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现言小说 -> 玉炉胭脂雪-> 番外 忽惊春到小桃枝
换源:

番外 忽惊春到小桃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他跑到教室,去找宋奕珩。

此时应该在训练才对。

他去训练场看宋奕珩,宋奕珩在负重跑步,脸上都是汗珠,眼神却格外坚定。

宋奕珩看到他的身影,笑着朝他招了招手。

“文老师!”

他点点头,十分高兴。

宋奕珩跑完之后,他还站在一边。

“文老师,您来训练场有什么事情嘛?”

他看着宋奕珩,“走,我们边走边说。”

今天是个阴天,有一点风,吹在脸上还是凉快的。

“我记得你说过你母亲是杭州人,那你父亲呢?”

宋奕珩垂下眉眼,“我父亲,我父亲是安阳人,我没见过我父亲,听我母亲说,他现在不知道去了哪里,我母亲早年寻过他的,只是再也没有踪影了。”

他内疚地说了一句,“是我辜负了你们娘俩。”

宋奕珩没听清楚,只好继续往下说,“我父亲没有踪影,我母亲便只好在杭州定居下来,住在我外祖父留下的宅子里,这几年愈发不太平,我就来到了军校深造,想为国家奉献出微薄的力量,我母亲原先很不同意,我软磨硬泡了很久她才同意。”

这些年来,她一个人将孩子抚养长大,实在是万般辛苦。

“若是你父亲再度出现,你会不会埋怨他这么多年没有陪在你和你母亲的身边。”他颤抖着问出这句,阳光透过树林的阴翳,周围静静的。

“大概不会,我会很欣喜,我已经不需要我父亲的陪伴了,但是我母亲还需要,她一直在登报寻找,她很爱我父亲。”

宋奕珩常常看到,半夜里她捧着那本手记看,坐在藤椅上,盖着灰白的披肩,倒上一杯热茶,氤氲的茶气在昏暗的灯下环绕在她身边,有时还会看到沈织锦湿润的眼睛,他想,自己的父母真的十分相爱。

他的眼前突然有点模糊,“我原名唤作宋亭文,祖籍安阳,原先在奉天,就是沈阳的陆军讲武堂担任过教习,但是那时候大病一场,沉沦了好几年,于是去到广州,因为家里与大清廷有些渊源,于是只好改了名字……珩儿,你还没认出我么?”

宋奕珩睁大眼睛看他,宋亭文想去拍他的肩,宋奕珩却跑开了。

这些年来,他从未想过,自己还会有个如此出色的孩子。

晚上,宋奕珩敲他宿舍的门。

宋亭文的眼里满是欣喜。

“我是来找你的,我有些事情要问你。”

“那你进来坐下慢慢问。”

他的宿舍很简陋,但是书桌上却摆着很多书,再就是几件洗的发白了的长衫,挂在木杆上。

宋亭文拿出一些茶叶泡了杯茶,放到宋奕珩面前。

宋奕珩低下眉眼,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样子,强硬的态度又不坚定了,“为何这些年从来未寻过我们的踪影?”

“我这么些年,伤了你母亲的心,先是与你母亲分离,我自不敢主动寻找,之后便无意出了意外伤了头脑,疗养了些时候,之后就一直写信到香港,未曾收到回信,我也不敢贸然前往打扰。”宋亭文轻轻叹着气。

宋奕珩抬头看他,“假若我从未来到这里,就意味着我们再无团聚的可能,可是母亲却一直在寻你,这些年,她四处托人打听,又时时在报纸文稿上留下与你初见时的暗语,她一个人,在这样的世道寻了你十几年,又将我抚养长大,经营生活,你竟无半分勇气。”

“我对不住你们,我会用余生全部光阴来弥补你们。”

“你对不住的是我母亲,”宋奕珩顿了顿,“过几天我会回杭州,你若愿意,便和我一道回去见我母亲好好和她道歉。”

宋亭文满心欢喜。

走到沈宅时,宋亭文加快了步子,沈织锦还在浇花,几株黄色的月季开得极美,她穿着藏青色的七分袖旗袍,用木簪挽起所有的头发盘在脑后。

“嫣嫣……”

她回头,好像又是当年在桥上走过的黄衫少女。

第二年,沈宅。

三月下旬。

沈织锦在淘洗刚买的青梅,她要来泡酒。让宋亭文去拿泡酒的坛子了。

宋亭文拿来了一个灰头土脸的陶坛。

“还同你说了很多遍,是个大些的,这么小个器物,能泡多少酒够你喝的,罢了罢了,我自己去拿。”沈织锦洗干净手,连忙起身。

宋亭文笑了笑,看她抱出了一个大肚子的瓷瓶,连忙就要去帮她搬。

这时她看到院里的桃树枝已经开始发芽了,原来,竟是春天了。

春天到了,此番正是好光景。

下午封好了酒,宋亭文在院里弄秋千,她想要一个秋千,奈何自己是个女子,使不出那样的力气摆弄。

宋奕珩如愿入了行伍,起初她总觉得要成了家才好去,现下去参了军,指不定没有归家的时候。

是宋亭文劝着她,她才同意。

两个人倚在秋千上,宋亭文搂着她问,“这么些年来,四处颠沛,有你,总觉得有个家。珩儿还年轻,现在参了军,好人家的姑娘不会愿意嫁给军人的,你总要体谅一番他的拳拳为国之心才好。”

“如今我是体谅他了,这个孩子是我养的,现在参军没有归时,以后以身殉国也没个后,叫我们这做爹娘的该有多痛心。”

她眼泪巴巴地就掉落了下来,宋亭文忙去哄她。

之后战争打响,杭州已然不能待了,两人又辗转到香港,宋奕珩时时写信来报平安。

1937年,宋奕珩在合肥以身报国,

1941年,宋亭文在香港的医院逝世,于是又留下了她一个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她因病离开人世,将所有的财产捐给了教育事业。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