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三十八章 简化字的必要
换源:
第三十八章 简化字的必要
- 观音奴所言,令朱元璋连同马皇后和朱棣一起陷入沉思。
我大明竟有这么多文盲。
以往他们只注重人口数量。
从来没有思考过文盲率这个要素。
“老二这数据是如何得出的?准确吗?”
“王爷刚就藩不久,就对整个西安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并在这次人口普查中统计了百姓的识字率。”
“大明初立,天下各县相差不大,管中窥豹,就得出了大致的数据。”
见朱元璋陷入沉思,观音奴继续说道:“王爷所编的简化汉字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很多其实是来自以前流行的写法。”
“古人为了书写的方便,也自发地进行了汉字的简化。大篆、小篆、六国文字、隶书、楷书都存在简化的情况。”
“比如东晋时,给人写信都要用一个敬称“卿”,然而这个字笔画太多了,所以有些人在写这个字的时候简写为一笔,至今一些草书作品里还能看到,这种简化过的字虽然看似不够标准,但是当时的很多人都接受这种写法。”
“王爷在进行文字简化的工作,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一个字古代有简单写法,就采用这种写法。”
“虽说文字简化是大势,但是一些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简化,反而变得更为复杂。比如“气”这个字,在最开始书写的时候并没有的“米”字,云朵的“云”这个字一开始书写时也没有“雨”这一部分,所以很多汉字的简化不过是把他们恢复到本来的样子。”
“至于父皇您担心的学习简化字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也大可不必担心。”
观音奴指了指字典说道:“在每一个简化字的旁边,殿下都做了现有汉字的注释。”
朱元璋皱眉一看。
果然在每一个简化字的旁边都看到了原本的汉字。
只是刚才他太过震怒,以至于一时疏忽了。
“王爷绝无分裂大明之心,这本字典编撰出来了,能不能传扬天下,肯定是要经过父皇您的同意的。”
“而且教育的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未来10年、20年,甚至30年都不一定能完成。”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道:“他既然敢去编这部字典,肯定就有把握说服我,这个混账小子!”
见朱元璋依旧面色不愉,观音奴小声说道:“难道......难道父皇并不想天下有那么多读书人?”
历朝历代对于老百姓采取的都是愚民政策。
哪怕是文风最盛的唐宋也是如此。
在那些统治者看来,读书人多了,心思就多了。
心思多了,就容易生乱。
若是朱元璋不愿这本字典流传天下,她也能够理解。
“哼!这句话也是老二跟你说的。”朱元璋冷冷的撇了一眼观音奴。
一看朱元璋的眼神,观音奴顿时打了个寒颤,急忙说道:“不是,这都是儿媳胡乱猜的。”
“妇人之见,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用的愚民政策,以为只要老百姓愚昧,没有文化,便可以长治久安。可结果呢?蒙元的天下最后还不是被像咱这样的贫民给推翻了!”
“咱自己就是贫民出身,又怎么会去剥夺老百信读书的权利。”
“吾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咱朱元璋就是要做与那些高贵出生的帝王不同的事!”
“咱在天下各地兴建学校,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读书明理!”
感觉到朱元璋态度的软化,观音奴连忙说道:“父皇英明。”
“父皇您再看看这上面每一个字的注解,都是用大白话写的,进一步降低了老百姓学习的门槛。”
“王爷说过,父皇最讨厌那些之乎者也的废话了。”
朱元璋点头道:“嗯,这倒没错,那些之乎者也的废话,简直像老太婆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说到这儿,朱元璋就不由的想起了一个人。
刑部主事茹太素。
去年,他广开言路,作为刑部主事的茹太素便积极响应号召,频繁给他递折子。
其他人的折子都是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偏偏茹太素的奏折却长篇大论,废话连篇,每次的奏折都不会少于七八千字。
搞得他每次看到是茹太素的奏折,就一阵头痛。
去年年底,茹太素又给他上了一道折子,这次的字数更是多达一万七千多字!
他实在是不愿意看这么长的奏折,便让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
结果他越听越困,忍不住打起了盹,等他清醒过来时,王敏居然还在念。
这下他彻底冒火了。
读了一万字了,我TM还不知道这茹太素究竟想要表达个啥。
不行,老子忍不了了!
于是,他就把茹太素给打了一顿。
并且规定,以后些奏折都要用白话文来写。
后来茹太素把奏折用白话文重新写了一遍,只用了五百余字就写完了。
见朱元璋认同白话文,观音奴趁热打铁:“父皇您再看,这些白话文的注解当中,还有玄妙。”
“还有玄妙?”朱元璋凝神看去,很快就发现了古怪之处。
“咦?”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