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三国:开局召唤黑衣宰相姚广孝-> 第11章贤才老师,学堂授课
换源:

第11章贤才老师,学堂授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大约过了一刻钟,那名老师才停止授课。

转而对王曜拱手行礼:“在下阎象,字:巨铭,拜见公子。”

向臾也介绍道:“公子,这位阎先生是使君任命平日里主管学堂的首席;巨铭先生,这位就是我们使君的公子,还是大儒荀爽先生的学生。”

王曜回礼:“巨铭先生,在下王曜,字:彦辰。”

想不到自己老爹手下学堂的首席,居然也是个不错的人才,未来袁术的主簿,也是袁术称帝之时,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清醒人。

“公子,今日来学堂,也是讲学的?”阎象问道。

“不错,”王曜说:“巨铭先生,可有什么指教?”

“呵呵,指教不敢当,不知在下可否旁听?”

“自然可以。”

见两人聊了起来,向臾说道:“公子,阎先生,小人就不打扰你们了,先行告退。”

向臾走后,阎象说:“在下刚刚结束一节课程,可否请公子,等学子们休息片刻,再行授课?”

“可以,正好我也想向阎先生,先了解一下这些学子的情况。”

“好,公子,在下在此任职,也有一年有余,这批学子之中,你看那。”阎象指了指:“牛会青,最为年长,学得还凑合吧,为一小吏足矣;那个,周全山,也还行;还有那,祁方山;也不错……”

阎象一连指了四五个人,基本上都是学了有一年多的年轻人,而且都是平民出身,在他眼中,值得一用。

至于姓 名是三个字,也不奇怪,毕竟两字名为贱是王莽搞的东西,在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并没有做明确的要求。

不过士族和豪强对这种习惯,更看重一些,或者说约定成俗吧,但底层对于这些也没那么讲究,甚至有的底层百姓,连正经的名字都没有。

在上流社会,也不见得对两字名有多严重的歧视。

著名经学家·马融的族孙,马日磾,字翁叔,他在汉末文人心中的地位,可以说和卢植、蔡邕差不了多少,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刻《熹平石经》,做官也到过三公九卿的位子,难不成士族会因为他两字名就轻贱他?况且他自己就是士族出身。

如果说是他仰慕金日磾,才用了这个名字,那东汉以前,两字名的传奇人物太多了。

仰慕程不识,那就叫王不识、张不识;仰慕周亚夫,就叫李亚夫、赵亚夫;仰慕霍去病,就叫周去病、徐去病;而且类似郭攸之(字:演长),这种可能存在宗教信仰的也是两字名。

找个能说得通的理由,两字为名就也无所谓了,那么两字为贱是否存在必要性,况且随着进入魏晋南北朝,两字名就多起来了。

本来就是约定成俗的东西,没必要墨守成规。

地位怎么样不是靠名字赋予的,有家世有能力,管你几个字名,都能受人敬仰;否则你就是按照上流社会的讲究,取个单字名,结果自己要家世没家世,要能力没能力,不还是被人看不起吗?

阎象又指向了一个看着大约十岁的小孩,说道:“公子,这孩子叫蒋钦,半年前入的学,天赋不错,学习刻苦,偶尔还能举一反三,算是这群孩子中,天赋最好的了。”

王曜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喜,顺着阎象的指向,看向那个少年。

蒋钦确实是寿春人,能出现在这里,倒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是未来成长为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的人,天赋当然可以了。

了解了一下学生,阎象和王曜,又闲聊起来,说说学问,谈谈古今,倒也有些共同语言。

“公子,时候差不多了。”

“好,我去了。”

王曜走上讲台,而阎象则是坐在了最后一排。

下面的学子,看到王曜上台,有不少相互间窃窃私语,毕竟王曜看起来也没比他们大上多少。

蒋钦倒是面不改色,若是没点察言观色的本事,他也不会早早的选择追溯孙策。

故而在其他学子将疑惑挂在脸上的时候,他只是在心里默默的思考。

“学子们,我叫王曜,字:彦辰,师从大儒荀爽,受王使君之令,会偶尔来给诸位授课。”

学子们也曾从讲师们口中,听说过当代的几个大儒,荀爽正是其中之一,而眼前这名少年,自称是荀爽的学生,而且还是王刺史派来的,当然就没什么问题了。

“好了,今天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弓和人的故事吧。”

一听到有故事,学子们的注意力,立即集中了。

“春秋时期,楚王打猎之时,丢了一张弓,他的手下请求去寻找,楚王却说:‘不用找了,楚人遗弓,楚人得之,何必寻找呢’。”

“你们觉得楚王怎么样?”

下面有学生答道:“楚王心胸宽广,自己的弓丢了,若是能被楚人所得,倒也不错。”

“嗯,但后来,孔子得知了这件事,你们猜猜孔子是怎么说的。”

“孔子是不是赞美了楚王?”

“孔子捡到了弓?”

……………………

学生们发挥了想象力,提供了不少答案。

蒋钦说道:“老师,孔子是不是批评了楚王?”

王曜看着他,反问道:“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想法?”

蒋钦回答道:“之前,其他老师教过,孔夫子,传播私学,有教无类,楚王则只是想要楚人得弓。”

“不错,”王曜立即认同了他的说法,给出答案:“后来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楚王心胸不大,人失弓,人得之,何必非要楚人捡到不可呢?’,楚王专于楚国,而孔子则看到了天下,不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他的心胸,远非楚王能及。”

“原来如此啊!”

“不愧是孔夫子。”

随后,王曜又给学子们讲述了一些先贤们的故事,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授知识和道理。

阎象听着,脸上也露出笑容,王刺史的儿子,荀先生的学生,果然有点水平。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一节课结束了。

王曜拱手说道:“学子们,今日我的课结束了,大家可以先休息一下。”

学子们皆起身,躬身行礼:“学生恭送老师。”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