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穿越小说 -> 纪念袁隆平院士-> 袁老背后的那些事
换源:

袁老背后的那些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2021年5月22日13时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国人哀痛!世人悲恸!

稻花香里说丰年,南繁满目皆黄金,袁老已走远,我们该怎样纪念袁老,怎样感谢他为我们温饱问题而奉献一生,这值得每一个人思考。如他所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学习袁老,就要做一粒好种子,耐得住黑暗,积蓄力量努力生长,不管是在什么行业,要淡泊名利,永葆初心,将为人民服务的事做好做久,矢志不渝。

坚定信念,扎根土地。一粒种子要先埋入泥土,充分吸收泥土的营养,在黑暗中守住寂寞耐住孤独,忍受住漫无目的黑暗才有破土的可能。袁老扎根稻田一辈子,一直保持初心,就像他生前说过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人民能吃饱饭,这个梦一梦梦一生,一生逐一梦。

不慕名利,守望稻田。袁老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把专利无私的贡献给国家,对生活物质没有追求。在他的心里,国家利益重,科研事业重,名利是最轻的,他把一生奉献在稻田里,是一位真正的稻田守望者。一次做客节目,主持人问他得到这么多的荣誉是什么感受,袁老说“不是伟大,是尾大,尾巴大了也有好处,翘不起来。所以不能骄傲自满,要夹着尾巴做人。”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老这粒种子,已经深深扎根在百姓心中。袁老的世界很大,享誉全球,跨越时空;袁老的世界很小,就在一粒种子里。学习袁老,就要做一粒好种子,努力生根发芽,不辞辛苦,追逐梦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生长,让自己的人生在服务祖国和社会实践中出彩!

“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物质终有消失的一天,但精神永存!袁隆平院士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为人民服务的人走了,人民会自发的为他哀悼,祖国会记住他,人民会记住他。

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

就像春天里的第一滴甘露,他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世界万物;就像夏天里的第一缕凉风,他们默默地吹散我们的疲惫;就像秋天里的第一片落叶,他们永远在贡献着自己的生命;就像冬天里的第一缕阳光,他们站在背后,温暖着我们。

他们,可以是很多人。他们,可以是大街上默默无闻的清洁工,可以是总是走在灾区第一线的志愿者,可以是为培育我们呕心沥血的老师,也可以是坚持追梦的科学研究者。

袁隆平,就是他们之中的一员,他是个耿直的人。如同在深夜时分独自醒来,睥睨那灯红酒绿,纸醉灯谜,独摇头叹息。

他的梦想,就是为天下苍生研究出高产粮食,让人类不再被饥饿折磨。小时候,他就很喜欢与大自然接触,喜欢大树,喜欢花朵,喜欢小草。如他所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他抱着满怀对大自然的热情工作。

他对事业的热情与责任感,远远地超过了他对个人荣誉的追求,也许,他也心存愧疚,因为,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感,让他无暇顾及他私人的情感及亲人。

我认为,一帆风顺这个词语是不应该出现在任何一个成功的人的身上。袁隆平也不例外。女友的离去,曾让耿直的他心里滴血。这让他感到彷徨,让他思索他一直信奉的人生规则是不是不对呢。但是,随即而来的饥荒,却让他坚定了他的梦想。在与领导聊天时,他提起了一句诗来形容他的心情——“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漫步。”——毛泽东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居里夫人的这句话像一条芝麻开门的谜语般,令我顿然醒悟。提炼镭这样在旁人眼中枯燥无味的工作却在居里夫人眼中是迷人的呢,那么袁隆平是不是也一样呢?

固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在工作中获得很多报酬的人,但人类更加需要那些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的梦想家,他们不为名利,只为了造福人类。

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