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黛玉吾妻,一品诰命!-> 第十二章 太医
换源:

第十二章 太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黛玉内心居也多出一丝遇到知音的窃喜,她竟失却了拘谨之状,忍不住接话道:“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她慨叹曰:“最悲凉者,莫过自作多情!”

说着说着,二人又聊起了诗词歌赋话题,林黛玉说起她爱吟诵唐诗,一旁的丫鬟芷若却是接茬道:“林姑娘,你可知,我们公子最爱的一句唐诗便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当听到这一番话,林黛玉整个人怔在那里,内心更是惊诧万分!

这世间,缘何有如此巧合之事?

莫非,这便是那玄之又玄的缘分罢?

“林妹妹,你怎么了?”

秦昭阳明知故问,若有若无间,嘴角挂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会心微笑,却又关切的询问道。

“啊,没,没什么。”林黛玉回过神来,眼神中蕴藏着掩盖不住的欣喜,却又强装镇静,低声道:“巧了,我也很爱赏这几句诗罢。”

秦昭阳哗的一声散开折扇:“哈哈,那果真是才子佳人所见略同乎?”

林黛玉闻言,噗嗤一声笑了。

“秦公子,哪有如此自夸的?”

“是,是,林妹妹说的是,哈哈。”

聊罢,又说起御花园中景致,引得黛玉说起大观园中的头一场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一夜功夫,将花团锦簇的大观园,装饰成了琉璃世界,煞是好看,江南淮扬曾几何时见过如此鹅毛大雪;又谈论些黛玉有无落下功课等。

同时,秦昭阳又注意着只与黛玉谈天说地,何等话题且都涉猎,偏偏就是没有情情爱爱,终生大事话题,故此来慢慢深入的了解黛玉。

接近一个半的时辰过去了,秦昭阳纵然一贯察言观色的本领过人,用现代话来说便是情商颇高,尚且谈不上轻松,但是看着黛玉越发真心的笑意,秦昭阳又觉得总算是多多少少消解了她内心的忐忑与苦闷。

不得不说,在前世如若能与陈晓旭版的林黛玉面对面相谈甚欢,她还对着你袒露心扉笑意盎然,累些倒是不打紧,那该是多么美妙惬意之事。

转眼已到饭时,秦昭阳昨日便亲自去了那御膳房将今日需准备的膳食名单,赏了些银钱让他们尽心竭力的照做,半是京城口味,半是淮扬口味,十余道菜,譬如蟹粉狮子头、扬州烫干丝、扬州葫芦鸭、文思豆腐、拆烩鲢鱼头、千层油糕、翡翠烧卖、扬州盐水鹅、扬州春卷,看着甚是丰盛,口舌生津。

想来贾母再怎么疼爱黛玉,也不会因为照顾她的家乡口味,去专门聘个淮扬厨子来罢!

乡音尚且难改,口味更是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寄托,所以秦昭阳特意如此令膳房备菜,只为教黛玉吃得畅快些,也解一解思乡之情。

秦淑贵妃如今协理六宫以来手段了得,在宫中一向恩威并施,区区半个月之久便赢得了宫人们的一致钦佩,故此膳房大厨们丝毫不敢怠慢,使出了浑身的真功夫,必教是这人间珍馐,食色性也,正是人间至乐。

又加上饭前便见秦昭阳嘱咐下人给贾母趁热送些菜品,黛玉也忧心贾母此刻处境,现如今放下心来安心享用美食,不免心中愈发秦昭阳有些好感了。

这厢黛玉总算是大快朵颐完毕,虽说其实也是字面意思上的“小肚鸡肠”,实则并未消灭多少。

席间秦昭阳只是兀自浅斟低唱,倒是添了几分雅兴。

那厢贾母和元春也用餐已毕。

贾母毕竟已至花甲之年,胃口不曾多好,入宫一路行来舟车劳顿,见到元春更是悲喜交加,不过浅尝几口却也没食欲了。

元春总觉贾母吃的不够尽兴,一直在劝解她多吃些,自己则是随意吃些汤羹便罢。

草草饭毕,想到很快贾母便要出宫,二人又要面临辞别,气氛又开始弥漫着淡淡的悲愁之意。

贾母思绪挣扎片刻,见抱琴在门口静候着,终于开口道:“元春,你入宫现如今也年岁不短了,你可曾想过你日后的出路?”

元春听了此话,脸色一沉,一腔心事,终究还是化为一声叹息。

她且又眼眉低垂道:“祖母,禁宫大内,元春唯有过好当下,尽忠职守伺候好主子们,如若终能提拔便已是大幸。”

贾母眼泪吧嗒吧嗒又往下掉:“只是素闻宫中出头实属不易,年华蹉跎至那白发苍苍依旧籍籍无名者不计其数,其中又有多少是昔日的名门贵胄,富商豪强的掌上明珠,就此黯淡了光华,令人唏嘘!”

“总之,这样不知前途的苦熬实在不是办法,你心中若有什么打算,祖母再去求求太后娘娘。好孩子,趁着如今尚且青春正葆,得多做些打算才是!万不可随波逐流任命运摆布,白白耽误了自身!”

原来元春十六岁秋日时入宫,时至今日已经足足四年半了,元春只比秦昭阳小一岁,已经二十一岁。

本来元春选秀时,贾母凭着当年荣国公府的一些薄面入宫求见昔日的皇后娘娘,将元春选入宫中任了女官,本是渴求皇后娘娘可以赐婚,择一名当户对的显赫门第配与元春。

贾府自贾代善死后,竟无一人能够光耀门楣,重振祖上荣光。

元春父母昔日依旧眼高于顶,高者无力无缘,低者又不屑迁就。

俗话是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但现实中未曾有如此简单。

虽说往往二九年华便出嫁的女子不在少数,宠爱女儿的都要再多在闺中留些年岁,只是婚配对象往往都要早年间便物色抉择,甚至及早定娃娃亲。

元春的身份明面上作为国公嫡女,但是其父贾政在朝中官阶低微,有来打听相看的,贾府皆看不上,元春的婚事便就此耽误了两年,到了十六岁依旧待嫁闺中。

正巧那一年宫中要选秀,昔年的皇上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当时已经皇嗣稳固,何况年岁已高无需再如何开枝散叶,此次选秀不过是为了选些女官陪读等,选中着皆是些品阶不高的中层官僚之女。

贾府观察那几位皇子哪怕是太子爷,都尚且有侧妃之位有些空缺。

如若有幸嫁于太子中宫,那岂不是潜邸旧人未来直接晋升妃嫔之位?

四位异姓王爷和皇家旁支中也有世子郡王未曾婚配正室的,加之元春着实是生得温柔和顺,柔媚俏丽,又兼才德俱全,贾府便起了攀龙附凤之心。

若是能求得地位尊崇的佳婿,贾府的荣华岂不是又有了几分保障?

毕竟说的不好听,那黛玉与秦公子喜结连理,说到底也不过是‘外家’,沾亲带故罢,元春却是堂堂正正的荣国府嫡长女。

加之皇上确确实实还念及昔日忠君体国,勤劳王事的二代荣国公贾代善一些情分,贾母一求,元春便顺理成章充入宫闱。

本来一切顺风顺水,谁知次年初那义忠亲王却坏了事,皇上也龙体欠佳,调养了一年之久方才康健些许,元春这事自然暂且被抛之脑后了。

又过得一年,皇上退位成了太上皇颐养天年去了,皇后也上尊号为圣母皇太后,宫城换了一副新天地,事事万象更新。又是一年多的时光荏苒光阴蹉跎,以至于将元春耽误到了如今。

所以听贾母提起未来前途之事,元春难免心怀不忿,家中父兄不争气,要她一个女儿家家牺牲自我来换取家族前程,虽说自己从小被家人如掌上明珠般宠溺至十六岁,哪怕让她以私身大事为代价,只要换得家族与自己一同鸡犬升天,日后自己发达能以自己为傲,那也是值得的,苦一些也便罢。

只是谁知在宫中白白消磨岁月至斯,身份尴尬,既不是宫中奴仆,又不是那地位超然的主子,哪怕只是低级嫔妃,也至少比如今一介女官要更符合入宫的预期罢!

宫中是非之事最多,又因开始她是服侍的那位主子,即便她是国公之女,也少不了被风言风语明嘲暗讽,不知多少午夜梦回,曼纱清泪浸玉枕,晓月残,夜无眠。

却终是有心无力,只得真将自己当做侍奉女官,尽心服侍太后,办好差事,谨言慎行,避免牵连家族生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尽量处事圆滑不去得罪他人,但也有不得不参与些腌臜事的时候。

如此才算在宫中总算站稳脚跟了些。

想起宫中历经的过往种种,元春又心酸的落下泪来,只想说都已经熬过来了,不怕再继续熬些年头。

只是对着如今已经垂垂老矣的祖母,不忍再说什么令她痛心,不希望让她回去依旧茶饭不思忧心自己的事。

于是只道:“孙女在宫中,太后娘娘皇后,尤其是那皇贵妃娘娘都甚是关照爱怜于我,孙女的处境不差的。再说终身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孙女生养之恩无以为报,自是不曾有怨言的。”

贾母听了此言,想想如今太平盛世,承平日久,哪怕有些战乱匪患也往往都位于边疆苦寒或那异域之地。

若是有机会,便舍了老脸再求求太后娘娘,便不提此事,又聊一些家长里短的事,元春也有意转移话题了。

再过得一时,有宫女来报说时候不早需是分别了,贾母和元春皆是依依不舍,但宫规森严,终还是匆匆分别了。

慈安宫正殿内,太后闻得贾母与黛玉已然立功,和身旁服侍的嬷嬷道:“元春是个好孩子,到底是皇家欠她的,让她白白蹉跎了这些年岁。”

嬷嬷笑道:“太后说笑了,此乃君臣本分罢,何曾有天家亏欠臣子一说?再说那贾母当日只求叫元春姑娘有幸入宫侍奉,可未曾提过什么其他诉求,况且……却也不是太后娘娘您应允许诺的呀。”

太后看那嬷嬷一眼,嬷嬷不敢再过多言语。

太后才一笑道:“话虽如此,但哀家一想到她那如花似玉的年纪在这深宫大内白白消磨岁月,还是有些不忍心罢。”

“不过这元春确是一个出息的女娃,平日里当差机敏勤谨,我看着也忍不住心生慈爱怜悯,真真就如看自己亲孙女般。”

“怎么那贾府近两辈的男人,一个比一个没出息,需的靠一介女娃去挣前程?”

说罢摇了摇头,道:“我一向觉得贾府真是要没落了,那些个不成器的,今后如何能被皇上器重,伺机中兴呢?且叫一个女娃私身大事所托,不由得让我看轻他们罢。”

嬷嬷笑道:“或许,他们也是无奈之举罢?”

“更何况,如今还有那秦家,他们也并非没有一线生机。”

太后摇摇头,端了茶水抿了一口,缓缓道:“...当然他们若即若离,估摸着少不了兔死狐悲之感。”

“至于那淑贵妃,皇上爱是真爱,可惜终不是兰因絮果,而是......哎。”

“不说这个了。总之如今也算是腾出空来了,给她找个好夫婿,也算给这好孩子一个交代罢。”

嬷嬷笑道:“能得太后指婚,真是那贾元春的福气了。”

见黛玉吃得香甜,秦昭阳心中露出姨母笑,但还记得看着黛玉,防着黛玉吃的太急一时噎着了,或者本就食量有限一时食指大动,忍不住破例般的对她而言算是‘暴饮暴食’,吃撑着了消化不良可万万不妥。

记得原书中说过,黛玉脾胃弱,吃个螃蟹就吃一口夹子肉,大家雪中吃鹿肉吃得开心,黛玉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思及此处,秦昭阳更做好决定,今日就找个太医给黛玉仔细端详一番。

不仅是因着贾府中常看的世交王太医,在宫中太医院岁医术造诣也差不到哪里去,只是不如儿科圣手郑太医,且诸皇子公主无论一些隐疾或是大患尽皆被他药到病除,医术过人,和景阳宫关系又挺好,便悄悄吩咐去请郑太医来。

一时饭毕,漱了口上茶,秦昭阳道:“饭后不急于这一时半晌,过会儿再吃茶,不伤脾胃。林妹妹你稍候些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