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穿越小说 -> 莘野记-> 窄门
换源:

窄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你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宽门和阔路引向沉沦,进去的人很多;然而窄门和狭道却通向永生只有少数人能找到。”

很喜欢纪德《窄门》里的这一句话。

文字工作者其实本来就挺艰难的,网络文学的兴起让许多小说成为热门。

在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大多数读者都喜欢看小说。

我写的散文已经成为小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根本读不进去散文。

他们看小说或许是为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他们继续往下读,也或许是想逃离现实的残酷到虚拟世界去寻找轻松的乐土。

包括我自己也会看一些霸总类的言情小说,来放松自己的大脑。

但是读多了又会发现没什么营养,贪图一时的享乐,读完对自己没有什么提升。

之前我也尝试过写小说,但都没能坚持下去。

一是自己从来没有完完整整读完过一本小说,我很难构建出连绵的故事情节;

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在不停地变化,之前的人物设定被现在的自己一一否决。

我会休息,我会间歇性摆烂,但我不能空空地怅望着彼岸的奇彩,度过这样长、这样长久的一生。

我写散文,从一开始是本身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以及明确的书写对象。

读我前面的文章,不难发现,我惯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更多的是记录一些当时的所感所想,现实中也是通过给好友写信,这样来抒发情感。

我写作也常常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时候连我自己也找不到中心主旨。

像这样没有目的的形散文字也很难让读者知道我想讲什么,甚至有些需要咬文嚼字的文眼,很难静下心来仔细品味。

包括我向意林这些纸质社投稿,他们也告诉我现在已经不出版散文了。

我在起点里投了很多篇文章,似乎也没有人在看,偶尔会收到一两个读者的支持,无何便又没了音讯。

我向死寂的湖面砸下一块又一块石头,听不见一点声响。

毋庸置疑,写散文这条路注定是一条窄路,我要进去的是一扇窄门。

我会成功吗?

我常常反问自己,会写出好文章吗?

我高中是理科生,大学选了医学,写了几年实验报告。

现在只觉得自己的文笔干巴巴的,脱离了人文历史的底蕴,现在举个恰当的例子都要搜肠刮肚。

突然某一天,有人说我的散文辞藻太过华丽,我也猛地发现了我的一个写作误区。

没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作为支撑,文学于此而言就成了巧言令色。

盲目地学习、模仿、借鉴优秀作家的写作风格,在文字和语句上刻意雕琢,精心堆砌。

老是直用别人的名言来代替自己的结论,一直在犯写作里的忌讳。

既没有把它们咬烂嚼碎形成自己的一部分,也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

实际上,剥离那些言之无物的文字,审视这些文字背后隐藏的内涵,我们就会发现藏在这后面的是赤裸裸的空洞。

文学不是玩弄技巧的游戏,而是思想观念的真诚表达,从文字里面显露出的是写作者的性情。

风格可以轻而易举地模仿,但个性却不能精准完美地复制。

我也明白,其实能用最简单的文字讲出最深刻的道理才是最厉害的。

但是我无法像那些有名的作家一样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去写出浑然天成的文章,因为我们普通人写出来稍不注意就更像流水账。

年纪轻,经历少,没有天赋地写文字更像是在钝刀挫肉。

朋友安慰我说,可以首先试着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让读者更容易走进你的故事,说不定你认为是流水账的文字正好是读者触目的共鸣。

看阿勒泰的时候,刘海波老师也给出了两条建议,去读书,或者去记录生活。

身边的人都以为我看过很多书,其实我根本就不喜欢看书。

家里的书架摆满了各个时空的名著小说,我经过也只在上面翻翻找找,拿起又放下。

有时候会撑着胳膊看两页,我喜欢浸染上油属的香气,但我好像又看不进去一点文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以后能读得进去吧。

不喜欢读书,就要写作,可能第二条建议更适合我吧。

那便从生活入手,“去爱,去经历,去受伤。”

很难界定我的性格,所以我同样,也很难剖析自己的内心。

它表面平淡、沉默、逆来顺受;

内在拧巴、敏感、易怒,太容易多愁善感,太容易沮丧,艰难地过着生活。

人生要多迂回,要几次错与对,才走到了这里。

进退不前,垂头崩溃,整夜不睡。

如果思念是一条围巾,那我一定会织很长很长。

所有人在我的生活中,都像是在车窗上滑落的雨滴,转瞬即逝,雨过无痕。

却有一小部分人,让我愿意,一生都活在雨季。

我也曾给重要的人写过信,我在图书馆里不停地写呀写。

但风一直吹,雨一直下,像世界在我身上,用尽修辞手法。

先拟要走的人,再喻将谢的花,最后铺垫好苦难,才配得上形容我们之间的故事。

可是文章十万字,也不够打动他。

没有回馈的爱,是白狗身上的黑,是窨井盖上的玫瑰,对别人来说,只是一种多余突兀的浪漫。

尤其是在这个快餐式爱情的时代背景下,大家都不愿过多的付出,怕受伤,不想当所谓的舔狗。

比如上次我提到的那个朋友,每次出去玩得不亦乐乎,在我以为彼此会形影不离共悲喜,可回到教室里他却有意无意地保持距离。

或许我们都知道早晚会分离,理智总是战胜感性,我们的关系也忽冷忽热。

准确的来说,我不太相信异性之间有纯友谊,但我也不相信这就是爱情。

在我这里吧,爱情不会那么轻易产生,毕竟以后要过一辈子,那点青春的悸动亦或是好感,根本不足矣支撑走下去。

其实在他选择保持距离,撇下我的那一刻,一定是觉得没有我,他会生活得更好,那一刻,一辈子都不值得我原谅。

他那么了解我,我的纠缠和难过,其实他都心知肚明。

跟一个不爱我的人比心狠,我哪来的胜算?

尽力之后,选择随缘吧,若没有被爱,就该放下执着与不舍。

人的手就那么大,握不住的东西像流沙一样,太多了,不属于自己的,归还给人海。

当陪我的那个人要下车时。即使我再不舍,我也要心存感激,挥手告别。

每个人的故事开头都极具温柔,但往往故事的结尾配不上整个过程。

允许万物穿过自己,我可以熠熠生辉,也可以平平淡淡。

多去学习对自己有利的事,丰盈身心,重塑自我,把自己归还自己。

美国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分享他的心态,

“我不是受害者,我是幸存者。”

不会因为人性而感到意外,也不会花太多时间感受背叛。

想一想,我是经历这么多灾难幸存下来的人,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变得更加强大。

我既可以清晰地看见别人的优秀,也能把他们的能力学习过来为我所用。

花时间把自己训练成一个皮球,才能触底反弹。

挣脱,挣脱,挣脱了夜的黑,挣脱了心的灰。

世上没有过不去的窄门,虽千万险,吾往矣!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