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崛起在漠北-> 第二十章 家宴之杂谈
换源:

第二十章 家宴之杂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马爌难得地自己回府去吃了早餐,饭桌上马林主动提起了家宴的事情,看来昨晚母亲回来后已经和父亲谈过了。

马林对儿子的建议很重视,直说是自己忽视了,来到漠北半年多来,除了公务之外,竟然没想到需要和众将领们私下多聚聚,联络一下感情。

最后父子俩详细制定了家宴的具体细节,一直到中午时分才把所有的细节商定下来,马爌把俩人商定的各项细节先粗略地记录了一下,午饭后做开始细化准备。

下午马爌让进宝去通知匠户营的几个百户,让他们从各自的百户中选择几个身体好,且会游泳的棒小伙去因果达河中捕捞西伯利亚白鲑鱼。

因果达河中捕鱼,是马爌为家宴准备的食材之一,现在北迁众们的食物实在是太单调了,就算是贵为最高首领的马家,家里的厨房里也没什么花样,想要办个像样的家宴,马爌也不得不开动脑筋到处想办法。

因果达河中的冷水鱼就是马爌想到的办法之一,在外贝加尔地区或者说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水鱼,在后世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其鲜美程度远不是中国人常吃的青、草、鲢、鳙等暖水性鱼类可比的。

中国由于人口密度、地理纬度和气候原因,到了马爌前世生活的时代,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大规模存在的——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高档野生淡水鱼种。国人常吃的那几种淡水鱼在发达国家都是很少有人食用的垃圾鱼种,其中的代表就是青、草、鲢、鳙等鱼种,这些鱼一百来说都肉柴、味腥、肌间刺过多。需要一定的烹饪手法和大量调味品才能压制住腥味,并且食用时还需要高超的吐刺技巧,洋鬼子们基本对付不了。

北迁众现在所处的漠北地区,即现代俄罗斯的外贝加尔地区。由于从古至今都人口密度很低,开发程度低得可怜,直到后世的二十一世纪生态环境依然保持得非常好,还能产出各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名贵冷水鱼类,特备是鲑鱼属的各种鱼类,比如秋白鲑、高白鲑、哲罗鲑、大马哈鱼、鳟鱼等,这些鱼种俱是绝佳的美味。

因气候寒冷,当地鱼类生长缓慢,由此积攒了大量的鲜味物质,号称游动的谷氨酸钠!又因气候寒冷,为了抵御严寒,这些冷水鱼种的肌间夹杂有大量的脂肪存在,这些脂肪则又带来了入口即化的的鲜嫩口感。

晚饭后马林请来刘源一起商量家宴的事情,马爌把细化后的宴会安排刘源过目,刘源看后有些惊讶,宴会还能这么安排!

原来马爌的规划是把这次家宴安排成了后世自助餐的形式,食物公放,各人想吃什么自取,并且不安排主次坐席,而是把所有的桌子都拼成一个大长条桌,大家想坐在哪里都悉听自便,并不区分位次的高低贵贱。

类似这种自助餐的宴会形式在明代简直是闻所未闻!马爌向刘源解释道:“刘大人,考虑到这次宴会是以家宴的名义举办的,算是咱们抵达漠北初步安定下来后的一次聚会,目的让大家都放松一下。并且还邀请了家眷出席,所以没必要搞得像正式宴会那样严肃正式等等”

也难怪刘源惊讶,就连马林夫妇刚听到儿子讲解家宴安排时也同样非常惊讶,经过马爌苦口婆心地一番开导才同意试一下。

夫妇二人想通了马爌安排的深意后觉得儿子这样的安排其实也好,特别是母亲侯氏觉得这样的安排非常适合女宾,大家不拘一格地更显得轻松随意。

刘源是个极聪明的人,想明白了宴会的环节后也觉得马爌的这个设想很有创意,值得一试。

马林夫妇和刘源、马爌四人商量一番后,把家宴的日期定在了后天的中午,地点儿就在总兵府的议事大厅,因为现在整个中军城也就这里的空间最大。

因为这次宴会是家宴,邀请的都是全家一起出席,就要考虑到女宾的安排。

经过仔细统计后,邀请的男主宾不到二十人,加上他们成年的儿子估计四十人左右。

但女宾方面可就多了,女主宾加上女儿和未成年的儿子至少也有四十多人,还要加上伺候她们的丫鬟婆子等,估计女宾方面总人数可能得有六十到八十人左右,这样宾客总计至少会超过一百人。

其中主宾加上家属大约八十人左右,而女宾们随从的丫鬟、嬷嬷们的人数则不好确定,保守起步也得四十人以上,实际到场人数不好估计。这些人全部在议事大厅的话,以大厅不到三百平方的面积,将会非常拥挤。

几人商量后决定,主宾的随从人员都安排在议事大厅的左右两侧厢房另行用餐,由于厢房和正房大厅有走廊相连,随从们可以随时应召过来服侍主子。

举办地点定下来后,马爌把自己整理好的菜谱拿出来给父母和刘源过目。

冷菜计有:冷切羊肉,酒醋生鱼片、鲑鱼冻、羊脑冻等。

热菜计有:手抓羊肉、红烧羊肉、奶酪焗羊肉、鱼羊双鲜、野葱酱爆羊肉、木桶羊肉、清蒸白鲑鱼等。

汤只有一个:就是清炖白鲑鱼头汤。

还有点心:羊肉粽子、羊肉蒸饺等。

还有烧烤:烤全羊、孜然烤肉串、烤鲑鱼。

还有甜品:乳酪双蒸,蜜汁蛋奶、奶油小馒头、奶油冰激凌等。

最后还有一个还有火锅:主料是涮羊肉、涮鱼片和涮羊脑。

再加上各种蘸水、蘸料等,以当时北迁众的条件,真可谓是琳琅满目,非常丰盛了!

考虑到当时人们不爱生食,且当时的中国也没多少可供生食的原材料,所以马爌认为这个生鱼片冷盘会给大家一个惊喜。

古代中国人之所以不爱生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卫生,当时一个腹泻都可能会要了人命,并且由于中国的主体区域主要在暖温带和亚热带,这个区域内动物携带的寄生虫还是很多的,生食的确不是明智的选择。但在漠北这种高寒地区,鱼类体内很少会有寄生虫,大多数鱼类都可以生食。

这个菜单是马爌根据北迁众现有的食材列出的,事先和马府的厨师都沟通过。

在明代时的中国,烹饪技法还相当单调,现代人所熟知的各种烹饪技术其实大多都是清末民国时期才出现,更多的甚至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的。

马爌相信在自己的指导下,马府的厨师没问题。

细心的人应该注意到了,在马爌所列的菜谱中,唯独没有一个猪肉菜肴?

只所以没有猪肉菜肴其实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受原材料的限制,北迁众们现在没有饲养家猪,要想吃猪肉只能打野猪的主意。

只所以没有猪是因为从开原北迁时,由于猪不利于长途跋涉,所以原本就不多的寥寥几头猪都在途中陆续被宰杀吃掉了。加上漠北的气候不适合养猪,至少中原种系的短毛猪没法饲养,根本就过不了冬。

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直到明末时期,猪肉仍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基本不在上等人的食用范围之内。特别是在宴客时,端出猪肉菜肴来简直就是对客人的侮辱。

而牛又因为是农耕时代的“国之重器”不能随便宰杀,所以羊肉自然就成了那个时代富裕人家的首选肉类了。

在这里我先说个历史小故事,稍微了解点儿历史的人应该都听说过“鸿门宴”,在鸿门宴中有这么一段,樊哙冲入大帐要救刘邦,项羽见来了一个彪形壮汉,看样子是保护刘邦来了。

项羽饶有兴趣地说道:“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相信这一幕许多人都有所了解,项羽又是赐酒,又是给肉的,不少人认为这是项羽看到樊哙对主公忠心耿耿,且又生得威猛彪悍而对樊哙心生好感,才破格赐予酒肉的。

对此说法,我本人是不认同的。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在一个规格很高的宴会上,大家都坐在桌子前吃着美味精致的食物,唯独给你上了十斤酒外加一只生猪腿,且让你坐在地上当场吃喝下去,你会认为这是主人对你的赏识和好感吗?

要知道,几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吃肉时都知道要用火烤熟再吃,除了一些特定的风味菜肴外,任何一个民族在条件允许时都不愿意吃生肉,哪怕是非常落后的原始部落。

况且,秦汉时期中国早就进入了文明时期,别说贵族了,就算平民百姓也不会轻易吃生肉。可能在沿海地区或者南方的部分地区偶有吃生鱼虾的情况,但那是当地的特色菜肴。相信吃生猪肉绝对不是秦汉时期的普遍行为。

所以,我的结论是,项羽对樊哙的赐酒和生猪腿的行为是对刘邦和樊哙的羞辱。

说道猪肉,不妨就多啰嗦几句,其实在中国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特别是在贵族或者上层社会里,猪肉贯穿古今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低等肉食,其地位甚至不如低贱的狗肉!只有牛羊肉才是上等的肉食,才是有身份的人应该食用的肉。

早在先秦时期牛羊肉就已经成为了“高大上”的肉食,当时中国古人饲养的“马牛羊狗猪鸡”这六畜中,鸡属两条腿的动物,且不是哺乳动物,跟另外四条腿的五畜不在一个价值体系里。

其余五畜中猪就是最低等的,马牛羊犬的肉皆在猪肉之上,这其中又以牛羊肉的地位最高,《礼记王制》中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庶人无故不食珍。”由此可见牛羊肉的地位。

先秦时期之所以产生这种对肉类的区分,首先是和各种肉食的美味程度有关,在古代没有味精等化学调味品,胡椒、肉桂、丁香、辣椒、八角、茴香、姜黄、肉豆蔻、百里香……等天然香料也很难得甚至没有,人们对肉食的判断就是其原本的味道,牛羊肉基本上随便煮熟或者烤熟后味道就很可口。比如汉字的“鲜”字就是鱼羊组合,可见古人对羊肉味道喜爱。

再参见西方犹太教的圣经,基督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这三大同源的一神教在向神献祭时多用羔羊,从不见拿猪献祭的记载,由此可见认可羊肉美味和珍贵是古代中外各民族都通行的。

猪肉在没有丰富调味品的古代,其原本的本味实在不敢恭维,肥腻就不说了,没有阉割去势的猪肉还有一种腥臊味,令贵族们难以入口。

另外推崇牛羊肉也跟经济原因有关,上古至先秦时期土地广而民不足。不要说偏远的地方了,中原地区就还存在大量的剩余荒地狂野可以放牧牛羊,所以牛羊的饲养成本并不是很高。

而养猪则需要舍饲,成本和放牧牛羊相比并不占很大优势,甚至还可能处于劣势。

相比牛羊,当时猪唯一的优势是繁殖快,生长快,可以短时间内生产大量肉食。

还有一个原因是和珍贵程度有关,牛在农耕时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许多朝代都是不允许私自宰杀牛的。如礼记所载,连诸侯没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不允许轻易杀牛。

在“楚辞”的“大招”和“招魂”篇里就分别呈现了两份丰盛的菜单,有八宝饭、煨牛腱子肉、吴越羹汤、清炖甲鱼、炮羔羊、醋烹鹅、烤鸡、羊汤、炸麻花、烧鹌鹑、炖狗肉。在这些菜品中牛肉菜肴是其中压轴的主菜,属当家花旦。禽和鱼也都能挤进菜单,甚至连狗肉都有一席之地,唯独不见猪肉。

再向后看,在唐代著名的烧尾宴之上,菜谱是这样的:通花软牛肠(羊油烹制),光明虾炙(活虾烤制),白龙曜(用反复捶打的里脊肉制成),羊皮花丝(炒羊肉丝,切一尺长),雪婴儿(豆苗贴田鸡),仙人脔(奶汁炖鸡),小天酥(鹿鸡同炒),箸头春(烤鹌鹑)过门香(各种肉相配炸熟)等。牛羊鸡鹌鹑甚至还有青蛙,又是唯独不见猪肉!何也?猪肉太下贱,以猪肉待客,太侮辱人。

唐宋后,特别是进入宋代后人口大增,史载在中原地区已无尺寸之闲土。

中原地区自此再无大规模放牧牛羊的土地条件,牛羊的养殖成本开始直线攀升,这就导致了牛羊肉相对于猪肉更加珍贵稀缺。人们对猪肉的鄙视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一般的小康之家甚至平民都不愿意吃猪肉。

哪怕实在买不起牛羊肉食用的穷苦人家,不得已吃猪肉时也是偷偷摸摸地吃,生怕被人发现了看低自己。

由于国家对宰杀耕牛的长期限制,羊肉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家和士大夫等上层阶级的主要肉食。

据记载,在宋真宗时期御膳房每天宰杀的羊就达到了三百五十只,加上宫外宰杀好后送进宫的羊肉会更多。

仁宗朝时期皇宫里的羊肉消耗量略有减少,但平均每天依然达到两百八十多只。

直至宋英宗时期,为了缩减宫里的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英宗提倡食用猪肉,但御膳房每年消耗的羊肉依然达到“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零四两”。

而同期经过大力提倡的猪肉消耗量则只有可怜的“四千一百三十一斤”,和羊肉消耗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尚不及羊肉用量的零头。

皇家盛行,自然上行下效,从官员到民间,羊肉成为了宋人餐桌上的头等肉食,民间无论婚丧嫁娶,还是中了秀才举人等,如果没有一只羊摆放在餐桌上,主家都不好意思宴客。

说起古代中国的“羊贵猪贱”,例子可以举非常多,如南宋开国皇帝高宗赵构,在张浚府上吃过的一次饭。

为了让皇上他老人家吃好,张家可谓搜罗了天下美食,菜谱里边天南海北、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空中飞的应有尽有。却唯独就是没有一个猪肉菜肴。

不过在护卫高宗出行的禁卫军消耗的食材清单中,却有猪肉三千斤的记载,可见当时猪肉主要是提供给身份低下的人食用,主要食用者基本都是底层人士。

前边说过,到了宋朝时由于人口激增,已经没有充裕的土地条件牧养牛羊了,所以羊肉的产量并不能满足全民的肉食需求,仅仅只够供给富裕阶层,羊肉的价格自然也超出普通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所以当时的社会现实是猪肉已经是宋人主流的肉食,占到了社会肉类消费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奈何引领消费潮流和社会风尚的是上层社会,这点儿古今中外皆然,所以虽然猪肉已经成了事实上社会最主流的肉食,却依然不能改变猪肉低贱的地位。苏东坡曾经就说过猪肉:“富家不肯吃,贫家不解煮”。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每天有上万头猪被贩子们从四乡收购送入东京汴梁城,汴梁街肆上有无数售卖猪肉的摊贩,由此亦可见可见猪肉已经是宋人最主要肉食来源。

至明代中晚期时猪肉已经以不可阻挡之势在民间普及,甚至在皇室贵族的食谱中也开始出现。

据《明宫史》记载,明朝中期后皇宫开始出现烧猪肉、猪灌肠、猪臂肉、猪肉包子等猪肉菜肴,虽然只有寥寥几种,但在过去也是不可想象的。

猪肉的江湖地位直至清代——特别是清代中期以后才得到彻底扭转。

进入清朝后,随着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达到我国古代社会的顶峰,继续扩大牛羊肉生产的物质基础和土地条件更加恶化,牛羊肉自此也就彻底和平民百姓绝了缘。

到了清代中晚期,猪肉实现了完全逆袭,并开始登上了大雅之堂,取代羊肉占据了肉食的主导地位。

如清中期著名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猪肉依然取代羊肉占据了至尊的地位,被单独列为《特牲单》。其在对猪肉的描述中写到:“猪用最多,为百畜之首,世间一切席面,没有猪肉已不可为。”也就是所谓的“无猪不成席”,猪肉依然占据了最为主打的地位。

而曾经最为尊贵的牛羊肉则已经被无情地归类入《杂牲单》中,“牛、羊、等牲,民间食之甚少,亦不知其制法。”看看!是不是很熟悉的画风?和苏东坡当年说猪肉的“富者不肯食,贫家不解煮”完全调了个个儿。

到了近现代带猪肉已经完全占据了中国肉食的绝对主导地位。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老百姓说今天吃肉了,如果没有特别注明的话,所说的吃肉就代表吃的是猪肉。直至现在说去菜场买肉,没有特别提及肉的种类的话,就意味着是去买猪肉。

说道这里,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原来咱们中国人推崇猪肉,以猪肉作为主要肉食的时间这么短!才是清末的事情,到现在只有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在此之前,中国人和世界各地的大多数人一样,最推崇的是牛肉和羊肉。

到清末时,虽然我国普罗大众,甚至上层阶级的肉食习惯都已经完全改变,但牛羊肉从古至今的高贵地位却已经再也无法撼动了。虽然国人从上至下都喜欢猪肉,但却还是知道猪肉在世界各地都是下贱的,不能用来待客。

例如1840年,远自泰西而来的英国人用坚船利炮轰掉了“我大清”脸上的遮羞布,贵为天朝上国的我大清不得不派“琦善”作为钦差大臣与洋人交涉,而琦善按照朝廷招待外使的惯例给英国舰队送去了吃的。

请注意“是按照惯例”,总计包括二十头阉牛、两百多只羊及无数鸭和鸡,几千个鸡蛋,却唯独没不见一斤猪肉。

由此可见,直至清末,猪肉仍未能登上“大雅之堂”,哪怕当时的统治阶级满洲人非常喜欢吃猪肉,甚至自清代中期后皇宫里都以猪肉为主要肉食。但满清统治者依然非常清楚猪肉在肉食中低贱的地位。为了显示天朝上囯的强大富裕,在接待外国使团时绝对不会提供猪肉的。

再扯近一点儿,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我国最高规格的宴会——国宴上,在经过几次国宴改良后,在涉外国宴时已经完全取消了含有猪肉制品的菜肴。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