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视频通古代,盘点篡位一百零八式-> 第21章:如何喂饱全天下的百姓?小国寡民的猜想!龙国的人口有多少?
换源:

第21章:如何喂饱全天下的百姓?小国寡民的猜想!龙国的人口有多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高空之上,缓缓出现一个新的视频。

【让所有华夏子民都吃饱饭,到底有多了不起?】

“让华夏所有子民都吃饱饭?”

“这不就成了大同盛世?”

“只是古往今来所有王朝又有哪个能做得到呢?”

历朝历代,无数古人看到这个视频标题都发出了类似的疑问。

古代土地开垦面积少,农作物的产量也不行。

肥料方面也只有大粪之类有限的几种自然肥料。

关键的是,受限于技术和地域阻隔。

各类灾害频发,农民没有储备粮食,抵抗风险的能力极弱。

经常是一年饥一年饱。

遇到灾害就要四处逃荒,留在家乡只能被饿死。

因此,灾害往往也是一个封建王朝倾覆的重要原因。

农民活不下去,变成流民,流民太多最后聚众起事,演变成起义军。

如果能吃饱饭,谁愿意背井离乡提着脑袋造反?

大汉高祖位面。

“让所有人都吃饱饭,那此人简直可以称为千古圣君!”

刘邦摇了摇头说道。

他也是底层出身,最初没饭吃的时候都干过偷鸡摸狗的事。

自然知道大汉朝的乡下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很多农民交完税赋,一年到头根本剩不下多少粮食。

不说农民,汉初的官府也差不多。

很多时候地方发生天灾,官府都没办法开仓赈济。

为啥?

因为官仓里也空空如也,没粮食啊!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也是同样的想法。

他的大唐虽然幅员辽阔,势力从西边的西域诸国一直延伸到东边的东海。

但是治下子民,人人都能吃饱饭是完全不可能的。

风调雨顺的年代还好,一遇上灾害,光是各级州县层层上报到朝廷就要许久。

朝廷再决定赈济,开仓放粮,粮食到灾民手里,又是一大段时间。

有这段时间,不逃荒的灾民早就已经被饿死了。

“让所有子民都能吃饱饭,确实了不起啊!”

李世民长叹一声,提起精神注视着天上的光幕。

他确实想要看看。

后世的子孙到底有厉害,能解决千年来所有王朝的难题?

【1919年七月,湘江评论创刊,在创刊宣言的开头,伟人鲜明地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世界什么问题最大?】

【吃饭问题最大!】

【这是对华夏历史的治乱兴衰,斗争革命做出的一针见血的总结。】

【翻开残酷的史书,饥荒发生的概率非常高。】

【不仅有种子、农具、耕种技术的种种限制,还有频发的天灾人祸,干旱、洪水、虫灾、兵灾……】

【不少历史学家对这些灾害进行过统计。】

【得出的结论一个比一个令人震惊,就说离我们最近的明清两朝,说年年有灾荒也毫不为过。】

【此外,分配不均,生产出的粮食被极少数人牢牢攥在手里,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逢灾年饿殍遍野,‘和骨烂’‘不羡羊’‘易子而食’都是常规操作,丰年也仅能果腹。】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无数人的诉求,都仅仅是为了两个字:吃饭。】

“短短的一段话,字字带血啊……”

“光是历史有记载的重大灾荒,每年都有好几次,那些数不胜数的小灾害我都不敢想了。”

“靖康丙午岁,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榛千里,米斗至数千钱,且不可得。”

“盗贼官兵以至民居,更互相食。人肉之价,贱于犬界,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钱。全躯暴以为腊。登州范温率忠义之人,绍兴癸丑岁泛海到钱塘,有持至行在犹食者。

“老瘦男子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这段话,大致意思是说,靖康元年,金国入侵北宋,六七年之间,山东、京西、淮南路,千里荒芜,粮食价格暴涨到数千钱,还买不到。

官兵强盗遇到百姓,是要吃人的,人肉价格比猪狗还便宜,一个强壮的也不过十五钱,甚至抗金的将领,也会携带人肉作为干粮。

又老又瘦的男子称为“饶把火”,意思是肉太老要加些柴火多炖一会;年轻的女子称为“不羡羊”,是说肉质鲜美,胜过羊肉;小孩子,则称为“和骨烂”,可以理解为,骨脆肉嫩,用火一煮就烂熟。而这些要被食用的人,统称为“两脚羊”。

……

“触目惊心!触目惊心!”

北宋太祖位面。

赵匡胤腾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色青得如铁一般。

他万万没想到,大宋会遭受如此屈辱!

遇到如此饥荒!

粮食一斗千钱!

人肉贱不如牲畜!

异族以中原百姓为食!

这所有的一切,后世所有的弹幕,简直化成了一只只大手。

当着全天下的百姓的面啪啪打他的脸!

告诉他这个开国君主,他开创的大宋,民不聊生!软弱可欺!

作为天下子民的君主,甚至可以称为天下子民的父亲。

他怎么能不愤怒,怎么能不耻辱!

“一定要改变这一切,改变即将发生的历史!”

“必须要提高大宋的粮食产量,让更多百姓吃得饱饭!”

“武备也决不能废弛!”

赵匡胤咬牙下定决心。

看着天上的弹幕,眼里都要喷出火来!

大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看着光幕,脸色凝重无比。

“吃饭二字,贯穿华夏千古啊……”

他自己就轻身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时代。

头晕眼花,肚子空空,风一吹就想要躺倒在地上。

他吃过这种苦,知道这种感觉有多难受。

现在他身为大明皇帝,自然不想让治下的子民再去经历一遍饿肚子的感觉。

“标儿,大明现在……有办法让所有民众都吃饱吗?”

话还没问出口,朱元璋其实已经知道了答案。

毕竟他亲身处理无数奏折,知道自己的大明目前是个什么情况。

风调雨顺的年岁,百姓勉强能吃饱饭。

但是一遇到灾害,天地之威依旧不是人力可以抵抗。

百姓依旧要像之前的朝代那样,上山下河,扒树皮吃观音土,直到逃荒。

“回父皇……要所有人都吃饱……”

“大明目前或许还做不到。”

朱标面露难色,硬着头皮回复道。

不是皇帝或者大臣们不想做,而是实在做不到。

地方传递禀报消息,朝廷知晓,然后开仓放粮,受灾当地的粮食还不一定够,要从其他地方调运。

这一套流程下来,百姓不说能不能吃饱,光是吊住命就已经足够庆幸了。

皇帝能做的最多的,就是减免当地的税赋。

然后祈祷百姓能在天灾当中活下去。

“嗯……”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这个问题不切实际,沉默下去。

现在的大明确实还没有能力去照顾治下所有的百姓。

那是六千万人,是六千万张嗷嗷待哺的嘴。

还处在封建时代的大明,想要喂饱所有六千万人,还力有未逮。

大汉武帝位面。

“砰!”

刘彻一拍桌子,脸上露出杀意。

“那金国是什么国家?”

“也是北方蛮夷吗?”

“朕早就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听到后世金国对中原犯下的如此大罪,刘彻怒不可遏。

感同身受。

王朝虽然更替,但那些人也是大汉百姓的子孙,流淌的也是汉人的血脉!

“二位先帝与民休息,使得国家富足。”

“现在大汉也到了该亮剑的时候了!”

“胡人大概忘记了,什么叫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但就在这时,桑弘羊进言道:

“陛下,今年秋粮收割多地遭灾,府库空虚,百姓负担甚重,还请陛下三思出兵之事啊……”

文、景二帝留下的底子虽然厚,但也扛不住连年累月的战争花销,人吃马嚼。

钱财可以累计,但是粮食确确实实是吃一年长一年的。

其他可以不管,但要出兵,必须喂饱士兵的肚子。

“唉……”闻言,刘彻顿时发出一声长叹。

“吃饱饭,吃饱饭——实乃千古难题啊!”

历朝历代无数古人,纷纷发出类似的感慨之声。

——“说得好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

——“俺家祖上是中原的,就是因为人太多吃不饱饭,所以才逃荒到了这里哩。”

——“是啊,灾年一来,俺家的粮食根本撑不到来年,熬不住只能出来了……”

——“俺想俺爹了,来的路上他把粮食都给了俺和俺娘,自己……”

无数人纷纷唏嘘,劳苦大众们纷纷回想起自己的轻身经历,感同身受。

【根据龙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在龙国成立前,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长期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的状态。】

【而饿了几千年肚子的老百姓,把对土地的依恋,对吃饱饭的执念,对饿肚子的恐惧,深深刻进了基因里,直到今天。】

【但同样也是在今天,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

【二十世纪末,粮票废除,粮油实现敞开供应,让龙国老百姓在九十年代初,基本实现了温饱问题。】

【这之后的三十多年,龙国老百姓成为了华夏几千年历史上,第一批都能吃饱饭的人。】

【这不仅体现在历史的纵向对比上,放在全世界进行横向对比,也是一件极为了不起的事。】

【看看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粮食危机。】

【据报告,全世界大约有7.33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这种态势还在增长。】

7.33亿人口!

饥饿状态!

天幕之上,无数的帝王将相,公卿贵族,乃至普通大众老百姓们纷纷懵了!

亿这个单位虽然不常用,但是历史悠久。

古人曰:万万为亿!

这个数量级,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7.33亿饥饿人口,吃不饱饭暴动起来,该掀起多大的浪潮!

历朝历代无数皇帝倾尽自己的想象力。

想破了头。

也想不出该用什么方法,喂饱如此多的人口!

在他们心中,哪怕把天下所有的地都种上粮食,也不够这些人吃!

于是瞬间,他们就联想到了天幕中后世的龙国。

纷纷做出猜测。

“后世的龙国,既然能让粮油敞开供应。”

“人人都能吃饱。”

“那人口应该不多吧?”

“类似于周朝,小国寡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