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三国:开局吕布,武破诸天-> 第11章 底线禁忌与软刀子
换源:
第11章 底线禁忌与软刀子
-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这句话,是董卓父亲董君雅,昔日在西凉返乡的时候,跟董卓说过的话。
董卓的父亲,曾以微官担任过颍川郡的纶氏县尉,是掌握缉捕“盗贼”权力的武官。
在那个时候,还算是比较小有权利的地方官员。
后来,因为州郡兵制度的撤销,作为主捕盗贼的郡都尉,也被撤销。
而董卓也就随着父亲的离职,而返回家乡。
作为一手带大董卓与弟弟董旻的男人。
董君雅对于董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这一句告诫的话语,也是被董卓铭记于心。
说起来,董卓其实并不是第一次进入洛阳。
早在汉桓帝末年的时候,董卓就曾因为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时能够左右射击,而被征召担任过宫殿的羽林郎,掌宿卫侍从。
也正是那段在京都待过的经历,让董卓对于朝堂方面,也多少有些抵抗。
后来,朝廷方面为了节制董卓。
曾想要征董卓为少府。
心有顾虑的董卓,不肯受命。
还反过来威胁上书推辞:“我下属的湟中义从、匈奴士兵都来拦住我的车,苦求我不要抛弃他们,我制止不了他们,只能留下来宽慰他们,如果有情况有变我再向朝廷汇报。”
对此,已经无力制约西羌的朝廷方面,也无可奈何,十分担忧。
再后来,汉灵帝得了重病,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其下属军队转交给皇甫嵩。
董卓接受任命,但是不肯交出军队。
再次上书辩解道:“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关系太好了,都要为我卖命,我乞求带这帮士兵去并州,效力边垂”。
结果,皇甫嵩直接将董卓不肯交出兵权的事情,给上奏了朝廷。
于是,汉灵帝下诏责备董卓,董卓对皇甫嵩又更加怨恨,只能被迫带了五千人向并州出发。
不过,停留在河东郡,他就不走了。
想观察一下雒阳方面局势,来做最后的尝试。
还真让他等到了。
灵帝崩殂,洛阳变天。
等董卓望见雒阳上空浓烟滚滚,才得知朝廷发生重大变故,于是急忙下令进军。
当时的天都未亮,董卓刚抵达显阳苑,就直接打听到中常侍张让等人劫持皇帝刘辩上了北邙山,于是又马不停蹄的向北邙山赶去救驾。
这才有了后续一系列的变故。
从始至终,董卓都非常敏锐的抓紧着军权。
也很是幸运的把握住了机会。
如今,这个自凉州而来,素来面对朝中文官需要去小心迎奉的凉州武夫。
总算是能够一改往日低眉顺眼之姿。
彻头彻尾的做回自己。
流露出来一副枭雄的跋扈气焰了。
甜美的享受,让董卓痴迷。
一言而决的权力滋味,让董卓沉醉。
这才是大丈夫当如斯也!
如今的董卓,虽然不是帝王,却享受着几乎是帝王一般的待遇。
而这些,同样也是关东士族给董卓下的软刀子。
毕竟,除此之外,他们已经无法桎梏董卓了。
世家大族的力量,有时候非常的庞大。
有时候,也会显得非常的脆弱。
即便是董卓,在最开始入京的时候,其实也是选择要去与名满天下,四世三公的袁氏合作的。
四处征召,由对方推荐的士子。
只是为了能够希冀于那些士族,能给予他政治上的支持。
同样的,为了拉拢那些清流人士。
董卓还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一同,携带鈇锧到朝堂上书。
要求为建宁元年九月政变的时候,被政治定为叛贼的陈蕃、窦武,以及次年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被捕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
从而恢复了陈蕃等人的爵位,并提拔他们的子孙为官。
只可惜,这些都白做媚眼了。
因为,董卓出身边鄙,家世不显。
所以,天然的就被排斥在那些高傲的士族圈子之外。
毕竟,这可是一个已经逐渐开始被世家大族,垄断上升渠道的封建王朝时代。
没有后台的匹夫,想要鱼跃龙门,进入统治阶层。
除非加入某一方,否则必然会遭到各方势力地打压。
本来,大家伙勾心斗角的,只是为了去分同一个蛋糕,就已经很不开心了。
每天,都惦记着,自己这边如何才能多吃一口。
又岂会容忍新人冒出来,跟他们抢食?
这是既得利益者,为维护自身利益,所达成的默契。
在热脸贴冷屁股,屡屡碰壁之后,董卓索性直接就掀桌子,与士族世家的人,直接翻脸了。
在做完这些事之后,董卓反倒好像是卸掉了某种心理上的束缚一般。
感觉有些轻松的同时,极速膨胀起来的野心,也愈发的开始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一个人禁不起考验的底线,往往就是这样不断被突破的。
因为,禁忌一旦破除。
那么,就会对原本沉甸甸压在肩膀上的现存秩序和法律,都不怎么害怕了。
其实,也是因为那些世家大族还有朝堂老臣们,过于惯性思维了
东汉,从光武帝刘秀,到前少帝刘辩,已经过去一百七十多年。
承平已久。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内,虽有征战与动乱,但大多都被控制在了小幅度的区域之内。
就算是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黄巾之乱,在足够远离前线战场的洛阳城内的那些高官士族们眼中。
也依旧是被他们下意识的认为。
不过只是疥癣之疾,不关痛痒。
毕竟,昔日风风火火,一通折腾的黄巾起义的张角一干人员,也早已经授首。
还能有什么麻烦?
所以,包括以袁隗、杨彪、王允为首的等一系列的文官老臣在内,都觉得只需要除掉宦官势力之后,朝堂就又可以回到平稳状态。
到时候,门人旧吏无数的他们,岂不就是可以掌控更多的权利与话柄权了?
无形之中,这些人对于武将还有军队这一块,自然而然的下意识的,就轻视忽略了起来。
这些人里面,不乏老谋深算的老狐狸。
不过,就是因为呆在和平舒适区的时间太久了,思维受限。
还以为董卓也只能跟他们在朝廷这个原有惯例的圈圈中一争长短。
没想到不耐烦的董卓,直接就砸破了条条框框的规则。
如此一来,反倒是他们自己被束缚住了。
却是忘记了,当枪杆子架在了他们脖子上的时候。
所谓的笔杆子,也就自然而然的,变得没有多大效果了。
正是随着那些世家大族昏了头似的,一系列狗屁倒灶的操作。
使得国家大事,反而沦为儿戏。
那种阶级固化的结果,就是晋升只看出身而非能力,封闭的小圈子文化,又导致眼光见识不足。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当董卓被刺激得掀桌子后,这些人才蓦然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办法去扼制约束暴力。
而董卓也看穿了这些人的外强中干。
只要他有了权势,有了力量。
那些所谓流传百年的高贵族裔,朝堂之上,衮衮诸公。
如今,不也要在自己面前匍匐颤抖,被拿捏的不敢动弹?
于是,董卓愈发得意,愈发的猖狂起来。
一个人若要被毁灭之前,必先陷入疯狂。
可以预料,如果董卓无法摆脱这些温柔陷阱,那就会就此沉沦。
尤其是在他最为得意的时候,就会容易觉得天下之大尽在掌握。
从而,再被那些世家士人们,故作姿态伏低做小的行为所迷惑,哪怕栽了跟头,乃至死亡,恐怕都还不知道哪里出错了。
而这些,恰恰就是世家方面,所给董卓特意罗织的无形陷阱。
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杀人于无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