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差点饿死,黑户的我自曝!-> 第3章 要证明?那就剧透你爹挂了!你还不准去奔丧!
换源:

第3章 要证明?那就剧透你爹挂了!你还不准去奔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你也不要太激动,如今天下初定,大明的一切都还在建立当中,难免有些混乱和瑕疵。”

朱棣看着情绪有些激动的苏阳,赶紧的安慰了他几句。

其实他此刻已经有些相信苏阳所谓的穿越之说了。

这苏阳若是当真来自六百年后,那对素有大志的燕王朱棣来说,无疑是天命所归!

先不管他是不是一个差点把自己饿死的无为之人。

就他脑海中所知道的未来历史的走向,就是无价之宝了。

他燕王府难道还养不起一个闲人吗?

当然作为堂堂燕王,他自然不可能如此轻易的相信了去。

还是得证明一番,否则这万一是个骗子,他朱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不过这所谓的穿越,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你可否证明一下呢?”

苏阳此刻也已经平静了下来。

他既然今天敢来,当然是做好了万全准备的。

这个时间点,恰恰发生了一件大事。

他沉声道:“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也就是前天,当今天子驾崩于应天皇宫。”

轰!

苏阳一开口,就犹如晴天霹雳一般。

朱棣瞬间站起身来,整个人散发着浓浓的杀气,在书房中蔓延开来。

“大胆,你竟敢诅咒我父皇,该杀!”

此时的朱棣满脸的怒火,脸色犹如锅底灰一样黑的可怕。

整个人就像一只马上要择人而噬的野兽,紧紧盯着苏阳,令人生畏。

一旁一贯气定神闲的道衍和尚,此刻也已经坐直了身体。

冷汗不禁打湿了他的后背。

他听到了什么?

当今天子,洪武大帝朱元璋前天驾崩了?

这句话从苏阳的口中说出来,让道衍和尚心中无比的惊骇。

他感觉这个少年不是说了句话,而是在这书房里扔了个雷。

面对随时可能失去理智的朱棣,苏阳却一点也不惊慌。

在他来之前,就已经是抱着最坏打算了的。

所以,他压根不怕,一点也不怂。

当然对于此时暴怒的朱棣,苏阳其实也是可以理解他的。

后世也有过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是永乐帝朱棣最怕也是最崇敬的人。

更不要说,这突然就得知自己的爹前天就已经挂了。

这发生在任何一个还有点良心的儿子身上,都有些难以接受。

不过苏阳也不想就这么随随便便被迁怒,该解释还得解释。

他继续诚恳的开口说道:“燕王殿下,我没有诅咒,这就是后世史书上记载的。”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明洪武帝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庙号太祖,葬于紫金山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您若是不信,等会儿就是了。”

“天子驾崩这种大事,相信您手下在应天府南京的人肯定已经得知了消息,此刻正在十万火急的传送回北平。”

“……”

听着苏阳的一番诚恳的话,暴怒的朱棣终于冷静了些。

他对上苏阳那气定神闲的眼神,心头一震,脸上不由的蒙上一层灰暗之色。

他似乎感觉到一股冷飕飕的凉意。

眼皮跳了又跳,身形摇晃了下,整个人不由地沉默了下来。

这般大的事,当着他的面,苏阳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如何敢撒谎?

况且撒谎能有什么意义,这完全不经查啊!

因为很简单,如果他父皇朱元璋真的前天在驾崩了,那么八百里加急此时一定已经在路上了。

所谓八百里加急,便是从南京开始,驿卒拿着谕旨,骑马奔腾至下一个驿站交付。

然后不断传递接力,达到日行八百里的速度。

应天到北平,直线九百公里,折合一千八百里地。

算上绕道这些,约莫两千出头里地了。

八百里加急,最多三天就能到了。

想要知道结果,就只需要等等就是了。

当然他也可以继续心存怀疑。

但他堂堂大明王爷,难道一定要脸都被打肿了还说着我不信,我不疼吗?

或者等到朝廷的圣旨公告天下了才肯死心吗?

更不用说,一旦查出苏阳是在撒谎,那他就是自掘坟墓,死都只能混个凌迟。

朱棣一番仔细思索,还不忘和道衍和尚对视一番。

随后在看到对方微微点了点头之后,他不禁闭上双眼,努力抑制住心底的悲伤。

他此时已经有些确定了,他的父皇应该是出事了。

顿了顿,朱棣极力平复自己的心情,再次开口道:

“所以,父皇驾崩,本王却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苏阳叹息的摇了摇头。

微微吐出一口浊气,这才缓缓开口继续说道:

“别说没见到最后一面,洪武帝死后,太孙朱允炆不让您等皇子祭奠,而是匆匆将其下葬。”

“据史书上记载,是太祖下了遗诏: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就是说让所有的藩王们不要放下工作回应天奔丧。”

“他让朱允炆赶紧的将他安葬,不用为了尽孝而拖延太长的时间。”

闻听此言,朱棣眉头紧锁,很是不爽。

他爹这莫非是防着他们这些做儿子的吗?难道就大哥那一脉是他的血脉?

苏阳也紧跟着提出了后世的猜测。

“不过这个说法在后世也很是被争论一番,也有的人说是朱允炆自己害怕,才草草下葬的。”

“毕竟从后面的削藩手段来看,朱允炆对于你们这些藩王还是相当忌惮的。”

“因此不让你们回来,就是担心你们一回来就免不了会出现皇位竞争。”

“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只能不让你们回归,并早早完事,以免夜长梦多。”

“其后,朱允炆立刻登基,并以次年(1399年)为建文元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