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铁血大宋:恭送大宋皇帝上路-> 第32章 郑侠的骨头真硬
换源:

第32章 郑侠的骨头真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郑侠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加上朝廷的奏章太多,皇上根本看不过来。于是便开始转变思路,他将那些被新法逼的卖房卖地、到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民间惨状,画成一副“流民图”,并谎称是边疆急报,因而他的奏章和“流民图”被顺利地送到了皇帝面前。

当时的宋神宗由于变法,遭到了极大的压力,特别是来自后宫和皇亲国戚的压力最大,此时的他确实有点扛不住了,在这种情况收到了来自底层的声音-郑侠的“流民图”。

于是宋神宗崩溃了,便暂时将王安石轰出京城,贬到江宁府,以安抚后宫和皇族及权贵集团。另外启用二号人物吕惠卿主持改革大局。

当郑侠得知自己害的恩师下岗后,便内疚不已,在王安石离开京城时,他也来到城门口为恩师送行,王安石的其他门生看到郑侠,顿时将他团团围住,准备狠狠的修理下这个“欺师灭祖”“卖师求荣”的家伙,给王安石出口气。

但是王安石明白自己下岗的真正原因并不是郑侠引起的,于是将众人劝住了。但是也没有让他参加百官们为自己送行所举行的酒席。

而郑侠只能远远的跪倒在地,朝王安石重重的磕了三个头,想起恩师对自己的种种,顿时泪流满面,惭愧不已。

虽然王安石离开了朝野,但是朝廷此时掌权的还是改革派,他们并没有给郑侠任何机会,还是将他扔在看大门的位置上不管不顾。因为就是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害的改革派精神领袖被迫离开朝堂。

随着吕惠卿的大权独揽,开始闹的朝廷人心惶惶,以前王安石对不同政见者,最多贬低地方,而吕惠卿这家伙竟然往死里整,于是郑侠看不下去了,再次上书朝廷。

“吕惠卿这家伙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惹得天怒人怨,将吕惠卿罢免,现在满朝百官,以冯京最为正直,应拜冯京为相...”

而吕惠卿不是王安石,他一看你一个小小看门官竟然要次罢免大宋宰相,于是再也没有惯着他,立刻拿起笔上书朝廷,说郑侠抨击新法,诬陷当朝宰相

很显然优势在吕惠卿这边,不久郑侠连看大门的资格也没有了,被朝廷流放汀州(福建省龙岩市),很多百姓和官员知道后,便纷纷来到城门口给郑侠送行,京城远去汀州几千里远啊。

大家一看郑侠衣服都穿三年没有换了,也知道他根本没有钱,估计还没有到地方就饿死在半路上了,于是大家纷纷伸出援手,给他凑了些钱,希望他能活着达到流放之地。

就一个流放几千吗,吕惠卿可不是这样的人,这才是开胃菜而已,接下来他便诬陷冯京、郑侠是朋党,宋神宗一听朋党,顿时火冒三丈,于是大笔一挥,便将郑侠打入大牢。

可伶的郑侠还只是走到半路,便又被差役押回了京城,关入了大牢。

见郑侠这个刺头抓回来了,吕惠卿便立刻亲自审讯,当然面对莫须有的朋党之罪,郑侠肯定不肯承认,那吕惠卿便开始给他上手段,各种酷刑一顿招呼,直打的郑侠皮开肉绽,几度昏死过去。但是这家伙嘴巴就是硬,没有屈服于吕惠卿的淫威之下。

看着郑侠遍体鳞伤的郑侠,吕惠卿也无奈的摇了摇头,心想道:

“这家伙不仅嘴巴硬,想不到皮肉也硬”于是去整其他人的口供去了。

半年后有人把这事告诉给了宋神宗,他立即召来吕惠卿质问道:

“郑侠深陷监牢六个月,身上已经被打的一块好肉都没有了,还不改口供,可见,这是一个把名誉看的比自己生命都重要的人,就这样一个人,还会说谎吗?”

吕惠卿怕陷害之事暴露,在宋神宗的过问下,匆匆将郑侠发配英州(广东省英德市)了事。

而郑侠的那句“无功于国,无功于民,若锦衣玉食,于盗贼无异”的名言却让赵旭记住了他。

第二天大朝会如期举行,只是这次朝会多了吕惠卿、郑侠,少了个御史中丞黄履。今天赵旭准备为公平而战,目标首先便对准了募役法。

自从大秦开始,每个农民必须无条件、无报酬的为国家义务劳动,其中包括修长城、疏通河道、建矿厂等等。

由于国家项目的地方不一样,有些服差役的地方可能离家乡几百里、甚至上千里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这简直就是一场靠双腿的苦行,更关键的是时间还长,一去就得几年,那作为家里顶梁柱的劳力要是去服了差役,家里的田地就没有办法耕种了,只能花钱雇人种,所以这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负担。

而新法差役法规定,首先差役可以用支付少量的钱财来替代,这就大大的解放了劳动力,官府收到百姓的差役钱,可以在当地招收农民工,而不用其他地区的百姓千里迢迢赶来。这样省时省力而且方便了普通农民。

其次就是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得交钱,也就是范围扩大了,以前只针对农民,现在地主、士绅统统需要服差役,要是不方便就用钱来替代。当然这点小钱对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却遭到了这些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真的是越有钱越一毛不拔。

“朕一直有个想不明白的问题,那就是身为底层的农民,他们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对于差役法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那些天天读圣贤书的士绅们却极力反对差役法,难道他们就为了一顿饭钱,而跟朝廷斤斤计较吗?所以,朕今日就想问问诸位爱卿,他们还是我大宋的子民?”

赵旭想起士绅、地主们享受着最好的国家资源,却不愿为国家拔毛的行为就来气,于是一上来便对着殿下的百官就一顿怒吼。

面对发飙的皇上,众臣都有点不大适应,这皇上明摆着是对士绅、地主阶级的不满,但是大宋历来是帝王跟士绅、地主阶级一起治理天下的。更为关键的是殿內的文武百官大部分背后都有这些人的支撑,或则来源于士绅、地主阶级,更是他们这些人的利益代言人。

而此时贫农出身的郑侠却毫无这种顾忌,见年轻的皇上有这般胆识,便再次激发了他内心的正义感、使命感、责任感,于是马上出来响应。

中秋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9月15日到9月17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