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将来改写世界-> 第5章 大明第一代战神
换源:

第5章 大明第一代战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当天晚上,朱雄英又开始研究起系统来,想想以前看的穿越小说,主角都是来了之后红薯玉米土豆三连击,住在军营肉不停以及各种政治改革不停手。

但是经过他的慢慢研究后发现,这些想法完全是很难快速实现的,土豆原产于南美洲,16世纪传到印度,继而传到中国。

红薯原产于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玉米起源于墨西哥中部或南部高原,16世纪传布至中国。

而现在因为张士诚和方国珍残余势力依然存在,他们大多逃到了近海海岛上,不肯投降,继续与朝廷为敌。此外,他们还与楼寇勾结,屡次侵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可言。

于是在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浙江明州、福建泉州和广东广州三个市舶司。而等到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又会“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可以说以现在的情况,朱雄英想搞到这些高产的种子,最大的困难就是说服朱元璋不要进行海禁,但是先不说朱雄英的年龄,就是太子对于朱元璋定下来的诸多法令都不能劝服。

而军营一日三餐都有肉,也是不现实的,毕竟古代并没有后世的长白猪,有的只是本土的黑猪,长白猪实在1963年才开始引进中国,在此之前古人吃肉主要是黑猪以及牛羊等。

但是黑猪以及羊的生长周期又比较长,牛又要耕种,因此古人很少吃肉,有些普通人几年不吃一次肉都是正常的情况,因此当时朱元璋小时候宰了地主家的牛请大家吃肉,才能被汤和他们牢记许久,且认为大哥。

故此就算是军队,想做到一日三餐顿顿不离肉是多难的事情,古时军人其实都不是职业军人,平时没有战事时也是要参与务农的。

躺在床上,朱雄英是越想越头疼,心中是有千百抱负,但是想要实现却是困难重重。在辗转反侧中,朱雄英终于慢慢的入眠。

第二天等他醒来时,发现朱元璋早已不见踪影,不过对此,朱雄英倒是习以为常,此时这个时间点朱元璋必然是在上早朝中。

起床,洗漱,上学,这就是朱雄英每天早上的任务,在上学去之前他先是吩咐自己的贴身太监去把李景隆叫进宫来。

说起李景隆来,他是朱雄英的表哥,朱元璋的外甥孙,长得是一表人才,被后世之人将他和朱祁镇一起封为大明战神。

李景隆在靖难之中,率领朝廷的50万大军征讨朱棣,结果却是一败涂地,后来在朱棣到达南京后,又开城投降,可以说没有李景隆,朱棣极有可能不会成功。

而既然知道李景隆的战绩,因此朱雄英准备找机会将李景隆调离军队,让他给自己经商,毕竟后面朱雄英的商业上,自己不方便出面,但是在封建社会,没有关系的商人几乎只要有点地位的人都可以欺负。

这样,省的将来朱元璋又把李景隆拉到军队去,也可以让他发挥自己的作用。

时间很快过去,朱雄英上完早课,李景隆已经在外面侯了好久,带着李景隆来到自己的书房。因为朱雄英很喜欢一个人看古书,因此让朱元璋在坤宁殿给自己也弄了一个书房。

到书房相互见礼客套后,朱雄英看着年轻英俊的李景隆直接问道“表哥,爷爷安排给我了一个差事,我怕一个人做不好,想着你不是闲着,便想着把你叫来帮我,你看你意下如何啊?”

“敢为太孙殿下效死力。”李景隆闻言是激动不已,虽然朱元璋是他舅爷爷,也很喜欢长得威武雄壮的李景隆。但是如果能跟朱雄英走的更近,他还是更喜欢的,毕竟谁都知道朱元璋对朱雄英的喜爱,可以说是朱雄英一出生,屁股就有一半已经坐在皇位上了。

虽然现在朱雄英还小,但是却可以提前投资,像是太子那里的幕僚已经齐全,以李景隆的年龄和实力是完全竞争不过的。

李景隆虽然是个军事草包,但是对人情世故还是很分得清的。

“好!等这些事情做成了,到时候我一定在爷爷面前为表哥请功。”朱雄英也是不忘画饼的对着李景隆说。

“表哥,一会你拿着这个令牌和这些图纸去找工部的人,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来图纸上的东西,有什么不懂得你可以带他们进宫来,我给他们进行讲解。”说着朱雄英把纺纱机的图纸交给了李景隆。

“另外,你要在城外找一个人多地方,买下来一块地,要大一点的,按照我这个图纸上面的布局建造好相应的房子。造房子的人找工部去要,爷爷已经提前打好招呼。”

朱雄英又交给了李景隆一摞图纸,这些图纸是朱雄英早上在课堂上偷偷画的纺纱厂的厂房图纸,就怕李景隆建造出来的东西不符合自己的要求。

说了这么多后,朱雄英拿起旁边的水杯喝了口水,也是给李景隆时间,让他看看图纸。

接过朱雄英的图纸,李景隆仔细的看了起来,却发现最然很多东西朱雄英已经在图纸上表明,但是仍然又不好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毕竟他并不懂得建筑,也从未接触过建筑。

“太孙殿下,这个是什么意思啊?”李景隆指着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问道。

“没事,你不用懂,先去找地方和建造这些房子的工匠,到时候你把工匠带到我这里,我来给你们一起说。你现在先去办这些事情去吧。”朱雄英打发李景隆道。

李景隆一听,立马躬身告退,前去办事。

中午午膳时,朱元璋看着朱雄英问道“你纺纱机的事情准备咋办?”

“早上我表哥李景隆来了,我把这个事情交给他办了,你就等着看结果吧。”朱雄英扒拉一口饭道。

听见是李景隆,朱元璋的脸顿时拉了下来“你小子是不是故意的,谁办不能办,你非得让九江去办。”

其实平时朱元璋还是很喜欢李景隆的,主要是最近胡惟庸案爆发,李景隆的父亲曹国公李文忠为了不让朱元璋牵连无辜,是多次上奏。

要知道历史上,李文忠就留下过三谏明太祖的典故。一是劝谏明太祖不要发兵征讨日本;二是劝谏明太祖在处理重要政治事务时不要过于依赖宦官,以及因在处死官员和处理其他事项方面批评明太祖。

这两份奏章,都被束之高阁,不予理睬,但并没有惹恼朱元璋。李文忠眼见朱元璋开始屠杀功臣,担心失掉民心,国丧元气,危及政权。他决心冒死第三次苦谏。

在上朝前的这天晚上,李文忠一夜未能安睡,他写好奏章,坐等上朝。临行之前,嘱托夫人,训教好孩子,成人之后为国出力,才与夫人泣别。

李文忠上朝,递上奏章。明太祖打开奏章,当他读到:“叛臣贼子,定诛无宥,惟锻炼攀诬,滥杀无辜,人不自安,伤国元气。”

犹未看完,面色早变。只见他突然离座,一边指着文忠怒责道:“小子胆大包天,一派胡言乱语。朕斩绝叛逆,与你何干?”一边掷下奏章。

文忠毫无惧色,朗声答道:“陛下杀尽功臣宿将,一旦边疆有警,或内有叛乱,那时谁来为国效力疆场?愿陛下三思。”

朱元璋勃然大怒道:“李文忠,难道你就不怕死吗?朕成全你,将你一道杀了,看谁还敢再来噜嗦。”

文忠抗声道:“文忠死不足惜,愿陛下多念及江山黎民。”朱元璋喝令武士将文忠押下监候。

李文忠劝谏被谴责的事,很快传入宫内。马皇后听了,大吃一惊。太祖回宫,只见马皇后闷坐一旁,脸上挂着两行泪水。他见了很是吃惊,忙问道:“皇后有何不快?”

皇后回答:“听说陛下要斩文忠,我正为他难过呢?陛下一家亲人几十口,都早已亡故,只留下文忠。听说陛下要杀文忠,妾为他伤心呢!文忠是开国勋臣,又是你的外甥,难道你就不能饶他一命吗?”

一席话,说得明太祖动了恻隐之心,不觉泪下。他赦免了文忠死罪,但削去官职,幽闭在家。

而现在,虽然因为朱雄英的缘故,救下了宋濂,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被牵连进去,又因胡惟庸是淮西人,故此牵连的淮西将领不在少数,因此李文忠还是出现了以死劝谏的事情。

这次李文忠仍是被削去官职,幽闭在家。因此李景隆在看到朱雄英安排他差事的时候才是兴奋不已,因为在他看来,朱雄英的动作肯定都是朱元璋授意的,既然让他来做事,那说明对于李文忠也不会过多的怪罪。

看着暴怒的朱元璋,朱雄英是丝毫不怕,咽了嘴里的饭后才说。

“爷爷,你要罚文忠姑父那是你的事情,我用李景隆表哥是我的事情。再说了,你以前不是一直说李景隆表哥说文武双全吗?刚好这次让他给我帮帮忙呗,自家人总是不会坑自家人的吧。”

“文忠姑父在朝堂上说的事情是不对,我也认为有些淮西武人是该处罚,但是咱们不能因为文忠姑父的错,就不用表哥吧,到时候要是我二奶奶知道了,他不伤心啊。”

朱雄英所说的二奶奶是曹国长公主朱佛女,他是朱元璋二姐,朱元璋幼时,亲戚都比较贫寒,惟有二姐夫李贞家还能吃得饱饭,经常接济朱元璋。

所以朱元璋在1368年称帝以后,在所有亲戚中,对姐夫李贞一家最格外照顾。李贞被封为“恩亲侯、驸马都尉”,1370年加封为“特进、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洪武十二年(1378)去世,追封为“陇西王”,谥“恭献”,赠李贞“三世皆王爵”。

朱元璋听到二奶奶,也是不由得回忆起了小时候朱佛女对他的照顾,良久后叹息一口“好吧,你跟九江用心点,这毕竟关系这百姓的穿衣问题。”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