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从老贾出事开始-> 第四十二章‖百年协和
换源:
第四十二章‖百年协和
- 1914年,曾主持消灭东北肺鼠疫的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向洛克菲勒基金会力主建立Z国的西方医学体系。
经过3次来Z国考察,洛克菲勒基金会购买了原协和医学堂和豫王府的全部土地,并投入750万美元,筹建京城协和医院。
协和医院建筑群由14座楼组成,配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设备,整体建筑质量是彼时的巅峰水平。
不止如此,协和建有独立的动力设备和机械设备,包括发电厂、高压锅炉房、制冰厂、笑气厂、煤气厂、汽车房、洗衣房、缝纫室、印字室、电话房、机修厂、电工厂和制图室。
《协医年刊》中这样描述协和医院初建的场景:
「收买豫王府旧址,计面积六十余亩,建筑新屋十四座,外则画栋雕梁,玉栏碧瓦,集中华建筑术之大观,内则设备周密,器械精良。」
时年10月26日,洛克菲勒医医学会的公报上则这样描写协和医院——
「京城的初秋很美,胡同不同于平日里那般尘土飞扬,大街小巷里营业的店铺显得像画一样,连游走小贩和乞丐的吆喝听起来都很悦耳……
透过明净的空气,青黛色的西山屹立于远处;近处的景山上缀着精美的宝塔。
还有宏伟的皇城墙门,金色屋顶的紫禁城。
绿色琉璃屋顶的豫王府,相比之下毫不逊色,这就是新建的医学院和医院。」
在师资方面,协和医院更加坚实,洛克菲勒计划筹建协和医学院的时候便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京城协和医院,和它那富丽奇妙的建筑群一样,是标准的中西合璧产物,这里孕育着扎根在z国基础上的西方医学。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里的大多数骨干医生都是z国人。
z国妇科奠基人、万婴之母林巧稚
根据195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报道,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建设京城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的过程中共投入了4800万美元。
1924年,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访华,新月社的一些诗人在协和小礼堂为泰戈尔过了64岁的生日,用英文演出泰戈尔创作的《齐德拉》。
1924年,孙文在北上的途中病倒了,在当年的最后一天,他到了京城。
他在京城协和医院的开腹检查中被发现肝脏硬化,遍布结节,协和医院的院长刘瑞恒坦言道他已无生存希望。
1925年3月12日孙文先生去世,病逝后第二天,当时的病理系主任詹姆斯进行了尸体解剖,最后的尸检报告为胆囊癌。
看过电影《邪不压正》的朋友一定记得一个场面,刚来京城的李天然在协和医院谋得一份工作。
入职的第一天,院长便和他一起膜拜泡在罐子里的一颗肾。
院长说是自己割错了北平一名士的好肾,而把坏的肾留在了他的身体里,这段其实并不是完全杜撰。
1926年,梁启超发现自己总是尿中带血,经久不治,辗转去了当时就拥有X光等检查手段的协和医院诊治。
怀疑是癌症,由当时的协和医院院长刘瑞恒主刀切除了右侧肾脏,手术非常成功,但术后半年他便一病不起。
当时有传闻说院长割错了肾,导致梁启超病情加重,造成了不小的舆论,为了令大家对西方医学有信心。
梁启超特地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的病与协和医院》的文章,为医生正名。
1928年初,梁启超去世,这件事也变成了无头公案。
一部协和史,就是半部Z国医学史,协和很有名,协和医学院也很难考。
这也是后世协和医院被大量山寨的原因之一。
之前在网络有报道称,全国1700余家协和医院,只有4家是真的。
分别是:
京城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实际上,前三家医院虽同源,但不同宗。
它们的前身都为当地的教会医院,「协和」二字都来源于英文「Union」。
近百年来,都代表着当地较高的医学水平,但并非同一家医院的三个分支,第四家医院则是由武汉协和医院联合创办。
这四家医院,和网络广告里专治暗病的XX协和完全不同,京城协和医学院从创立起就非常难考。
协和医学院的在入读之前,必须先读三年预科,学业范围之广到令学生怀疑人生。
自然科学、英语和人文科学都要精通,因为院方认为,在成为一名医生之前,他们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考入医学院预科的已经是尖子,而能从预科毕业,考入协和医学院的人数不足预科的三分之一。
考入学校并不是万事大吉,严进严出的政策令学生绝不能怠慢学业,毕业于协和医学院的中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的吴阶平这样回忆一年级的生活:
「早 8点从宿舍到学校,12点过后才下课,赶回宿舍午餐,午休不超过半小时,又赶到学校,下午 2点开始实验课。
虽规定 5点结束,有时却拖得很晚,记得有一次,直到午夜 1点做出实验结果才罢手……考试前更是紧张,有的同学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地复习功课。」
一门不及格补考、两门不及格留级、三门不及格开除,而及格线是75分。
残酷的淘汰制度使得每一位顺利毕业的学生都必须是最强王者。
正是在这种严谨的学风下,协和医学院培养出了Z国现代医学的顶尖名医,并将他们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全中国的医院。
可以说,一部协和史,就是半部Z国西学史。
100年后,当我们再去回首协和医院的落成的那一天。
米市大街还不像现在这样繁华拥堵,周围还没有金宝街、东方广场这样恢弘的建筑。
寻常百姓在街头巷尾奔波着,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光景。一群充满抱负、头脑机敏的年轻人在这里开始了对新世界的探索,尽自己的努力让前来求助的病人减少痛苦,恢复健康。
而今天,还是一群这样一身热血的人,手执无柄之剑,协助全体人类抗击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