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006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换源:
006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朱祁钰和于谦从深夜入宫,跟孙太后商议到现在,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时辰。
鸡鸣几声过后,预示着黑夜即将过去,光明就要到来。
又过了一会,几缕光线透过镂空花雕,从窗外照了进来,洒在地砖之上。
“启禀太后,吏部尚书王直和礼部尚书胡濙,正在宫门外联名求见。”
沐浴着金色晨光,大太监金英进到了太后居所的慈宁宫。
“这两把老骨头,消息倒是挺灵通!”
孙太后微微一皱头,就猜到了王直和胡濙前来皇城的意图。
吏部尚书王直,永乐二年进士,任职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论编纂纪注事,为当世大儒。
礼部尚书胡濙,建文二年进士,先有受朱棣之命寻访建文下落,后为朱瞻基托孤五大臣之一。
门生故吏遍天下,说得就是王直和书胡濙这样的中枢重臣。
王直和胡濙,还都是实权派。
王直掌握的吏部,负责文官的考核、选拔、升迁。
吏部尚书又被称为天官,是能和内阁扳手腕的存在。
胡濙掌握的礼部,虽然表面看上去是个清水衙门,负责的只是祭祀、礼仪、教学。
可是礼部还有一个让人忽略的职能,那就是负责科举。
明朝文人进入仕途,大多只有科举一条路可以走,通过科举的士子,都要尊称胡濙一句“老先生”!
更重要的是,只有科举出身的文官,才能进入内阁,执掌国家权柄。
有句话,非翰林不得入阁。
礼部尚书,文坛领袖,文官座师。
面对这样两个重臣,而且还是执掌六部事务十多年的老臣,就连皇帝都不能轻视,孙太后自然也不敢怠慢。
“他们说了些什么?”
孙太后的眼神有些忽远忽近,显得心事重重。
“他们说是来给太后请安,顺便也看看陛下昨日有没有圣旨传回京师,他们也好把陛下交代的事情给办好。”
金英老实的回答。
“这两个老油条!”
孙太后听出了王直和胡濙的弦外音。
之前虽然朱祁镇御驾亲征在外,不过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对朝廷大事的过问。
每日京师收到各地官员的上奏的折子,都是快马加鞭呈送到朱祁镇的御案之前。
奏章经过朱祁镇御笔亲批后再送回京师,然后才是交由内阁和六部去执行。
孙太后知道,王直和胡濙是听到了一些风声,所以才来皇城探听消息。
明军要是安然无恙,那么朱祁镇御批奏章就会源源不断送回京师。
若是大军折戟沉沙的传闻是真的,则朱祁镇就不可能有圣旨传达。
王直和胡濙,表面是来给孙太后请安,是来聆听朱祁镇的圣谕,实际却是来确认朱祁镇有没有出事。
他们的说法冠冕堂皇。
他们的目的简单明确。
他们的理由无懈可击,还用词得当。
“你去告诉他们,就说本宫昨夜收到了一封家书。”
孙太后的处置,也是暗藏玄机。
朱祁镇是孙太后的儿子,朱祁镇给孙太后写信就是修一封家书。
既然孙太后收到了家书,就是说明军未败,朱祁镇也没有成为瓦剌人的阶下囚。
而且孙太后收到的是家书,就不方便给外人看,外人也就不知道家书到底有没有。
家书不是圣旨,也就不用通告群臣,王直和胡濙也就孙太后说的是不是真的。
“奴婢谨遵太后懿旨!”
金英弯腰弓身,就要退下。
“太后,两位尚书公说了,他们今天一天都会待在内阁,和户部侍郎陈循一起处理国事。”
就在出门的最后一刻,金英又一次转身,并且把王直和胡濙的话,原封不动的转给了孙太后。
“放肆!”
孙太后听出了王直和胡濙的倔强。
明朝内阁大学士们办公地点在文渊阁,于永乐十九年建成,在午门之内,面对皇城。
王直和胡濙说他们一整天都会在内阁办公,摆明了就是孙太后不见他们,他们就会赖着不走。
“他们要等就等!”
孙太后是铁了心不见外臣了。
“郕王,要不然你去见一见他们?”
突然,孙太后看似无心的说了一句。
“儿臣不去!”
朱祁钰连忙摆了摆手。
孙太后还没有正式颁布朱祁钰监国的懿旨,朱祁钰不想自己苟到一半失败。
“孺子可教也!”
孙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启禀太后,给瓦剌的赏赐,已经装车完毕。”
这一次前来禀报的,是慈宁宫总管太监李永昌。
说完,李永昌就把详细记录的册子给呈了上去。
为了减少土木堡之变消息的扩大化,此番给瓦剌人的金银财宝,都是从皇城内库出的,而不是动用户部管理的国库。
九龙蟒龙段十匹,南海珍珠六托,黄金二百两,白银四百两。
“让锦衣卫派人押送!”
看清账册后,孙太后特意嘱咐。
锦衣卫,天子爪牙,只对皇帝负责,不接受其他任何人的监管。
“奴婢这就去办!”
李永昌从躬身弯腰,到后退走出慈宁宫,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
大明内阁。
“学生拜见东王先生!”
户部侍郎陈循,对着吏部尚书王直,就是一個后辈见礼。
王直比陈循年长,王直品级比陈循高,王直在文坛地位比陈循重。
王直在文坛与金溪王英齐名,时人称之为“二王”,又按居住地将王直称为“东王”。
“学生拜见洁庵先生!”
胡濙号“洁庵”,所以陈循这是以此作为称谓。
三人都是读书人,所以陈循不以官职相称,这样会显得天下读书人都是一家,可以彼此间亲近。
“今日两位先生今日不在部里处理部务,来我内阁不知所为何事?”
让身将王直和胡濙迎进了内房,陈循亲自沏茶两杯。
“芳洲,你这就是明知故问了!”
王直官职最大,所以他先开口。
芳洲,陈循字德遵,号芳洲。
“你是内阁次辅,又是户部侍郎,这前方大军每日所需粮草辎重,都是经过你的手来筹集。”
“说你是大明的管家,一点也不言过其实。”
“要是出征大军有什么风吹草动,你难道会不知道吗?”
王直大大咧咧坐在了上首。
古人以左为尊,所以胡濙坐在了左边,陈循坐在了右边。
“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不过还未证实。”
陈循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内阁在皇城中,又是天子秘书机构,宫里有什么风吹草东,自然是瞒不过陈循这个内阁次辅。
“所以两位先生,也是听说了?”
陈循试探性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