义上总制十二团营,实则大权旁落,张永之名,已成军中不可撼动之存在。

刘大夏心中五味杂陈,深知自己此刻的出席,不过是皇帝布局中的一枚棋子,用以平息御史之口舌。

他暗自苦笑,预见到未来若有御史笔锋犀利,直指张永擅权,自己必将成为那道挡箭牌。到时候自己只能无奈应承,以全君臣之道。

谁让如今的自己也在场呢?

为了缓和气氛,也为了照顾刘大夏的情绪,朱厚照转而看向他,语气中多了几分温和:“刘爱卿,朕知你心系国家,忧虑军务。此番张永出征,朕希望你能从兵部挑选几位年轻有为的官员,随军前往宣府,在杨一清的指导下历练成长。”

此言一出,刘大夏虽领命,却也难掩心中苦涩。

昔日统率千军万马之权柄,今已成培育后辈之责,个中滋味,唯有自知。

反观户部尚书韩文,却是喜上眉梢。

陛下之深谋远虑,远超众人想象,自张永与兵部整顿十二团营之初,便已布下天罗地网。

如今,杨一清赴宣府,京营精锐随之而动,其意图昭然若揭——清除腐败,稳固边防。

韩文心中了然,预见此役之后,宣府旧弊将被一扫而空。

京营将士或将长驻于宣府,担当起守土卫国之重任。

这一连串精妙布局,环环相扣,令人叹为观止,韩文对皇上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