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第十章 破局之策
换源:
第十章 破局之策
- 看到父亲眼神,朱标就知道,方才老四那一番话,让父亲也想要考校一下自己。
他便回答道:
“儿臣以为,楚先生应该是想要说,百姓失去属于自己的土地,抵抗天灾的能力变弱。
所以,是土地的兼并,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导致了我大明的灭亡。”
可说完之后,他又觉得不止于此,因为这严格来说,也只是表象之一,还有更本质的东西存在才是。
那是什么呢?
什么才会让百姓饿死,什么让一个王朝,总是存在一两百年,就要走向覆灭呢?
天气的变化,固然是一方面,土地的兼并自然也只能是原因之一,可不能算是最本质的关节所在。
“引出什么?”
朱棣问道。
楚天神秘一笑道:
“本质上来说,农民活不下去,被活活饿死,亦或者是土地兼并,官员贪腐等等,其实社会生产力的不足、”
“生产力?”
对于这个陌生的词汇,不管是朱棣,还是朱元璋,朱标也有些疑惑。
“生产力是什么意思?”
朱棣问道。
楚天便道:“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
朱家父子三人,听到楚天所说,都若有所思起来。
他们似懂非懂,但是却又隐约能够明白这段话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楚天便继续说道:
“不管是天气变化,还是官员贪腐什么的,说白了,都是限制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之一。
只不过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罢了。
没有了生产力,有限的土地,无法产出更多的粮食。
可人口在太平盛世之中,总是不停增长,你明白了我的意思吗?”
朱棣认真思索,却还是有些似懂非懂。
突然,朱标猛然抬起头道:
“父皇,我大概知道楚先生的意思了。
土地兼并,大旱,水患,气候的变化,乃至土地的兼并,
最核心的问题,便是土地生产不出更多粮食,养活不了更多人口。
哪怕没有土地的兼并,我大明朝的人口越来越多,从原来的五千万,变成一个亿,我大明每年产出的粮食还能养活他们。
可人口如果膨胀到两个亿,甚至三个亿呢?
我大明每年产出的粮食,还能养活他们多久?”
朱元璋听到朱标所说,也想到了其中关节所在。
现在是洪武初年。
朱元璋给天下百姓,分配了大量土地,同时也鼓励他们开垦新的荒地,作为自己自耕田。
大家都能吃饱饭,谁吃饱了撑的去造反?
朱棣有些无法理解,怎么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王朝的灭亡呢?
楚天看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便解答道:
“洪武年的农民,其实比很多朝代的农民都幸福,因为他们每个人手里土地都很多。
他们每家能通过生产,从土地里获取的粮食就更多。
他们就不会饿肚子。
而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元末明初这些年连年战乱,饥荒等等,导致人口骤减,甚至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二,甚至三分之一。
再加上老朱他动不动就打地主和豪强,将获取的土地也分配给了农民。
所以每家每户,能分配得到的土地,便要比之前多出很多。”
“这不是很好吗?
百姓们有了土地,不就能吃上饭了?吃上饭他们还造什么反?”
朱棣眉头紧锁道。
可楚天摇头道:
“老朱有多少个孩子来着?”
“啊?”
朱棣愣了一下,旋即意识到,楚天口中的老朱就是朱元璋,他的父亲,整个大明的君王。
他摇摇头说道:
“这个·····怎么也得有几十个吧·····”
朱元璋子嗣太多,朱棣这个朱家老四,一时间也有些记不清了。
上面偷听的朱元璋老脸一红,清咳一声,掩饰着自己的尴尬。
一旁朱标笑而不语,却不多说什么。
“这小子,咱生多少儿子关他屁事儿?
咱能生也能养啊。”
朱元璋有些不满地嘟囔起来。
楚天道:
“那你说,他老朱能生几十个儿子,那些农民呢?
这一家农户,怎么着也得生个三四个儿子吧。”
“一代人下来,大明朝人口会增加多少?
两代呢?三代呢?
生产力可以向前发展,可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过于缓慢。
一亩地只有这些粮食,大明的土地也只有这些,就算是把所有的森林都变成农田,也就只有这些。
但是人口仍旧在膨胀,加速膨胀。
人们拼了命地从土地中获取的粮食,平均到每个人的头上,也只会越来越少。”
“哪怕没有土地兼并,政治一片清明,也只是改善了生产关系。”
“那又如何?人总是娶妻生子,人口总是会不停增加,终于有一天,这片土地上获取的粮食,都不够全国人民分配的。
那必然会有人被活活饿死,不想被饿死的人会怎么办?”
朱棣想也不想就回答道:“那必然是揭竿而起了,就像我·····就像当年圣上一样。”
楚天一副孺子可教的样子道:
“没错,到时候,说不定这群不愿意被活活饿死的人里面,又会出来一个讨饭的和尚。
他会拖着长刀,踏上金銮殿,砍掉那皇帝的项上人头,自己当这天下之主。”
楚天一番话讲完,不管是朱棣,还是偷听的朱元璋,以及朱标都震惊的无以复加。
这是全新的理念,这是一个王朝灭亡的全新答案。
官员贪腐?土地兼并?
这些都抵不过这最本质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生产力开始捉襟见肘,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的能力不足。
说到这里,楚天就看向朱棣道:
“你以为,破局之策是什么?”
朱棣陷入思索之中。
他原本想要回答,不让那些农民生,不让底层百姓生。
可再一想,这根本就不现实,总不能集体阉割吧。
一起思考的还有朱元璋,朱标两人。
可他们同样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若是按照朱元璋的性子,那当然是杀。
可他的屠刀砍贪官污吏,却不会砍向那些无辜的底层百姓。
因为他也是穷苦出身,知道民生之多艰。
“标儿,你心中可有答案?”
朱元璋问道。
可朱标却惭愧低头道:
“儿臣有几个应对之策,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饮鸩止渴罢了。
想要大明国祚永延,几无可能。”
这让朱元璋不由得长叹一声,他恍然意识到,自己之前设计的制度,那被他引以为傲的制度,在这无法解决的矛盾面前,如同孩童一般的天真。
他迫切地想要知道,楚天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来解决这样的矛盾,或者是,最大程度地缓和这种矛盾。
“先生,可有解法?”
朱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