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在武当山教朱元璋修仙-> 第46章 朱元璋圣旨里的务实
换源:

第46章 朱元璋圣旨里的务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但熟悉朱元璋的人知道,他的圣旨就是如此。

因为你搞的文绉绉的太复杂,那些大字不识的老百姓根本听不懂。

再一个,就是朱元璋之所以用这些奇怪的白话文,是因为他受够了那些文绉绉的套话空话。

抛开文风不说,朱元璋这份圣旨内容相当务实。里面没任何虚头巴脑的废话,条分缕析。每一句都是干货,把户贴制的核心思想表述得很清楚。

这份圣旨表述得很明白。

第一步,皇帝下发一道大白话圣旨到户部,给政策定下基调。

第二步,户部根据文件精神,设计出一份标准户籍格式尺寸,叫做户贴式。

第三步,就是推行。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圣旨里要求每一级,都要有经手官员的签押,以便追溯责任。

所以每一份户帖的签字,都是从户部尚书开始签起,接着是副手左侍郎。

当然,这两位的签押都是提前印制好的,否则他们也甭干别的事儿了。

随着户帖一级级下发,会有侍郎某、郎中某、员外郎某、主事某依次签在后头。

以上是中央部门签发部分。

在户贴背后沿边还留有空白,以便地方执行官员签下花押:从知县、县丞、司吏、典吏到书手、手办、里保一个都不能少。

调阅任何一份户贴,都能查到从中枢到执行小吏这一整条文件流转的路线。

哪一环节出问题了,抓起责任人来十分方便。

户部把设计好的户帖式下发给官办印坊,依照样本批量印制,然后分发到各地州县,并规定了缴还时间。

第四步,各地州县接到空白户帖之后,必须由正印官员担任提调官。

这个提调官,是临时差遣头衔,和后来负责教育的行政职务不一样。

他的工作是张贴文告,晓谕百姓,让他们早做准备,还要对属下官吏进行培训。

接下来,提调官成立工作小组,亲自坐镇监督,下级官吏带着空白户帖,分赴各地基层去执行落地。

第五步,衙门小吏和当地里正逐家去敲门送帖。

百姓大多不识字,需要口头申报。

小吏当场填写资料,并由熟悉内情的里正审核、做保。

三方确认无误,小吏会撕下其中的籍联部分,带回衙门,与其他籍联汇总。

剩下的户联部分,交还百姓自家留底,叫做户帖。

第六步,所有填好的籍联,在衙门汇总统计。

要算清楚户口、人口、丁口、田产几项数字的总额,连同原始资料一起递交给上级,自己复制一份留底。

这么一层一层核算,逐级汇总到户部。

户部呈递到朱元璋手里的,就是一份全国总户口、总人口、总适龄壮丁总以及耕种田亩数的概算报告。

有了这份东西,天下在朱元璋面前,会变成透明起来。

他可以随时看到一个地区的总数。

如果愿意,也可以深入查到任何一户的情况。

但这还没有完。

圣旨里有个说法:

“我这大军也要派出去,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

这句话就是老朱对官僚的制约。

因为老朱对这帮官员是不放心的。

他总怕有人居中舞弊徇私。

他对老百姓更不放心,民间隐瞒人口和田地的事太普遍了,如果放任不管,等于白干。

因此他特意设计了这个制约舞弊的手段。

这就是第七步,动员一大批军队系统的文书人员,分散到各地去审核抽查,术语叫做“驳查”。

这些大头兵和地方官员不是一个系统,相互包庇的概率不高。

如果军队驳查出户帖数字与实情不符,哪一级出了问题,就要哪一级官员的脑袋。

如果查出百姓自己隐瞒,那就发去充军。

第八步,军队驳查完毕,也提交一份报告给皇帝,和户部报告并读。

最后大功告成。

小小一篇大白话圣旨,非常务实和管用。

别看是古代,他们治国理政的能力完全不输给后世的,只是工具落后,生产力也落后。

但治国方面,智慧是一脉相称的。

就拿张居正搞的考成法来说。

这就是后世考勤制度的鼻祖。

后世搞的那些管人制度,都是古人玩剩下的东西。

这道圣旨包涵的八个步骤,庙堂上的官员们都能秒懂,不需要多做解释。

需要解释的,是下级官吏。

要让他们理会文件精神。

朱元璋宣布完圣旨后,又看向一旁的钟山洞门人,他目光落在李鞍身上,说道:

“李鞍,龚极服徭役期间,由你担任钟山洞掌教,定期向朝廷缴纳税粮。”

中秋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9月15日到9月17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