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正德圣主-> 第2章 为争权尔虞我诈!辨机锋经筵斗法!
换源:
第2章 为争权尔虞我诈!辨机锋经筵斗法!
- 就在文武百官都被朱厚照的哭声吸引,来不及反应之际,却见朱厚照从御座上一骨碌就下来,然后冲着乾清宫方向扑通就跪了下去。
御座下方的三大阁臣、司礼监三大太监,以及在广场上的数百文武官员见状虽诧异朱厚照的行为,但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的反射弧是打结的,全跪下去了。
你这时候不跟着跪,那就是政治正确性的问题,这可是个可大可小的罪名。
主动权抓过来了,朱厚照便开始尽情表演。
只见他嚎啕大哭:“父皇啊!您为了天下苍生福祉,祈雨受寒,被庸医所害,于不甘中驾鹤西去。人都说罪极莫过刺驾,而今害您的真凶近在眼前,子臣却不能为您报仇雪恨,子臣对不住您老人家啊!”
广场上,戴珊、张懋、马文升三人咯噔了一下,微微抬头看向御座下方的刘健等人。
三大阁臣和对面的三大司礼监太监也在对视,都在为事情脱离掌控感到诧异。
朱厚照哭过一阵后很快就起来,一边擦着硬挤出来的眼泪,一边佯装对文武官员跪在地上表示诧异,“诸位爱卿怎么都跪着啊?都平身!刚才朕不过是一时悲从中来而已,无碍的!”
在文武官员起身的功夫,他自己也坐回了御座上,然后以‘理解’的口吻对刘健等人说道:“三位阁老,朕冲龄践祚于政务一窍不通,皇考晏驾之前谆谆教诲,三位阁老乃弘治一朝河清海晏最大功臣,要朕事之以师、奉之若父。朕德凉功薄,朝中诸事,但凭三位阁老处置。”
说完怯懦地坐回了椅子上,一副我现在年纪还小,任君处置的模样。
夺权嘛,绿茶,不寒碜。
刘健三人眉头微皱,刚站起身来马上就跪了下去,硬着头皮老泪纵横,口中大呼大行皇帝陛下万岁,臣等不敢当之类的话。但三人都暗暗心惊,心道不妙,都说皇帝自小聪慧,如今看来果然不凡。
变故只在刹那,但从皇帝号哭开始,自己等人就失去了主动权,一直被带着,以至于转瞬就被架在了忠臣孝子的位置上下不来。
别看皇帝句句都在说任君处置,其实句句都想置刘文泰等人于死地。
而自己等人要是顺着皇帝处死刘文泰等人,一来一个大案的雏形有了;
二来,文武百官都门清。刘文泰一案在上朝会之前,马文升他们的判决肯定早就与你们通了气,但新帝登基第一次视朝就打落了内阁的权威,那以后内阁说话都要落三分气势;
第三就是等于卖了马文升他们仨。
但逆着皇帝的意思吧,权威是捞回来了,却要留下个不报君恩的恶名。这可是个千夫所指的罪名,只要落下就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另外刘健三人还隐隐嗅到了第四层意思,他们抬头看向了司礼监陈宽、李荣、王岳三人,果见陈宽看向皇帝的眼神有些忌惮。该来的还是来了,皇帝用这一招已经在司礼监和内阁之间划了一道裂痕。
刘健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还是来了。
不过他老成谋国,在这看上去左右为难的夹缝中,硬是找到了一条缝隙,钻了出来。
就听刘健说道:“都察院、吏部、英国公奏刘文泰等以新编《本草》一书抵死罪,降格为流放,本阁觉得还是轻了。”
他为人稳健说到这里立刻停顿,等的不是别人的反应,而是御座上皇帝的反应。
朱厚照闻言暗自佩服。
刘健不愧是积年老吏,在首揆位置上待了八年,古稀之年反应速度依旧非常快。
这话虽短,却在夹缝中传递出好几层意思。
一是拉了马文升他们仨一把,告诉皇帝,他们仨这么判不是徇私,而是按照律法条陈,有功当赏,有过则罚。刘文泰新编医书有功,可以抵罪。
也告诉皇帝,你今后就不要计较他们的功过了,打消了马文升等人的怨恨。
二是撇清楚内阁的责任,表示内阁虽然知道这件事,但内阁的处置办法不同。强行为内阁挽尊了一回。
两面都照顾到,滴水不漏。
见朱厚照没再发出反对的声音,刘健才继续道:“瑜、泰等投献乖方,戕害先帝,与刺王杀驾无异,按律应夷灭三族,念其领衔修书有功,降格一等,枭首示众,不累亲眷。升、珊等裁量有差,念其未筑大错,且于朝廷尚有微功,罚俸三月,小惩大戒。当然这都是臣等愚见,不知皇上圣意如何?”
这个判决看上去好像还是合了朱厚照的心意,却在夹缝当中硬生生保住了内阁的权威。更消弭了马文升等人的后患。毕竟已经罚过了,一罪不能二罚。
而刘文泰等人虽死,作为主犯顶格惩罚就是枭首示众,旁者牵连其中,至顶就是流放。这一番连消带打,虽未达成内阁初衷,但多少还是圆回来一些,表现了宰辅的调解能力。
朱厚照暗暗咋舌,自己都祭出死人牌了,却被刘健躲开,看上去刘文泰被自己干掉,却过早暴露自己早慧的事实。
今天掌握了这么多主动权的情况下,都未能扣刘健他们一个大帽子,让他们乖乖走人,今后想再找茬可就有点难了。
如果按照历史上那么走,那就与自己的初衷相悖。
看起来今天只是小胜,至多让司礼监明白,不能完全绕开自己这个皇帝。还顺带着削弱了一点内阁的权威。仅此而已。
看来这些老狐狸不好对付啊。
朱厚照暗想,接着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阁老老成谋国,朕冲龄践祚,尚需历练,一切但凭阁老处置。”
见好就收!
一句我还小,不要跟我一般见识。那真是一招鲜走遍天。
刘健顺坡下驴,口中言道:“圣明天纵无过于皇上!”
然后冲向广场:“圣意已决,尔等勿要多言!着翰林院再行校对新编本草,交付有司即行刊印,凡医工者务必以新刊印本草施药。”
马文升三人跪在地上,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厚照听到《本草品汇精要》这本书马上要刊印发行,终于觉得这次值了。
在原来的历史中,由于刘文泰此人的罪行,导致这部书并未刊行,致使中国医药学上少了一本和《本草纲目》齐名的旷世巨著。
《本草品汇精要》根据药材的来源,分为玉石、草、木、果等10大部分,共收入药物1815种,绘制了1358幅精美的彩图,这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彩绘图书,非常的直观,可谓意义重大。
如今在正德年间就得以流传,说不定能推动明朝医药学往前迈进一大步,也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做的第一件好事吧。
而刘健之所以要立刻刊印这部书,倒不是他慧眼识珠觉得此书伟大,而是借此告知世人,内阁对刘文泰的判决是公平的,防止你皇帝后面找后账,仅此而已。
当然朱厚照当了一次裁判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接下来朝臣们上奏的每一件事,内阁和司礼监都要象征性地问一下朱厚照的意见。
虽然朱厚照总是以‘朕冲龄践祚,尚需历练,政务但凭诸君处置’推脱。
不过朝臣们都老实了,不相信皇帝的鬼话。这小孩不讲武德,嘴上说着任凭处置,但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冷不丁地嚎啕大哭,埋下陷阱。
看到群臣的表现,朱厚照的嘴角不由得扬起。
朝事毕,眼见着就要散朝,首辅刘健忽然上前来,“还请皇上移驾文华殿举行经筵典礼。”
听了这话来,原来朱厚照的记忆让他浑身抖了一下。
今天是初二。
经筵!
这可是不少皇帝的噩梦。
所谓的经筵最初,它只是皇帝们为了学习特定知识的一种临时性方法。
汉朝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开始提倡文治并将儒学提升为“国教”,昭帝下诏寻找能够解读《韩诗》的人,蔡义应诏前往,皇帝听后很满意,封其为光禄大夫给事中,专门为汉昭帝讲解《韩诗》,经筵雏形由此开始。
古代各皇朝治理天下,除了依靠朝廷官僚,更多的是靠千年来的儒学经典、礼仪、伦理观念,是靠孝道、“君君臣臣”等价值观。
所以经筵虽然是个只有象征意义的仪式表演,但它却可以告诉天下臣民。
皇帝和大臣们坚信实现大同之治的方法,就在这些经典和史籍中,天下安宁的基础就是这些儒学经典。
到了明朝,经过千年的演化,经筵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学习教育,演变为类似于祭祀天地、亲耕的仪式化表演。
这种表演,可以更进一步地固化传统在人们思想里的地位。
需要说明的是,明朝的经筵是从正统年间开启,正统之前的宣仁文太四朝都没开。
洪武十五年有个致仕的晋府长史桂彦良,倒是在他上奏的十二条《太平治要》提了一嘴要开经筵,太祖没搭理他。
一直到正统年间,因为正统帝年少,内阁老臣“三杨”认为此时朱祁镇还应该以读书学习为主,于是由杨士奇主笔,上了一封题为《请开经筵疏》的奏折,请求重启经筵制度,得到太后及朱祁镇批准,至此,明朝正式恢复经筵制度。
但朱厚照却很明白在明朝开经筵还有个目的,文官可以树立权威。
毕竟在经筵上,知经筵事和经筵讲官都可以诘问皇帝。
皇帝在这种场合上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侍经筵官人员虽不固定,但一次可能就有几十个。也就是说朝廷上的大佬们都差不多会在,在那种场合皇帝被讲官呵斥甚至冷嘲热讽,皇帝在礼仪限制之下,都只能笑着接。
而且在经筵上为了保持威仪,还需保持正襟危坐的姿态,不能乱动。
连伸手翻书或是翻讲章都不允许,其余活动四肢、变换坐姿、闭目养神、甚至于挠痒那就更不可能被允许了。
皇帝如果有什么小动作或者走神,讲官就会停止讲授开始反复朗诵:为人君者,可不敬哉。
在这么多官员的围攻之下,皇帝还只能被教训得跟孙子一样,哪个皇帝愿意。
而儒家文官们为何这么喜欢搞这种形式?
学问可大着,树立权威,压制皇权。
毕竟普天之下谁敢教训皇帝?
唯我儒家尔!
……
文华殿。
燥热的气息氤氲不散,官员们一团和气,却暗流涌动。
正德皇帝,年岁尚轻,却已展现出不羁的性情,方才在朝堂之上的一时兴起,无意间让众文官颜面扫地。
文官们虽心中愤懑,却碍于朝纲礼仪,只能隐忍不发,誓要在接下来的经筵之上,以经典为刃,给这位年轻帝王上一堂深刻的课。
文华殿内,仙鹤铜盏里吐出袅袅轻烟。
朱厚照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虽平静,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几分挑衅与不羁。
四周,文官们按品级排列,个个面色凝重,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借经筵之机,让皇帝收敛锋芒,听从教诲。
随着讲官的一声高唱,经筵正式开始。
次辅李东阳,老成持重,缓缓起身,手持《论语》,声如洪钟:“陛下,《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陛下初登大宝,当以修身为本,方能治国平天下。微臣斗胆请问陛下,近日可有潜心研读圣贤之书,以养浩然之气?”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骤然紧张。
朱厚照眉头微皱,他自然听出了李东阳话中的弦外之音。
刚才自己在西角门视朝之时,举动、神态在他们看来都是唐突的。
但碍于场合,他只能勉强笑道:“朕自当勤学不辍,以不负卿等期望。”
谢迁紧随其后,语带机锋:“陛下,《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陛下身为万民之主,更应注重德行修养,以身作则。微臣斗胆敢问陛下,近日言行举止,可有违圣贤之道,需加以自省之处?”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寂静,连空气都似乎凝固了。
朱厚照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衅。
但他还是压下怒火,重复道:“朕自当勤学不辍,以不负卿等期望。”
而首辅刘健深知,此时若与皇帝硬碰硬,只会适得其反。
于是,他换了一种更为委婉的方式,缓缓开口:“陛下,老臣斗胆,再引《诗经》一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言虽为警示,却也饱含对陛下的深切关怀。望陛下能时刻铭记,身为帝王,一举一动皆关乎国家兴衰,万不可轻率行事。”
朱厚照本欲站起身辩论,而刚一动,知筵讲官马上高唱:“为人君者,可不敬哉!!”
在场的几十个文武官员几乎同时唰地一下,看向了他。
朱厚照见状,暗自告诫自己:
忍!
必须要忍!
现在没权没势,死人牌只能打一次!
于是他坐缓缓回了御座,脸上恭谨如初,“朕自当勤学不辍,以不负卿等期望。”
……
-------------------------------------
注解1:十一年春,刘健进少傅兼太子太傅,代徐溥为首辅——《明史·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九》
注解2:至弘治十六年,上因《本草》讹误,命官改修,以刘文泰等充其役。——《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
注解3: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评价说: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1505年)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1595年)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而前者的名声和影响之所以低于后者,只是因为它从未出版过。
注解4:晋府长史致仕桂彦良上太平治要凡十二条……六曰开经筵……今当大兴文教之日,宜择老成名儒,于朔望视朝之际,进讲经书一篇……——《明太祖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
注解5:丙辰行在礼部尚书胡濙等进经筵仪注,先是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伏惟皇上肇登宝位……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由讲学……——《明英宗实录·卷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