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唐儒圣:我读春秋的-> 第三章:圣前诗?文宫开!
换源:

第三章:圣前诗?文宫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圣前诗?文宫开!

李平安决心一试,提起笔来准备作诗!

“无论如何,我都要放手一搏!”

在偏屋的桌子上,他铺开了一张素净的纸张,手中轻握墨块,思绪纷飞。

儒道之路,作诗不是非得需要文位支撑,人人皆可。

然而!

虽然读书人可自由挥毫,但诗词能否登峰造极,还需看天时地利人和。

环境之韵、心境之静...皆是决定诗词品质的关键。

诗词之境界,自出县始,至达府、鸣州、镇国、传天下,直至惊圣。每进一步,文人受益便愈加深厚。

试想,若此刻他默写一首昔日塞外名篇,虽本可达传天下之境,但因未历塞外风霜,心境与诗意相悖,恐遭诗词反噬,使得传天下之诗仅显鸣州之姿。

“诗需对景,人需对时。”李平安心有所悟,这仿佛是为他量身打造的挑战。

此世文人,未曾亲历,又怎能像他这般,胸中满载传天下之作?

他停下研磨的手,望着浓稠的墨汁,心中泛起一阵犹豫。

如何挥毫,既能不辜负诗词之美,又能助他获得才气灌顶之力?

若无才气灌顶,他又如何有力量去拯救病榻上的柳姨?

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柳姨那温婉如玉的脸庞上,一瞬间,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情感,一句诗句跃然心头。

福灵心至!

提笔疾书,他全神贯注,不为外界所扰,眼前唯有那张清雅的面庞。

笔尖飞舞,墨香四溢,普通纸张上渐渐呈现出动人的字迹。

...

在那不远的巷弄之后,矗立着陈家的府邸。

陈家,家底深厚,有亲人在京兆府任职,即便在达官贵人云集的长安县,也占有一席之地。

此刻,陈锦年应李平安之邀,急忙前往家中请求姑姑——那位术士,去探视病患。

在陈家的一处幽静池塘边,陈锦年恳求道:“姑姑啊,他是我的同窗挚友,常与我并肩去书院,请您务必去看看。我已承诺过,若您不去,我这读书人的脸面可往哪儿搁啊?!”

读书之人,面子可是大事,这点道理,无人不知。

陈家姑姑,身着一袭洁白的术士长裙,岁月不曾在她脸上留下痕迹,修炼让她依然保持着那份独特的韵味。

她听着陈锦年的恳求,却不为所动,缓缓道:“侄儿啊,那不过是个照陈他的侍女罢了。李平安虽是大秦王爷府的世子,但我昨晚察觉到他家有术士的活动迹象。此事若是牵扯其中,恐惹麻烦上身。”

“自家人下的手?”陈锦年震惊,从姑姑口中得知这一消息。

但他并未因此退缩,反而眉头紧锁,愤慨道:“圣人曾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如此行径,岂能容忍!”

陈家姑姑虽非读书人,却也听出了其中的愤怒与谴责。

她面色一沉,正欲教训陈锦年,却忽然望向隔壁的方向。

她身为七品望气师,能洞察天地之气。

此刻,她震惊地发现,隔壁正有一股粗壮的才气在凝聚!

“那是……天降才气!”陈家姑姑惊呼,从才气的凝聚程度来看,那诗词文章至少达到了鸣州级别!

在诗词歌赋等文学领域,若有顿悟,便能引来天上文曲星的青睐,降下才气!这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

“天降才气?”陈锦年也愣住了,身为读书人,他深知天降才气的珍贵。

一般而言,科举之后,童生需前往学院接受才气灌顶,方能进阶。但天降才气却不同,那是文曲星直接认可的佳作!

若是在非学院之地接受天降才气,则被称为“圣前”!

但此刻,陈家姑姑却发现,那才气虽凝聚,却迟迟未落下,显然诗词文章尚未完成!

“若能见证一首鸣州级别的诗词问世,此生无憾!”陈家姑姑激动不已,她迫不及待地朝那才气汇聚之地疾驰而去。

陈锦年见状,也紧随其后,心中惊叹:“是平安?若真完成,这绝对是圣前之作啊!”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奔向隔壁李平安的家中。

而在李平安的偏房里,他手握毛笔,终于完成了最后一笔。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随着这句诗的落下,一股磅礴的才气自他笔下诗句中涌出,直冲云霄!

轰隆隆!

雷霆万钧般的巨响震撼着整个空间!

在那一刹那,他的眉心仿佛要撕裂,一座巍峨的文宫殿堂瞬间拔地而起!

殿堂内部,一片朦胧,一根庄严的石柱冲天而起,上面镌刻的诗词闪烁着耀眼金光。

“这……是传说中儒生的文宫!”李平安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文宫,乃是读书人储存才气的圣地,犹如修道者的丹田,文宫的诞生意味着才气的积累与汇聚,对于读书人而言,这无疑是命脉般的存在。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仅凭借一句未完成的诗句,便直接开辟了文宫!

若是完整的诗篇,那将是何等惊人的境界?镇国?还是更高?

然而,那首诗篇过于庞大,且非必背之作,他仅能记住其中的片段与脍炙人口的佳句。

这也使得他的诗篇未能完整,才气凝聚却难以落下,无法完成灌顶。

但李平安并无怨言,因为他深知,即便能默写全诗,若没有相应的文人心境,也难以驾驭其中的神韵。如今能开辟文宫,已是莫大的幸运。

倏忽间,两道身影如流星般降临李家院落。

陈家姑姑与陈锦年并肩而至,目睹了这一幕才气凝而不落的奇景。

陈家姑姑心系此景,毫不犹豫地踏入偏屋。

陈锦年试图阻止,但姑姑身为七品术士,速度之快,令他来不及开口。

无奈,他也只好紧随其后,欲一探究竟。

在偏屋内,李平安放下毛笔,抬头便见门口二人。

他认出陈锦年,而那位风韵犹存的妇人,想必便是陈锦年的姑姑了。

“平安!竟真是你在作诗!”陈锦年望着桌上的诗句,惊叹不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陈家姑姑凝视着那诗句,仿佛灵魂被击中,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李家上空,才气凝而不散,金色的光芒汇聚成一片璀璨的光海,吸引了无数儒家读书人的目光。

偌大的长安城,在这种科举将至的时刻,圣前诗的出现不亚于一场大地震!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