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三国:我,袁家嫡子,专好救人-> 第十二章:拜会荀彧,唇枪舌剑
换源:
第十二章:拜会荀彧,唇枪舌剑
- 出了董承府邸,袁数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带上阎象先去拜访一下荀彧。
“荀令君,有故人求见。”
“哦?”正在处理政务的荀彧闻言也是一愣,这个时候还会有自己的故人前来拜访?会是谁呢?
“让他稍候,马上就过去。”说罢果断提速,打算先将手上这几件事务批复掉。
“敢问阁下是……”等见到来访的两人,荀彧上下打量一番,确认自己没见过之后,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才曾忝任袁公路麾下主簿,区区阎象是也,想来贱名难入荀令君之耳,今日诈称故人来访,还请令君见谅。”由于袁数并没有说明来访荀彧是为了何事,是以阎象的姿态一开始就放的非常低。
“哦……是你啊。”荀彧皱眉思索了一阵,最后猛的一拍脑袋想了起来,“当初以殷周对比谏阻称帝的是你没错吧,奈何袁公路狂妄自大,最后也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阁下今日来此,莫不是有意为司空效力?若是如此,某倒是乐意为阁下引荐曹公。”
荀彧这副礼贤下士的态度也不是他假客套,严格来讲,像阎象这样的二流文臣,正常情况下是确实很难入荀彧法眼的。但奈何曹操手底下现在急缺人才,连“只问才能,不问品德”的求贤令都被逼出来了,这个时候能白捡一个有名有姓的二流文臣,而且此人还并非颍川人士不用被担心拉帮结派,荀彧自然也是高兴的很。
“荀令君稍安勿躁。曹司空求贤若渴之事天下共知,然此次来访却与阎兄无关,而是某的主意。”
“你又是……”荀彧这才上下打量起了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此前由于对方刻意往后站了半步,他还以为是阎象的书童或者弟子之类的人物呢,可对方这么说话而阎象没有丝毫不悦的情况来看,难道这二人之间竟是这个年轻人做主?
“我的身份,就不劳烦令君猜来猜去了。”袁数笑眯眯的拿出玉佩在荀彧眼前亮了一下。
果不其然,这位“王佐之才”也是下意识的倒抽一口凉气。
但他的反应显然比董承要快得多:“汝南袁氏这个时候派人出来,却不去河北寻袁本初,来许都何干?”
见荀彧的脸色陡然沉了下来,袁数心知不能再玩什么吊胃口的把戏,不然到时候万一真被送进许都大牢里,那个铁面执法的满伯宁可不像荀彧等人这么好说话。
“令君不必多疑,虽然同为袁氏子弟,但某当年也没少被袁本初等人欺辱,如今袁绍恰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却不知已像袁术一般离死不远,河北诸多俊彦尚且不能使他理智,某又何必白跑一趟自讨苦吃?”袁数摆摆手,边上的阎象心里暗暗吃惊,心说看来这次失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家主公这狠起来连自己都骂,将来说不定还真有机会再成就一番大事。
毕竟,袁术所谓的首先称帝的罪名在大汉皇室还在的时候自然是罪无可赦,但等到改天幻日之后,这件罪名还真的那么重要吗?
相反,汝南袁氏的影响力,可不会随着一朝一姓的更迭就这样轻易消亡。
且不说阎象这边心潮澎湃一时间难以自抑,那边荀彧脸上的阴沉这才算是散去,但很快又变成了满腹狐疑。
“你既是袁氏子弟,却为了一己恩怨坐视嫡子自取灭亡,这恐怕于理不合吧?”
“若非如此,为何要来许都投曹公呢?”袁数挤出一个有些苦涩的笑容。
这样的解释虽然在荀彧看来颇为牵强,但也勉强算是解释得通。
再说了,就对方这么个年纪轻轻的样子,就算见到了曹司空又能如何呢?这世上可不会人人都如满伯宁一般能有一项长处被看重立刻就能平步青云。
“另外,还有一点请荀令君务必说清楚了,某是来投奔司空不假,但汝南袁氏的威风可不能在我这儿堕了。想要让我心甘情愿投入曹营,还得司空亲自来才是。”
“你……”闻听袁数这么大胆的条件,饶是以荀彧的城府,额头上也禁不住绽出了几条青筋,周围的香气霎时间浓郁起来,让人沉醉。
“令君莫要动怒,想要处理好曹司空和天子之间的关系,你们早晚有一天会求到我头上的。如今袁本初扫荡河北,相信他南下之日已然不远了,令君是个聪明人,应该不会看不到如今许都的暗流涌动。到那个时候,难道司空要冒着后院失火的风险北上与袁本初为敌么?还是说,走到如今这个位置,曹营上下还能接受再被袁绍麾下的文武骑在头上的下场?对了,如果某没有记错,我那兄长麾下好像有个颇受重用的谋士唤作荀友若,不知道和令君有什么关系,曹司空或许不会因此对令君生出芥蒂,但其他人可就难说喽……”
“你……”荀彧是真的有些又急又气,但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来自汝南袁氏的年轻人很多话却是一针见血的点到了问题的关键。
对于兄长荀谌和自己各为其主的事情,其实无论是双方的主公袁绍和曹操,还是双方当事人荀氏两兄弟,亦或是两边的谋士,都对此见怪不怪,除非有什么私怨难以调和,否则也不会轻易拿这件事情出来做文章。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时代,豪门大族遇到乱世分头下注以保全家族血脉的行为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诚然有像徐州陈氏、河内司马氏等家族孤注一掷,但绝大多数豪族还是会习惯性的选择分头下注。以颍川士族为例,荀氏、郭氏、钟氏、陈氏等等诸多家族次序分明,各有算计却又彼此紧密抱团,郭图、荀谌、淳于琼、辛评兄弟等选择追随袁绍,而郭嘉、荀彧、荀攸、陈群、钟繇等则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陆续投效至曹操麾下。
再往后的琅琊诸葛氏也同样是分头下注的典范,三兄弟各为其主却不受猜疑,为曹、孙、刘三位老板立下过不少功劳。
即便如此,荀彧也很清楚,自己与对面谋主之一的荀谌是亲兄弟的事情一旦被捅出去,曹营上层诸人已经统一认识了还好,但难免会影响到底下普通将士的斗志,更别提还可能被袁绍利用这个机会大做文章扰乱军心。
另外,汉庭和司空府之间争权夺利,如今甚至已经到了矛盾激化的程度,这也是困扰荀彧心头的一大难题。毕竟,他荀彧骨子里还是秉承着传统儒家的信念忠于天子的,但曹操也是他千挑万选定下的追随目标,是以这段日子被双方夹在中间的荀彧别提有多憋屈了。
如今汝南袁氏一个青年尚且能随口点出这件事情,这让荀彧心头那根弦刹那间绷得更紧了。如果连这样一个年轻人都看得出曹营与汉庭之间势成水火,那袁绍又岂会放过这么一个天赐良机?再想到传国玉玺下落不明,不知道下邳陈氏那边到底什么时候能有收获,荀彧只觉得自己一个头两个大。
但无论如何,这小子也太嚣张了点。
秉承着最后一点理智,让手下把两人请出去的时候,荀彧恨恨的捏碎了身上的一个香囊,咬牙切齿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