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历史上的三国-> 第六章:董卓
换源:
第六章:董卓
-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在家排行老二,小时候他家境不错,父亲董君雅经过多年的努力混到了县尉一职,那个年代,只要是当官的生活条件都不会太差,所以董卓过得很潇洒,喜欢打抱不平,帮助他人,有事没事还经常到隔壁的姜族去串一串门,按说你一个外族人来到别人的地盘应该收敛点,但董卓完全相反,遇到姜族人从容不迫、侃侃而谈,为此当地很多部落首领都十分欣赏他,乐意跟他结交,放到现在,董卓妥妥的社牛一枚。
可随后由于父亲的离任,家境慢慢没落,董卓只得返回家乡靠种田为生,但姜族首领们却并没有因此嫌弃他,时常也会来找他玩,既然是朋友,来了自然要招待,董卓为了让朋友们吃好喝好,便宰了家里耕地的牛来招待,那时候法律规定耕牛是不能随便杀的,况且杀了谁帮你犁地?董卓不惜冒着犯法风险只为让朋友酒足饭饱,姜族首领们看到此举很感动,回去后便收集了一百多头牲畜送给董卓,从这时起,董卓明白了一个道理,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姜族人,现在的朋友,未来的敌人。
别看姜族人很好,那只是对董卓,那时候姜人、胡人因为穷,经常组团来抢劫,抢到财物回去改善经济,抢到百姓回去充当奴隶。
董卓所处的周边区域也不太平,虽然现在关系很好,万一哪天翻脸不认人,穷疯了连自己都抢怎么办?所以必须要有自保能力,于是在田间劳作的闲暇之余,也没忘了加强自身素质的锻炼,练武、射箭、骑马样样不落,全方位练习。
事实证明,董卓在这方面是天赋的,用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来说也不过分,别人一般背一个弓囊,他背两个,能在飞驰的马背上左右手来回开弓射箭。这么好的苗子,当地政府自然不能放过,也别在家闲着了,给你个官做做,正好那时候姜人、胡人经常来捣乱,急需人来对抗,于是董卓被征召为官吏,负责维护管理地方治安,由于出色的表现,又被凉州刺史看中,提拔董卓为州从事,让他带兵平定叛乱,于是姜人、胡人的末日到了。
董卓领队后,根本不顾以前的情分,什么兄弟感情都没有国仇重要,只要看到姜人、胡人上去就打,前前后后共打了一百多次,以至于后面只要听到董卓的西凉军来了,姜人、胡人无不闻风丧胆,仓皇出逃,很多部落都选择以和为贵,开始和他建立联系,意思我们不捣乱了,个别机灵点的都选择来投靠他,就这样多年的叛乱在董卓的威慑下逐渐消失了。
由讨逆有功,董卓的名气越来越大,朝廷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那时候各地陆陆续续的出现了一些动乱,每到这时董卓就成了朝廷用人的首选,经常派他前去平定叛乱。
在这期间,董卓的队伍人数也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了几千人,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董卓为人大方,他将“财散人聚”的策略贯彻到底,比如朝廷下发的奖励,自己往往只留一点,其余的则都分给属下,遇到这么大方的老板,大伙自然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干,看到敌人都拼了命的往前冲,这也是董卓经常打胜仗的原因,毕竟自己再厉害,手下消极怠工也是白搭。
除了奖励,董卓官职也一路高升,当过州刺史、郡太守、中郎将,虽然期间也曾因战败被免职,但由于黄巾军起义,叛乱变得越来越多,朝廷缺人带队,所以董卓很快又被重新任命,继续征战。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董卓被朝廷任命为少府,少府属于九卿之一,负责管理皇帝日常用品和生活事物,当然他是领导,只需要指挥下面人干就行了。为什么突然任命董卓为文官?很简单,因为他不听话。
比如上头长官叫他来谈个话,他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言谈举止十分随意。有时叫他去平定个叛乱,总是故意拖延不去。因为在董卓心里,从来都是老子第一,怎么可能还让人管我,来就已经给你面子了。至于打不打仗,那也得视情况而定,我不去自然有我的道理,没必要向你过多解释。
上面觉得董卓要是这样发展下去,日后肯定不好控制,万一他也来个起义,那就得不偿失了。于是给他封了个高官,但前提条件要把手下的士兵全部交给左将军皇莆嵩来管,意味着他从此将脱离金戈铁马的生活,转而踏入高官云集的权力斗争。
要是别人,早就答应了,毕竟谁也不想过着整日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生活。但董卓不是别人,他心里清楚九卿不过是表面风光,只要干不好,动不动就会有人弹劾告状,要是没后台,免职是迟早的事,相比而言并没有自己当老大过得自在,所以他不干。但话不能这么说,他也找个理由上书解释了一番,大概意思就是凉州必须有我在才镇得住那些人,一旦我离开后果将不堪设想。
说白了,双方就是在兵权的问题上没达成一致。朝廷显然不肯善罢甘休,不久之后,再次下达诏书任命董卓为并州牧,条件还是交出兵权,但这次董卓服从了上级的指示,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但兵马依旧不肯交,即便灵帝下诏书骂他,他也无动于衷。在他看来,乱世之中,手有兵马,心中不慌,手无兵马,任人宰割。
虽然表面上强硬,但内心还是惧怕的,可要他交出多年来辛苦打拼的团队,仍然心有不甘,但真要得罪了朝廷,也没好果子吃。于是董卓带领军队来到了离京城不远的河内郡驻扎,为的就是能及时了解到朝廷对自己的态度,如果一时半会没啥消息,那就等同于默认,可以安心地带队北上到并州就职。要是朝廷急眼来找麻烦,自己也好早点服软。
毁灭之路
在袁绍没把宦官一锅端之前,为了让何太后同意处死宦官,曾给何进出过一个主意:以宦官乱政为由,征召天下各地猛将豪杰前来京城,胁迫何太后下诏清除宦官。因为在他们心中,尽量能走正规流程就不要自作主张。
大将军亲自征召,大家自然要给面子,各地将领陆续带兵向京城挺近,身为凉州军阀的董卓也是其中之一,他一改以往目中无人的态度,欣然接受了何进的征召,毕竟别人可以不理,大将军的话必须听,要是惹恼了他,万一他哪天来找茬,就自己手上那点人,还不够人家几十万大军塞牙缝呢。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随后何进被杀,袁绍带兵反击,当董卓到达时,京城已改天换日,祸害天下的宦官没了,让他敬畏的大将军何进死了,只有一对孤儿寡母掌控着摇摇欲坠的政权,从中董卓嗅到了一丝权力的味道,只要自己能够更进一步,或许执掌天下将不再变得遥不可及,即便失败,那又如何?人生本就一场豪赌,不尝试一下永远不知道结果,所以董卓决定试一试。
想要有权力,必须要有威慑力,想要有威慑力,必须要有实力,光靠手头上那点人马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第一件事就是扩充人手,在这点上,我认为,董卓做的相当到位。
首先他派一部分手下夜里悄悄出城,第二天早上再大张旗鼓地进城,每天循环如此,这样一来导致很多人都觉得董卓的兵马数不胜数、势不可挡。当然也不能全靠弄虚作假,总要来点实际的,得知大将军何进和他弟弟何苗死后,部下群龙无首,董卓毫无阻碍把他们收入囊中。随后又看到执金吾丁原的手下兵强马壮,
董卓便诱使了他的亲信吕布杀掉了他,吞并了他的部众。
实力强大了,辅佐自己的人也不能少,于是董卓征召天下名士,只要来的人,全部都十分看重,比如大文豪蔡邕,三天之内官职连胜三级。当然自己还没有直接任命官职的权力,所以流程还是要走的,董卓都亲自上书请求批准,识时务的皇帝自然也全都同意。
同时为了提高声誉,董卓还号召文武百官一起上书为陈蕃、窦武和那些被冤枉的党人平反,恢复他们的爵位,祭祀他们的坟墓,任命他们的子孙后代为官。黄巾军的残部来捣乱,董卓也派部下前去讨伐。还别这么说,照他这样发展下去,掌控个几十年朝政不成问题,但终究没能如愿,原因也怪他自己。
董卓考虑到手下那帮人冲锋陷阵打打杀杀还行,但要是让他们出主意、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那实在是难为他们了,所以并没有给予他们高官俸禄,最多就是任命一些中郎将、校尉这种军中职务让他们当一当。
但为了弥补他们,董卓允许他们为所欲为,士兵们也没辜负老大的一片用心,烧杀掠抢无恶不作,专挑京城内的大户下手,进门直接抢,从不打招呼,看到街头有漂亮的女子,直接抢回去,董卓生怕手下们因分账不均大打出手,便打开后宫让他们任意挑选里面的佳丽,反正灵帝死了,她们也是守寡,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不如来伺候自己的手下。于是洛阳在董卓的治理下,每日哀嚎连连人心惶惶,一片愁云惨淡的景象。
对于这些,董卓自然漠不关心,此刻,他正准备筹划一件大事——废立皇帝。那会何进被杀,袁绍带兵反击,京城一片混乱,中常侍张让等少数宦官逃出京城,临走时顺便捎上了皇帝刘辫和陈留王刘协,意欲东山再起。但终究没能如愿,随后被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率众追上,张让等人眼看大势已去,最终选择投河自尽。
随后闵贡带着皇帝和陈留王返回京城,董卓为表忠心,率众几千人在到北邙山来迎接皇帝入宫。董卓那会还没见过皇帝,就过去拜见,由于董卓长年在外打仗,浑身戾气加上满脸横肉,小皇帝见到他当场就被吓哭了。董卓问他几个问题,小皇帝也吞吞吐吐地语无伦次。
董卓无奈只好转而跟一旁的陈留王说话,可没想到陈留王竟口齿伶俐侃侃而谈。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董卓觉得皇帝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便有了废立之意,随后打听到陈留王是董太后抚养大的,自己又跟董太后同姓,说不定以前还是一家人呢,更让他坚定了废刘辫扶刘协的想法。
于是董卓便叫来袁绍等一众大臣来商议此事,他认为只要袁绍同意,这件事差不多就能成,可袁绍跟他心有灵犀不点通,当场表示反对。董卓不甘心,没过多久,再次召集文武百官开会,这次他学聪明了,先讲理由再加威胁,效果很明显,无人发言,默认就意味着同意,董卓刚准备露出笑容,尚书卢植突然跳出来反对,理由跟袁绍差不多,气得董卓想拿刀砍他,幸好被人劝住,才打消了念头。
其实董卓的愿望很简单,只要没人反对,他就好顺杆往上爬,举行废立之事,可没想到他们如此不识时务,在关键时刻总是横插一杠,但即便这样,此事最后还是办成了,董卓派人把计划告诉了皇帝的老师太傅袁隗,这位亲叔叔显然没有侄子袁绍的觉悟,不仅当场表示同意,还十分狗腿帮忙举行废立仪式。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九月初一,仅当了五个月皇帝的刘辫在董卓的胁迫下,把皇位让给比他小五岁的弟弟刘协,史称“汉献帝”,自己降为弘农王。为了以防万一,董卓决定把好人做到底,先后派人毒死了何太后和弘农王刘辫。为汉献帝解除了后顾之忧。
董卓完成了他的心愿,天真的认为自己将独揽大权,成为东汉史上以来最有权势的人。但他没考虑过一个问题,前面的外戚和宦官不比他差,但为什么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达到权力的顶峰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在上升的过程中,
不断地拉帮结派来壮大自己的根基,以便于有实力抗衡那帮反对他们的人。而董卓却只追求速度不看重这些,所以他迎来的必将是全天下人的疯狂反扑。
——————————
新人写书,请多多支持,踊跃发表评论。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