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穿越1480之新世界-> 第十四章:3号农机站的调查(上)
换源:

第十四章:3号农机站的调查(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说话间,两人来到船坞。

留任管理船坞的属官已在码头等候多时,陶先章没和他讲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在翻译的帮助下,他问了问最近船匠的招募情况。

属官恭敬道:“现已招募十四名船匠,由于不清楚他们能力如何,所以暂时将他们安置在修船区,协助处理遗留战船的维修维护。”

陶先章点点头,没作评价,跟着属官参观船坞现场。

陶先章对帆船有些了解,他本身是个航海迷,参观过船厂小型游船的制造,自己更是常常驾驶双体帆船带着一家老小出海度假。不过那时所见的都是现代造船工艺,至于15世纪是如何造船,倒不曾知晓。

属官介绍,等待进船坞维修的大小船只共有11艘,一部分是原先等待保养的战船,另一部分是在海战中受损的船只,目前两个船坞全力开工,想要将所有船只修好,预计得半年以上。

几人随意走到一处船坞旁,干底十几个船匠正忙着更换船板,清理船底的藤壶等其他附着物。一些腐败的船板生有密密麻麻的空洞,白色的船蛆在里面蠕动,直瞧得人头皮发麻。在河边,等待的船只也没闲着,几个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的半大小子熟练地拆卸被子弹打烂的桅杆,补救破损的帆布。陶先章细眼瞅了瞅,发现船上的船帆很有特色,明显是阿拉伯三角帆与大明直帆的组合。

走完一圈,陶先章意心阑珊道:“船坞要扩充数量,还要招募更多的人手,本地人力不足,就去外面找,我希望半年后,这里能建成一家像样的造船厂。”

属官听得是懂非懂,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一直默不作声的大虾忽然插话问:“以目前的能力,这儿能造出多大的船?”

属官考虑一番后,答道:“我们只造过100-200料的船只(一料约等于0.325吨),原先驻守此港的战船都是在满者伯夷城营造。”

大虾泄气道:“不到100吨,实在是太小了!”

陶先章道:“不小了,在西方那些航海冒险者手里,给他100吨的船,他就敢横渡大洋。”

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乘坐的宝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船,有两千料,船长71.1m,宽14.05m,吃水深度4.5m,满载排水量1800吨左右。至19世纪中期,到达木质帆船的顶峰,曾造出3400吨的巨船,长90多米,宽16米。

大虾叹气:“船‘小’这点不提,连一点自卫能力也没有,这就不得不让人揪心了,希望迎日城那边给力一点,尽快造出火炮。”

~~

就在大虾为营造大船苦恼时,迎日城中,农业组也在为一件事感到头疼。

干员方艾华刚从南面考察回来,还没在宿舍好好休息几天。这天上午,他便接到农业组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让其紧急出一趟差,去3号农机点调查安格斯牛的死亡原因,农业组担心是牛瘟引起。

方艾华二话没说,简单收拾好几件换洗衣物,匆匆赶往管理所大院准备借车。不巧,这个时间停车场里的汽车全都未归,同事得知他有要务在身,急忙打电话协调,费了一番口舌,才安排出一辆货车绕道来接。

在管理所大院等了一个多小时,司机陈德华开车姗姗来迟。

一见面,陈德华有些不好意思道:“实在抱歉,让你久等了,务工食堂临时要求加送几箱鸡蛋,俺不得不回养鸡场拉货。”

方艾华道:“没事,还得麻烦你跑一趟长途,把我送到3号农机站。”

“都是小事!俺跟你讲,3号农机站,俺老熟了,那里还有俺的老乡。”陈德华启动车辆,待方艾华系好安全带,他又热情的问:“要开风扇不,现在这天气有点热。”

方艾华客气道:“不必了。”

“忘了问,同志贵姓?”

“我叫方艾华,一方天地的方,艾草的艾,中华的华。”

“俺叫陈德华,跟明星同名,好记。”

方艾华发现这陈德华是个话唠,挺能聊的。两人一路闲聊,说着说着,聊起各自来新世界的原因。方艾华的原因说起来有点俗套,是为情所困,想逃避过去。而陈德华则比较现实,他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自己没什么文化,在外打工几年也没挣到几个钱,经同乡介绍,他毅然决然选择穿越,对他来讲一个新的世界总会充满机会。

货车一路向南,路况并不好,有点颠簸。

由于登陆时正处9月,因此错过了南半球冬小麦的种植期,此刻目光所及,路两旁开垦的农田有些荒着,有些种着大豆或玉米,时不时还能看见点点牛羊。

微风吹拂,带来一丝凉爽,陈德华感叹:“刚开始,俺并不觉得这里是个好地方,荒凉一片,没有大城市的热闹繁华,但呆了快半年,也就渐渐习惯了,现在反而觉得这里更加自在。”

方艾华点点头,默默表示赞同。

货车开了三十多公里,抵达1号农机站。农机站里有大型粮仓、油库、机修库、屠宰场,还有生活区,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村镇。两人下车方便,给货车加满油,又和农机站驻守人员打了声招呼,便上车继续前进。

货车接下来转向向东,需穿过满是树林的小丘陵地带,当抵达2号农机站时,时间已过中午。两人在当地吃了一顿特色烤袋鼠肉。饭后,方艾华被农机站站长单独拉去参观木材加工厂,见到了一群在厂里工作的土著,这些土著精神面貌都不错,还能用简单的汉语和方艾华打招呼。

最后在果园,方艾华亲自指导了果树的栽培。见时间不能耽搁,他坚决推掉了晚上的酒宴,与陈德华继续开车赶路。

上车后,陈德华羡慕道:“俺感觉不管在哪个时空,有技术永远都吃香。”

方艾华道:“活到老学到老,什么技术都可以慢慢学,在新世界总有你发挥的舞台。”

“是这个理!”陈德华非常赞同,又说起自己到沿海打工的经历,东拉西扯一通,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很快。

下午五点多,货车终于到达目的地——3号农机站。陈德华不准备在这里过夜,怕耽误明天的送货工作,他打算连夜赶回郊外农场。

方艾华道:“太麻烦你了,等回去后,我请你吃饭。”

陈德华笑道:“中!这顿酒少不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