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我和我爹在安西叱诧风云的那些年-> 第一章第十六节:安西军居然还在??!!!
换源:

第一章第十六节:安西军居然还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骆磊不负自己士子菁英之名,的脑子里有很多东西,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侃侃而谈:“若某所记、所估不错的话,我等应当在北庭大都护府嗢鹿州都督府故地,由此向北不到百二十里,应当就是故嗢鹿州都督府治所弓月城。”

“这弓月城当年曾是突骑施(西突厥灭亡后的残部)的小牙帐(陪都)所在,永淳年间,大唐大破突骑施叛军,从此这里就成了大唐属地,后来更是成了嗢鹿州治所,但安史之后大唐便断了西域的消息来源,这里的情况就不为人所知。”

“据从某这半年所收集到的信息来看,弓月城周边成了回鹘、突厥和大食的缓冲地界,只有一些小部落在此放牧,不是这三方任何一家所属。”

“弓月城水草丰茂,曾经也有良田数万亩,也能称得上是一块上好的安居之所,若是明公能够占据此地,广纳汉儿遗民、训练精锐不去,再遣使南下联络安西军残部,未必不能以此重建嗢鹿州甚至是北庭大都护府,为族人争得一片生机。”

骆磊生于、长于藩镇割据的时代,更是为了节度使的割据独立而精心谋划过,因此对于撺掇人割据一方并没有太多的避讳,言语里也没有将朝廷放在眼里,而是说王凌可以自行重建北庭大都护府。

这话对于原生原长的土著来说自然是诱惑力十足的,就连王合等“梦境游戏系统”具现出来的人物,也对骆磊话中割据一方的前景充满了向往。

可偏偏王凌是个后世穿越来的,因此他忽略了骆磊话中的其他意思,而是紧紧的抓住了其中的“重点”——只见王凌“咻”的一声站了起来,难得失态的他言语中满是惊诧和激动:“骆先生说的是安西?可是安西大都护府、安西军的那个安西?”

“骆先生的意思是,这广袤的西域之地,竟还有安西军的存在吗?”

也不怪王凌会失态。

那可是安西啊!!!那是堂堂大唐帝国的安西大都护府啊!!!

在这里,多少诗人远涉万里、投军边塞,在战斗中写下了壮丽的诗篇,开辟了一个叫“边塞诗”的流派,给后世的学生增添了许多的作业。

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这些名字即便是在千年之后,也依旧在书籍里熠熠生辉。

那是一个充满了骄傲与荣光的名词,作为唐帝国西垂的国之利刃,巅峰时期的安西大都护府在长驻兵力只有两万多人得情况下,便能威慑西域四百余国,且一直保持进攻态势,还多次跨过葱岭远征,与阿拉伯帝国等决战中亚,彼时的中华武功之盛,可谓亘古未有。

便是中原板荡、陇右失陷,安西仍然能坚守国土五十载,力保国格不失!等到他们的坚持失败了之后,还要过整整九百五十年,西域才重新归入中原朝廷的怀抱(清统一准噶尔之战)。

玩全甲格斗的,哪一个心里没有个铁马兵戈的梦呢?每一个渴望铁马兵戈的人,又有哪一个不知道安西、不崇敬安西的呢?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扛五十载,怎敢忘大唐!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生是汉家人,死亦大唐兵。

如果说关二爷的忠义千秋的典范,那王凌是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的,但关二爷再怎么忠义,他也只是一个人,但安西的数万军民可是各个都是忠烈千古的存在啊!!!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支志愿军部队在朝鲜战场上因为美军的围追堵截而和国内失联了,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这支部队集体成烈士了,可等到08年奥运会的时候,南韩的总统突然请求国内派遣使者去将这支占据了济州岛、成立了人民政府、独扛了美日韩三国五十余年的部队给接回国,这个消息将给国内造成多大的震动。

这样的丰功伟绩,即使再过上一千年,依然会在国人的史书里熠熠生辉!

骆磊闻言先是一愣,继而回答道:“回禀明公,正是安西军!”

“安西还在?”王凌的声音急促了起来。

“据吐蕃、回鹘诸部的消息,安西是还在的!”骆磊回答道:“安史之后,中原与安西虽然断绝了陆上的交通、失去大规模运输的能力,但还是有断断续续的消息传来,永泰二年(766年),朔方节度大使、中书令、汾阳郡王郭郡王奏请遣使巡抚河西、安西等地,并请置瓜、沙、甘、凉、肃诸州长史。”

“朝廷准其奏请,以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郭昕(郭子仪之侄)为使,奉命前往巡抚河西、安西等地,后加封其为安西四镇节度观察留后。”

“郭将军率郭氏部曲和从征健儿共八百骑往河西,然而出了河西之后便一连十数年都杳无音讯,就在朝廷都以为河西、安西之地尽为吐蕃所有的时候,建中二年(781年),郭将军和伊西庭曹节度使共同遣使借道回鹘来朝,朝廷这才得知安西和北庭居然还在!”

“朝廷遣使往安西和北庭,任命郭将军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安西军士皆升七级,赐曹将军国姓,更名为李元忠,晋北庭大都护兼伊西庭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朝廷再次遣使至安西和北庭,加封李将军为宁塞郡王、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加封郭将军为武威郡王、升安西四镇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尚书左仆射。”

“除了这些加封之外,朝廷没有也无力给予安西一兵一卒、一甲一粮的支援,到了贞元二年(786年),回鹘可汗遣使来朝,告知了安西全面失陷的消息,朝廷也正式放弃了对西域的统治。”

“可就在三年后的贞元六年(790年),高僧悟空由天竺回国,据他所言,他在疏勒镇见到了镇守使鲁阳将军,在于阗镇见到了镇守使郑据将军,在龟兹城见到了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在焉耆镇也见到了镇守使杨日佑将军。”

“朝廷这才知道,安西四镇仍为我大唐之土!”骆磊喝了一口热茶:“可朝廷自身早已深陷泥泞,也只能是感慨一下安西军的忠义,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了!”

“某也以为,这忠义千古的安西军最终也会淹没在吐蕃、回鹘的茫茫人海之中,这诺大的西域最终也会成为蛮夷的天下,但某家自今年年中踏入回鹘之地起,就一直听到回鹘汗国的贵人、部落的头人们在谈论安西军,某这才知道安西军居然还在!”

“自悟空大师回国已经过去十年了,没想到安西军居然还在坚守!”

骆磊抒发了一下自己的感情,环视了一下正在认真听自己讲话的众人,继续说道(以下非史实部分):“但安西的坚守愈发的艰难了,根据某打探到的消息,就在悟空大师回国的那一年,吐蕃十万大军进逼于阗,于阗镇陷落。”

“次年,北庭杨大都护意欲联合回鹘反击吐蕃,但却遭到回鹘的背叛,庭州、西州陷落,北庭大都护府灭亡。”

“而就在去年,回鹘滕里可汗遣使联络安西,双方约定共同攻打西州,胜利之后,回鹘占庭州,让开河西走廊的通道,西州则归属安西军。”

“安西军主力精锐尽出,四千甲骑攻打西州,但回鹘再一次失信,他们借助安西军的攻势占领了庭州后就与吐蕃媾和,徒留安西军陷入苦战。”骆磊的表情也随着自己的讲述而变得愤慨:“四千安西军只撤回了不足一千五百人,但他们却让一万两千余吐蕃军在他们的军阵前留下了自己的尸体,安西军的威名再次响彻西域!”

对面的王越大喝了一声:“好!安西军,伟哉、壮哉!”

“安静!”王凌说了一声:“听骆先生讲!”

王越讪笑了一声,对骆磊道:“骆先生,您继续!继续!”

“王越统领所言不差,安西军确实伟哉、壮哉,但那四千甲骑已经是安西军最后的骨血了!”骆磊继续说道(以下非史实部分):“今年,吐蕃再度来袭,疏勒镇失守,疏勒镇镇守兵马使鲁阳将军殉国,安西军现已退守龟兹、焉耆二镇,且传闻吐蕃正在动员大军,准备再度攻打安西,意图一举摧毁安西军。”

“安西军形势危急,如果我们能与安西军联络,借助天山南北的地形优势,或可为双方都增添一些助力。”

骆磊的话讲完了之后王凌就陷入了思索当中,其他人也都在静静的等待着他的决断——这个帐篷里,除了骆磊这个原生土著之外,其他人都是“梦境游戏系统”具现出来的,基本上对王凌的忠诚度都在95以上,属于让死绝不生、绝对服从的那一死忠,万事自然是以王凌的命令为主。

而王凌则是在思考骆磊的话,他从骆磊的这段更像是历史科普的话里提炼出了几个有用的信息出来:

首先就是时间点——王凌对于这些年号之类的没有研究,所以他也不知道骆磊说的“贞元”、“建中”这些年号到底是哪一年,但是他知道安西啊,根据后世的考古资料科长,高僧悟空大师路过安西时是西元789年,彼时安西军还能控制住安西四镇,悟空大师回到长安时是西元790年。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