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抗战:大帅府赘婿,开局反了小六-> 第二十六章 冻结列强的投资,这很合理吧
换源:
第二十六章 冻结列强的投资,这很合理吧
- 第一个五年计划!
王永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称谓”。
毕竟眼下的全球经济体系,还是处于市场经济的范畴。
老牌发达经济体都遵循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理论,反对政府强行插手经济。
但林长民不同!
他的这个“五年计划”完全就是政府参与到经济之中,对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控。
时不我待!
眼下大夏国积贫积弱,一旦小鬼子从关东大地震中缓过神来的话。
他们会加强对东四省、乃至整个大夏国的掠夺。
眼下已经快到1926年了,小鬼子对东四省动手最晚便是1931年。
林长民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产生的“蝴蝶效应”,会不会让小鬼子的进攻提前。
但不管世界如何变化,发展才是硬道理。
林长民掌控的地盘如果能够源源不断的制造出飞机、大炮、坦克,甚至是海军军舰。
那林长民在面对小鬼子的大举进攻之时,也就有了更多的把握。
不过看着王永江那哭丧着的脸,林长民便明白自己的这个财神爷在苦恼什么了。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工业……
这方方面面都是需要钱的啊!
王永江此时心里头那个苦啊!
原本以为遇到林长民是遇到明主了,谁知道林长民压榨起来比张大帅还要狠啊!
“大帅,如果按您这个投入来算的话!”
“张大帅那三千万的大洋完全不够啊!”
“就算黑省和吉省部分地域发现了金矿、银矿,这开销也打不住啊!”王永江哭丧着个脸说道。
即便是西方列强的发展,那也是有原始资本积累的。
他们的积累方式简单粗暴!
那就是侵略、抢!
抢不到钱、抢不到资源,那就卖摘棉花的呗。
至于北极熊国,他们的发展则是另外一种方式。
抢没得抢!
也卖不了摘棉花的!
那就将原始积累盯在了农民身上。
这也导致了北极熊国内部矛盾其实非常严重,而重工业和轻工业更是发展极度不平衡。
这两条路!
林长民显然是走不了的,他也不会去做。
那如何搞钱呢?
白头鹰国的经济危机是在1929年的10月24日爆发,这一块林长民可以提前布局。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眼下地方的建设便渴求钱财,林长民自然不可能等到29年去。
如此一来的话!
林长民将目光瞄准了国内其他大军阀、自己黑省、吉省内部的各方势力。
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小鬼子的企业了。
自己都对小鬼子宣战了,把他们在黑省、吉省内的工厂、企业都给没收了。
这很合理吧?
至于其他列强国度的工厂、企业,提高税收。
这也很合理吧!
不满提高税收,那就直接滚蛋。
林长民自然而然的派人去接受他们的工厂、企业。
要知道北极熊国、倭奴国在东四省的投资可不少,将他们的工厂、企业给拿下了。
资金这一块能达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冻结外资投资,这可是西方列强的惯用的龌龊手段了。
至于大夏国其他省份!
临近东四省的草原地区便有一块大夏国十大金矿之一的长山壕金矿。
此地金矿接近一百五十吨!
这可是一笔横财!
眼下西北军和李锦林打得不可开交,林长民当然得趁火打劫一波。
顺便把两面三刀冯大帅给揍老实一通,这也符合林长民的利益。
这个反复无常、一直跳来跳去。
动不动捅人一刀的冯大帅,属实是太不老实了。
他还和北极熊国人勾结在一起,这也是林长民所不能接受的。
把冯大帅给收拾一顿,将察哈尔、草原地区纳入治下。
也能避免北极熊国的趁虚而入。
林长民可不希望看到外草原地区因为军阀混战,彻底投向北极熊国的怀抱。
“永江,放心!”
“钱的问题我来解决,保证没问题!”
林长民拍着胸脯说道。
挖矿什么的,自然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不过来钱快的事情,还得是搜刮这些军阀啊!
要知道大明帝国在风雨飘摇之际,那些富商、当官的可一个个富得流油的。
除去军阀之外,那些皇室成员的待遇也属实是好了一些。
林长民的眸光一闪一闪的,任谁也想不到他把目光放在了那群皇室的身上。
此时在京城“溜鸟”的那些皇室成员们,还不知道自己已然是“大祸临头”。
眼下小鬼子还没彻底摆脱关东大地震的影响,即便林长民暴揍了他们一顿。
甚至向倭奴国宣战,他们还无法做出更多的回应。
这个时间段,也正是林长民快速发展的好机会。
一旦等到了1927、1928年,小鬼子的獠牙就会慢慢亮出来了。
“永江,你让顾维君来找我!”
“我现在就让顾维君去约翰国、高卢国给你搞来一笔钱!”
说完,林长民咧嘴一笑。
只要方法用得对,从堪称世界级“搅屎棍”的约翰国身上刮下一些“资金”来。
并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约翰国也好、高卢国也罢,他们对拥有庞大体量的北极熊国可是极度恐惧。
只要给钱资助,林长民当然很乐意当他们的“临时盟友”。
……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