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宋:从崖山杀到全世界-> 第二十九章 千里跃进,再一次
换源:

第二十九章 千里跃进,再一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赵昺制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

全军从海上出发,再一次千里跃进,直扑临桉,收复南宋帝都!

大家听到这个计划,都很无语。

皇上,您玩上瘾了?

奇袭刺桐港,能得手,带着几分侥幸。

临桉可不是小城,那里的城墙,就算拆的只剩一半,也高的不像话。

就凭现在这点人,把城围住都困难,根本不可能打下来。

可是,赵昺自有他的道理。

闽南山多地少,人口不过两百万,养不活太多军队。

能支撑十万大军,已经是极限,发展空间很小。

最近,运送许多流民去弯岛,开拓了不少土地,种下高产作物。

可等到收获,起码还有几个月。

郑和率舰队,带着金银珠宝,去南洋采购粮食。

来回一趟,最少三个月。

如今,消耗的都是缴获的东西。

天天人吃马嚼,很快要见底。

现在,距离临桉陷落,不到两年,人心还在大宋这边。

时间长了,可不好说。

临桉,不仅是南宋都城,也象征着,忽必烈的正统地位。

当年,蒙哥死前,立下遗诏。

“灭宋,为我复仇者,可以为汗。”

忽必烈这个大汗,本就得位不正。

不是遵循传统,忽里勒台大会选举产生。

而是直接动手,抢了弟弟阿里不哥的位置。

如果再丢了临桉城,恐怕,许多黄金家族的人,会生出异心。

最关键的一点,赵昺根据情报,得知。

就在几个月前,西北方的窝阔台汗国,海都汗,造反了。

他联络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三个大汗,结成同盟。

约定共进退、同富贵。

忽必烈派出四子那木罕,过去平叛。

没想到全军覆没,人也被活捉。

这下子,朝野震动。

出了这么大的事,原本的征南大元帅,丞相伯颜,把灭宋的任务,交给张弘范和李恒。

带着全部蒙古精锐,千里迢迢赶去救火。

现在,四方力量正在僵持。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才恍然大悟。

“难怪,打了几场仗,真正的蒙古人,没看见多少。”

“太好了,坐山观虎斗,等着他们两败俱伤。”

赵昺摇头,这种想法,简直天真。

伯颜是军政两用的奇才,他如果要硬钢,不会和敌人对峙这么久。

肯定是盘算着,凭借元朝恐怖的国力,耗尽对手的资源。

然后分化瓦解,一举破敌,彻底解决三个汗国的威胁!

要是等到,伯颜打败海都,几十万蒙古精锐,抽调回来。

什么都别说了,直接下海吧。

听到这里,众人总算明白。

不是皇上喜欢冒险,而是局势已经十万火急。

这个险,不得不冒。

看到大家都忧心忡忡,情绪不是很高。

赵昺冷笑道。

“害怕了?”

“当初在崖山,向张弘范旗舰冲锋的时候,可没见你们这么胆小!”

“怎么,过了几天舒坦日子,舍不得死了?”

俗话说,点将不如激将。

这话一出,众人立刻跳起来,纷纷表决心。

“瞧好吧,这次的红旗勋章,我拿定了!”

“首功是咱们陆军的,你们水军,就别凑热闹了。”

闹腾了一阵,众将下去准备。

杨妙真夹在中间,也想偷偷溜走。

“杨首领,你留一下。”

听见这句话,众将脸上,立刻出现暧昧的笑容,悄悄议论。

“皇上又想洗脚了。”

“呵呵,也许还要洗其它地方呢。”

杨妙真无奈,只能停步。

赵昺早盯着她了,哪能这么容易放跑。

自从红袄军投诚后,“主动”捐献了一千匹好马,两百个骑术高手,还有十几名兽医。

换来一块栖身之地。

赵昺规定,每人每天一斤粮,每匹马十斤草料。

每次发三天的量,吃完再领。

这个政策,就像一个项圈,套在红袄军脖子上。

让他们,不得不乖乖听话。

红袄军走南闯北,许多人匪性很重,经常偷鸡摸狗。

逛街的时候,看到什么好东西,拿了就走。

敢追上来要钱?

你看,我的马刀锋利不?

这些天,闹出不少事情。

赵昺本打算,好好整顿一次。

然后全部打散,分到各个部队去。

杨妙真总是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

就是不愿意,让朝廷插手军务。

赵昺觉得,必须敲打敲打了。

“你们对大宋,心存隔阂,这我能理解。”

“但是……”

说到这里,赵昺的声音,突然变的低沉。

“朕的耐心是有限的,好自为之。”

杨妙真的心,咯噔一下。

当初,说出“鸡犬不留”的时候,小皇帝也是这种语气。

她连忙答应。

“再给我一点时间,三个月,哦不,一个月。”

“从明早开始,三天之内,必须完成!”

“那……好吧。”

第二天一大早,赵钢和章北海,带领执法队,冲进红袄军。

经过甄别审问,还有各种举报,一套流程走过。

许多惯犯,被揪了出来。

买东西不给钱的,偷老乡鸡鸭鹅的,喝醉酒打人的,半夜踢寡妇门的。

杀一批、关一批、处罚一批。

清洗之后,军纪好转许多。

赵昺也退了一步,红袄军暂时不打散重组,维持原来的编制。

这次大战,他们也不用参加。

毕竟,北地沦陷,已经过去一百五十多年,出生四五代人了。

一味强硬,未必能有好的效果。

杀人容易,

聚拢人心,难!

北方有几千万汉民,将来北伐中原,如果能把他们争取过来。

过程会轻松很多,少死许多人。

正好,拿红袄军当小白鼠。

各种手段,都试一试。

大军开拔前,赵昺把镇守闽南的任务,交给文天祥,叮嘱他。

“第一要务,是加固杀虎关和千丈岭。”

“生产出来的水泥、钢材,优先提供。”

“让宇文恺亲自负责,务必要把这两处关隘,修成铜墙铁壁!”

陈淑贞拉着杨妙真的手,依依惜别。

近几天,两人互相传授弓马、拳脚功夫,关系处的不错。

“杨姐姐,我知道,你经历过太多,背后下黑手的事。”

“除了手里的军队,谁也不信。”

“谁赢,你就帮谁。”

“可是,人总要有点盼头。”

“我就相信,皇上能带大家,打赢这场仗,把蒙古人赶出去!”

“为了他,就算战死沙场,我也乐意。”

“现在,你出手帮忙,是雪中送炭。”

“等到将来,他大业已成。红袄军这点人马,就不稀罕了。”

大军出发后,杨妙真站在码头,呆呆望着远去的舰队,想着陈淑贞的话。

“难道,这个八岁的小皇帝,真能打败,不可一世的大元朝?”

“我该不该早点下注,为红袄军上下,赌一个好前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