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南陈帝业-> 第三十八章 刮骨
换源:

第三十八章 刮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天嘉五年(564年)正月。

建康,中书省。

将(四品)太子家令毛喜、(五品)太子中舍人萧引二人附在文书之侧的意见抄抄改改,不到酉时,陈伯宗便处理好了今日的公文。

毛喜与萧引皆是见过民间疾苦的人物,亦俱是博学善文墨的人才。

是以便只是抄写他们对各类文书的意见,陈伯宗也能从中学到颇多的东西。

譬如,如何找到一份文书奏事的关键,如何判断一份文书奏事的真伪。

而这些也正是他未来要成为一个帝王,所不可或缺的能力。

人总是要经过许多事务上的磨炼,然后不断学习,才能变得老辣。

或许,让陈伯宗监国,又将毛喜召回建康,用为太子家令,命之辅佐太子,本就是陈蒨在很久以前便做好的谋划。

太子家令者,总管太子一家大小事务之官也。

而今太子监国,陈蒨再用毛喜为太子家令辅政。

其背后的深意,早已不言而喻。

天子家令者,相国也。

这实是陈蒨为自己的儿子,找了个未来的宰相。

当然,方忙完了公务的陈伯宗,却未曾细想过这些人事安排背后的深意。

趁着天色尚早,他向毛喜与萧引问了个自己困惑已久的问题。

“孤有一惑,恳请二公为孤解之。”

“二公可否为孤说,我朝官吏选拔、任用、升转之法?”

陈伯宗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令毛喜与萧引俱有些迟疑。

盖因南朝的选官用官之法,颇为杂乱,二人一时之间,也难以理得明晰。

良久,毛喜、萧引二人目光一触,终于由久在建康,更为详知朝中吏事的萧引答道。

“臣请为殿下,述其大略。”

“我朝官制,承袭前梁,官分九品,为正从十八班数。”

“除十八班外,又有流外七班、勋位、蕴位,俱不入品,皆可称官。”

陈伯宗点点头,这些官僚制度的常识,他还是清楚的。

便说这九品官位制,其正是曹魏抛出九品中正法之后的制度副产品。

其功能是为各地中正官评出的不同品次人才,划定仕途的起点与终点。

譬如,某人被评为乡品二品,这便意味着中正认为他是能做到二品官的人才。

则他入仕的起点便会是比二品低上四品的的六品,这个作为起点的官位,便是这时候人们常说的起家官。

至于流内十八班与流外七班的分法,则是来自梁武帝天监改制的手笔。

东晋以来,家格门第的高低,取代了以才干能力为人才定品的传统办法,成为了人们获得任官资格的主要凭据。

而中正公正性的消弭与世家的坐大,导致了整个社会上产生了一大批出身大家,门第二品,需要从六品起家的士族。

至于门第二品以下,九品以上的寒士,更是多不可数。

面对如此之多的预备官员,萧衍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规定士人年三十以上方可入仕为官,二是将原本的九品官位一分为二。

原本一至六品的官位,重新被分为九品,并列出高下十八班。

原本七至九品的官位,则被拆分为流外七班。

如此一来,士人们原本较短的仕途,便被拉得很长。

原本从六品起家的门第二品士人们,此时便不得不从第九品的第一班或者二班做起。

而门第较低或者没有门第的寒士、庶人,则要从流外七班中的某一班做起。

他们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方才有可能升入流内。

在萧梁时代,除了军功,似乎没有什么别的可能,让一个人实现阶层的跃升。

思及此处,陈伯宗在心内暗叹了口气。

毕竟南陈的制度承袭萧梁。

如今,这些积弊仍是丝毫未改。

他又仔细听起萧引的叙述。

“按魏晋之例,士人由中正授乡品者,即可授官。”

“然自衣冠南渡以来,晋宋齐梁四代,得乡品者日多,而朝廷官位不足。”

“是以朝廷授官,但考其家格门第。梁武又改其制度,使弊病稍缓。”

“今我朝承梁朝旧政,选官仍用门第乡品,官员六品以下,任用俱由吏部。”

“除此之外,汉时察举之法,梁武所立国子学策试举人之法,亦偶有得用。”

听到策试二字,陈伯宗不由眼前一亮。

前世之时,他常以为科举考试之制乃隋朝首创。

然而近日思虑官僚系统改制,他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却告诉他考试之法,古已有之。

只是他于此制度的细节之上,仍是不甚了了,便随言问萧引道。

“萧公可否为孤,解察举、策试之制?”

萧引自无不可,便接言答道。

“察举之法,即是使州郡察查辖内天子所求之才,并举其人入朝廷用事。”

“前代所举,有孝廉、秀才、贤良、方正等科。”

“其人由州郡官长举入朝廷,朝廷以策赋之类试之,其人得用,则用之,其人不得用,则黜之。”

“而策试之法,但以五馆与国子学中学生应试,绩优者,可举为官吏。”

“如一人,明经科应试高第,则视之为门第二品,可授第二班官位。”

“而今门第之士,并不乏人。吏部用人之际往往难择人才。”

“是以今时,士人入国子学,应策试登第者,则可先得授官。”

陈伯宗从萧引的描述中,找到了此时选官制度与隋唐时期的一大不同。

与其说这时候的读书人可以通过考试做官,不如说他们在通往官宦生涯的道路上,需要经历考试。

前者是关于任官资格的获取,而后者则是关于任官资质的筛选。

同样面对考试,人和人的悲欢却并不相同。

而今,建康面向寒人和庶人的五馆还没有恢复办学。

只有面向高门与中层士人的国子学,仍在授课。

而这些,都意味着,南陈的帝室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与士族与武勋们共治天下。

可是,导致南朝国家一直虚弱的病根,便在这些掌握了大量人口与社会资源,却只提供相对而言极少赋役的士族与武勋身上。

好在而今的陈国还只是个大乱之后,在江南世家的坟冢之上,成长起来的新生孩童。

他陈伯宗,还有机会利用自己那些超越时代的见识,去为这个国家,割去正在滋长的肿瘤。

刮骨。

疗毒。

本章关于南朝九品中正制的叙述。参考日本宫崎市定的《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为了行文顺畅,我已经尽量挑关键写了,希望有心了解南朝弊政的书友可以借这章管窥一二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