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蒙古皇帝窝阔台-> 第三章(二)昭告全国通学蒙古文字
换源:

第三章(二)昭告全国通学蒙古文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结果他们很顺利的走出了赵家堡,没动一刀一枪,马队正往前走,忽然闪出一处人马,正是赵复副将林滋,请假回家探望母亲,离开了兵营,这才回来遇见了阔楚、姚枢他们,认出是蒙古游骑马队,应拦击追赶,恐自己不是来者对手,看着他们过去,总认为蒙古骑兵会放马过来一战,但没有似乎在忙着赶路,不管一切的跑了过去。

林滋一伙人马,看断后的是一员小将威风凛凛,马踏起的烟尘弥漫,近一万之众。

自己人数太少就向赵家堡营地走去,今天也是阔楚和姚枢二人兴运,没损兵折将却把赵复先生名儒请来。

赵复是个文人,主持军务是个智囊,出谋划策,林滋乃武将有勇无谋之辈。

他二人在这里正是互相配合默契,金国才赢得在大昌战役的胜利。

林滋将军今天没有看错,三千人每人乘马三匹,那就是三三见九,等于九千人,当然荡起尘土近一万之众的看法是没错。

阔楚二太子看金兵没敢和自己交锋,就扬长而去,很快赶上了姚枢,在马上说:

“老师我们二人现在平安的已经走出大昌郡,再往前走我想我们该分开走。”

姚枢说:“你怎能说分开走呢,你是说叫我和赵复一起走,你自己赶往山东曲阜请孔先生?”

阔楚说:“我是这个意思,我想我自己能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山东属于中书行省,是张荣、张柔二人的统管地区,没有敌兵,我带一千人马足够完成请先生的事。”

姚枢有点担心的说:“你自己去我有些不放心,还是咱们一起走,到那里我能帮着讲情。我先到家,皇帝问我,叫我怎么答复。”

阔楚说:“老师你放心,你不会比我先到,因为和赵先生一起走,不可能走的那么快。马车和单骑走的不一样,显然马车慢的多。”

姚枢虽然是老师,但学生二太子是个倔强的人,只好尊重他的意见,二人分开,姚枢沿着来的路往回赶。

阔楚二太子带着一千人马直奔山东曲阜,这天正往前走,遇到史天泽元帅帐下押运粮草的先行官,史兴隆急速赶着运粮的车马往前奔走,他看来人打的旗帜上飘舞着两个大字“阔楚”,史兴隆看此二字,忽然想起蒙古二太子来了。

听说他虽然岁数不大,确有万夫不挡之勇。一是想结交勇敢的小将,二是也出于尊敬二太子阔楚,就一马当先走在前面,在马上抱拳躬身说:“下官有礼了,来者想必是二太子阔楚将军吧。”

阔楚二太子早就注意到此人的一举一动,听到此人认识自己并没想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面,看来者的旗帜写着“先行官史兴隆”六个大字。

想到他可能往攻打庆阳府兵营运的粮食,又一想自己一伙人马要埋锅造饭,需要很长时间,不如和他们一起较比好些。

也在马上恭手抱拳、客气的说:

“想必将军是史元帅的先行运粮官吧?”

“在下正是,”随着自己的话声从马身上跳下来说:“想必二太子到中原来必有大事,今天兴会一定请到兵营休息几天再走,你看如何?”

阔楚二太子说:“我还很忙,不便打挠,只是今天在这里相会,也是一种缘分,我想你们有吃的给我们一些,这比什么都有强,”

林兴隆说:“这好说,二太子说一声就可以的事,我们车上拉着好多果品,都是新鲜东西,不妨拿下来,给弟兄们吃就是了。找那好的孝敬太子爷,叫当兵的把车上好的果品拿来一箱子,摆在二太子面前,看看中意否?”

阔楚二太子看着那新鲜果品。

却来了食欲说:“这很好,我们就来个野外就餐,你我不是更好吗?”

林兴隆看上千人的骑兵在那里看着,怎好不叫来一齐吃呢,也赶上自己运的大多数是果品,当然也就不吝啬了,叫几个士兵抬来,让二太子的士兵们都来品尝,这些人都是草原上的人们,对南方的果品糕点根本就没见过,今天既饱眼福又尝到了新鲜果品味道,都说好吃。

阔楚二太子看到士兵们的高兴样子,不免心里也觉愉快。

叫自己的随从拿来面袋子装的牛肉面粉,给林兴隆倒了多半袋子,说是让林将军也尝一尝。

林兴隆也没客气,用手抓了一把就往里塞,吃了起来,刚开始时觉得有点味,可越嚼越香,真是好吃,连连说好吃、很好吃。

阔楚二太子说:“这是我们的口粮,用它来当作主食,可省很多功夫,既不用埋锅造饭,又节省时间,行动起来特别方便,实在太饿了也可以在马背上吃它一口,也解饿的,是个好的食品。”

林兴隆接着赞叹的说:“是个好食品,我回去以后和史元帅请求,我们也照这个样子炮制一样的牛肉面粉。那对我当运粮官来说,该省多少人力物力,这解决士兵们的饮食,绝对是个好办法。”

阔楚二太子高兴的说:“那你就和史元帅说没有不成的事,这对他来说是个省人力物力的好事。我看我们就在这分手吧!”

他吩咐士兵们准备起程,真是军令如山倒,行动相当迅速,按着顺序已整装待发。

先行官林兴隆说:“二太子,我们没按礼节迎送,没有实行跪拜之礼,很失礼节,万望恕罪。”

阔楚二太子说:“这是哪里话,我们这不是在宫殿,又不是在公众场合,这是在郊外,怎比在军帐中呢。

望不要多心,我们会后有期的,来日方长。我们就分手吧!”

接着下令说:“出发!”

跃马扬鞭奔往山东,一路马蹄荡起的烟尘直往曲阜,这日来到曲阜,先到孔庙祭拜孔夫子。

大典完毕后,阔楚二太子四顾张望,怎么不见孔家人在这里答谢,感到很怪,怎么着也不会这个样?

孔夫子家世代是书香门第,不能如此无礼,阔楚二太子虽然年龄小,但见多事广,心里想着孔家人不会是这个样子。

孔庙正门走近一位三十多岁数的人,看样子是个读书人,他稳如泰山,步履矫健,很有气节之人。

他见到阔楚恭敬的说:“来祭我孔家先人莫非是蒙古帝国人士,学生来的时间晚了些,望将军见谅,有失远迎。”

孔先生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式接着说:“将军来此祭典是专程还是路过此地?”

阔楚二太子很谨慎的说:“专程来此,你有此番说法,莫非就是孔先生!想不到在这里相会,我本应到府上拜见,在此叫我如何是好。”

来者慢条斯理的说:“这有何难,等学生给先人敬上三柱香,叩拜之后,请将军到府上不迟。”

他在香案上拿香,点燃之后,恭敬的敬上之后,双膝跪倒,拜了三拜!

起身说:“请将军到府上述话。”

阔楚二太子一声令下:“奏乐!”

围观的老百姓就听:

鼓乐喧天、唢呐声响彻云霄。老百姓也看到,这次祭祀孔庙别有一番景象,唢呐声第一次在山东曲阜响起,根本不知此乐器是产自何地,不知哪来的这样一种乐器,听起来很是悦耳动听。

开始祭祀孔庙时,引来无数的村民。但孔庙周围全是蒙古兵把守,没人敢往前来观看。只是远远的往这里观望,不知是何故,老百姓听到的鞭炮声、罗鼓声、唢呐吹出来的声音,声声入耳。

怀着一股好奇的心理慢慢地走来,看蒙古兵也不怎么叫人可怕,没有吼吓人们的声音,表现的和蔼可亲,没有敌意。

老百姓逐渐往这边走来,越来越近,看清楚是在祭祀孔庙,也看清了孔家人在和一位蒙古将领谈话。

当孔家人在前和一位蒙古年龄不大的将领一起走的时候,就听演奏乐器的声不断从孔庙中走出来。

很长的一个乐队,老百姓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乐器,有的好长、有的像一根黑木棍有几个眼,手指按着发出的声音,很是危宛悦耳。

听起来比中国的民乐笙、管、笛、箫音调要大了些。乐队走过街道时,人们才看清楚,唢呐是个喇叭,声音是很好听。在进入孔府时,乐队始终演奏着,好大的气魄,听奏乐班头手一挥,突然停止了演奏。

孔家人请、阔楚二太子到孔府中堂,分宾主坐在席位上,侍女端茶,孔家以主人的身份说:

“你等到孔庙祭拜乃我先人之福,小人在这里感谢了。”

阔楚二太子说:“我是奉皇帝命来此请先生,就任国府学堂的老师,不知先生乐意前往哈拉和林首都。”看孔先生有为难情形,没有说出来。没表示乐意或不乐意,他只好没等答复,就高声说:

“孔衍措先生接旨!”

这突如其来的圣旨,又是蒙古皇帝的御旨。真是没有想到,想不接没有什么理由。

只听到有个人说:“跪下接旨呀!”

孔家人很自然的跪下接旨,阔楚二太子高声朗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孔夫子圣人五一代孙孔衍措先生,乃我们这一代名儒,因我蒙古帝国大兴汉文化之风,请孔先生兴教办学,特封为我国的衍圣公。钦此。”

孔家人叩头说:“谢主隆恩!”

“起来接了圣旨”。没等他站起,阔楚二太子扶起孔先生,让孔先生坐在主人位子上。

阔楚,双膝跪下,叩头就拜,说:

“先生在上,受弟子一拜,学生是蒙古人,虽不知周礼,不会讲三纲五长,但也懂得我们自己民族的礼节,对长辈每天都要问好、二问安、三双膝跪拜慰问先辈,礼节也是很多的,不是蛮夷胡人不懂礼义、野蛮,横行霸道,没有长幼之分,粗犷得很。而是讲礼节得很,我们蒙古人有的母亲有外遇,不能说蒙古女人都那么样,只是当儿女的都不能去说管,正像汉人说的‘儿不掐母奸,狗不嫌家贫’是一个道理。我们匈奴的马,它纯属畜生,而留的马种,它是公马都不和生它的母马交配,我们那里的马,都知道生它的是母亲,何况人呼!怎么能管母亲的事呢?原因我们那里没有汉文化那么复杂,我们学汉语,把它用文字写出来,让人们知道我们是人,是一个和世界各种肤色的人类一样,有自己的光荣发展史。请老师就是这个目的,老师教给我们文化知识,让我们自己写自己的历史,避免别人老是误解我们为野蛮的人。今天叩头拜请老师,就是要请先生答应为我的老师。不然我就长跪在这里,什么时候答应,我就什么时候起来。我以蒙古帝国二太子身份邀请孔先生……”

孔家人真的被二太子的真诚所感动,他想不出、实在是讲不出什么道理,他不好意思再让二太子跪在自己面前,愉快的说:

“你先起来,我答应就是,不要长跪了。”

阔楚,跪在那里,看着孔先生没动。

孔先生已经看出阔楚,没有他的吩咐,阔楚二太子是不会站起来的样子。

急忙打着手势叫阔楚站起来,先到坐位上坐下,说:“你先坐下,有些事咱们好商量,我家里需要略理,不能跟你一走了之,今天在我庄上休息一日,让我尽地主之意,全体官兵在我庄上就餐,一切由我办理,你就听我吩咐。”

阔楚二太子说:“一切听老师吩咐。”

心想我们这么多人马,在什么地方休息,太不方便了。

孔先生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慢条斯理的说:“不要为难,我这庄里对一千人马的吃住是没问题。能安排下,你先到客房休息”。孔先生和管事的二人商量如何安排,筹划一番,怎样杀猪、怎样杀羊、杀牛计划着,愁的是杀羊、杀牛就太麻烦了,这个还慢不好收拾,确实太费人力。

管事的人很快想出了办法,他说:

“这不好办吗?我有办法,找蒙古兵他们会杀大牲畜,先和他们下边人商量一下,我看能行,这有什么,反正是他们吃,叫他们搞这个”。

“那就这么办”。二人商量好,开始行动起来说也快,做法是按着汉族人习惯作的八大碗,准备开席,请二太子阔楚,来到酒席宴上,孔先生说什么也得让太子坐到上坐,

阔楚二太子说:“老师在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亲应该在上坐,”没办法只好按着二太子的说法,不然怎么也不行。孔先生坐了主席,家人们看着这位太子确实知书达理,各个欢欣鼓舞,上席的人川流不息,席面很快摆满。

孔先生此时和管事的人说:“怎么得把酒拿来!”

管事人说:“酒已经拿来了,是山东曲阜白酒,好喝的很。”

正说着伙计们已摆在桌面上,有的正往酒杯里酌酒,酒香味叫人真想多喝几杯,当兵的人还有谁说不喝酒呢。

孔先生说:“现在开席!”他就举起酒杯让二太子先喝,但二太子是个明白人。

阔楚,举起酒杯说:“我先敬老师一杯!老师受累了。”

孔先生说:“这是哪里话,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们还是一起喝吧。”

他们互相谦让着,吃着、喝着,真是酒足饭饱。

有一个当兵的说:“这红焖猪蹄子好吃,我们蒙古人对吃猪肉感到有一股腥味,可今天老师傅们做的一点腥味都没有,真是好吃,这样的味道好极了。”

也有的说:“这酒真是好喝,比马奶酒有劲多了,我要再喝一点就醉了。”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