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宋苏轼-> 三 唯有道人应不忘(七)
换源:

三 唯有道人应不忘(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萧挞榄战死后,王继忠上奏萧燕燕请罢兵议和:“窃观契丹与南朝为仇敌,每岁赋车籍马,国内骚然,未见其利。孰若驰一介,寻旧盟,结好息民,休兵解甲?为彼此之计,无出此者。”

夏夜总会来临,如王继忠这个奏议来的不早不晚。在旷野的一头,萧燕燕和韩德让都知道,哭着入海的河流无法挽留,他们授意王继忠开始联络宋朝。

十天后,真宗收到了莫洲边将石普报上来的王继忠密信:“...北朝以臣早事宫庭,尝荷边寄,被以殊宠,列于诸臣。尝念昔岁面辞,亲奉德音,惟以息民止戈为事。况北朝钦闻圣德,愿修旧好,必冀睿慈,俯从愚瞽。”。赵恒接信后吃惊非小,像是一场意外,他想起了荒原、野草,追忆淡淡,梦幻而飘忽。

“此奏虽至,恐未可信也”。他面对身边侍立的群臣道出了自己的怀疑,

同是皇帝藩邸旧臣,毕士安和王继忠甚熟稔,他半闭着眼睛,仿佛从未曾醒来,依然不慌不忙,似乎已经获悉那结局中的结局,趋步奏曰:“臣曾接触契丹降人,他说契丹虽深入宋地,屡遭重挫不甚得志,暗自欲归而耻于无名,且彼不畏宋乘虚占其巢穴,此次请和大概不假。继忠之议,臣请任之。”

寇准按耐不住,往日的戎马,现实的狭迫总是催他急急向前:“不可,我军新胜,宜剩勇追寇,迫其讲和。”

皇帝见两位大臣意见相左,他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卿等所言,但知其一,未知其二。彼以无成请盟,固其宜也。然得请之后,必有邀求。若屈己安民,特遣使命,遗之财货,斯可也。所虑者关南之地曾属彼方,以是为辞,则必须绝议。朕当治兵整众,躬行讨击耳。”

财可疏,领土不可让。道走两条,赵恒一边回信给王继忠保持议和联络:“诏到日,卿可密达兹意,共议事宜。果有审实之状,即附边臣闻奏。”一面命令加强关南各州的防守,以战促和。

赵燕燕见宋没有积极回应,欲加大谈判筹码,遂率部攻打瀛洲。宋军早有防备,辽军死伤三万余,城未下而遁去。瀛洲一败,萧燕燕收复关南的雄心受到重挫,求和之心则显得有些迫切:“复令王继忠具奏求和好”,且言:“北朝顿兵,不敢动掠,以待王人。”宋真宗见这已是最后的马嘶以及刀光剑影,此处该有绝唱。便任命曹利用为“门祗侯,假崇仪副使”,前往辽营谈判。

曹利用飞驰至辽国军中,萧太后在军营宴请了他。时值初秋,雁阵惊寒。晴空下,流走的云,山脉交叉,自由出入远方的路,尽显大漠秋天的豪爽。车扼上放一块木板,上面摆着酒器和碟子及碗,碟子里是葱丝、蒜泥、韭沫、辣椒以及酱、盐、醋等沾料,萧太后和韩德让偶坐于前,随从官吏则分两排陪坐。苏辙的《龙川别志》记之曰:见虏母于军中,与番将韩德让偶坐驼车上,坐利用于车下,馈之以食,共议和事。

车下旁边的空地上置四口三足铁锅,每锅配一契丹武士,手持长炉钩向炉膛内添柴。锅内煮着牛肉、羊肉、马肉和猪肉,两个高挽双袖的仆人,正忙着将一盘大块熟肉切割成小片。另几个大盘中还有鹿、貔狸、野马、野羊、野兔、狍子制成的咸肉;天鹅、雁、鹜、熊、貉等制成的腊肉。两个契丹少女,衣着新鲜洁净,持蜕巾,执刀匕,遍割诸肉,装入小碟中,捧给宋使和萧太后。酒是用“浑脱”盛装,是一种用整张牛皮制成的储酒器。叶子奇《草木子》载:“北人杀小牛,自脊上开一孔,旋取去内头骨肉,外皮皆完,柔软,用以盛乳酪酒湩。”饮酒器有爵、樽、杯、觥、觞、卮、榼、玉钟等。最大的酒器是半个葫芦瓢,能装三升,是专门供宋朝使节用的。这里有个故事,据魏泰《东轩笔录》载:“北蕃每宴人使劝酒,器不一,其间最大者,剖大瓠之半,范以金,受三升,前后使人无能饮者,惟方偕一举而尽。戎主大喜,至今目其器为方家瓠,每宴南使则出之。”看来,今天萧燕燕准备用“一坛子酒撂倒刀枪”。

第一道菜是骆肉羹,之后便是各种肉食。韩德让敬过一樽酒后,萧太后亲自捧着半瓢酒敬曹利用。曹利用接过,说了声:“谢太后”,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面红耳热,萧太后开始导入正题:“晋德我,予我关南地,周士宗取之,今宜还我。”

曹利用回道:“晋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岁求金帛以佐军,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

辽国政事舍人高正始闻听,竟站起身冲上前来大声道:“我引众以来,图复故地。若止得金帛归,则愧吾国人矣。“

曹利用回敬道:“子盍为契丹熟计,使契丹用子言,恐连兵结衅,不得而息,非国利也。”

......

外面雪花瓢了起来,一个多月过去了,曹利用开始想念汴梁的蔬菜。双方你来我往谈了几次,萧燕燕度曹利用不可屈,十二月和议遂定,利用不辱使命,奉约书以归。

双方誓书约定:宋每年输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称萧太后为叔母,互约为兄弟之国,“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守存,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