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唐儒圣:我读春秋的-> 第十七章:你听过王维的相思吗?
换源:
第十七章:你听过王维的相思吗?
- 第十七章:你听过王维的相思吗?
贴经之试,犹如完璧之玉,需以日积月累之功,方能填其空缺。李平安对此类题目,自是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诚然,死记硬背圣贤及当世大儒之经典,看似机械,实则暗藏玄机。一旦铭记于心,临阵对敌,便能信手拈来,化腐朽为神奇。
半时辰已过,十张试卷已完成,腹中略感饥馑。他轻轻将试卷摆放整齐,随后腾出案桌,自书囊中取出干粮。
这午膳,乃是柳姨晨光熹微时亲手准备的糕点,因考试规矩森严,热菜自是无法奢望。柳姨的糕点,色香味俱全,犹如其人,皆是世间罕见之佳品,若置于市井,定能成就一番糕点界的佳话。然柳姨心性高洁,不愿将此技艺用于俗世营生,她愿将全部心力倾注于李平安身上,伴其苦读,共赴前程。
匆匆就水咽下糕点,李平安收拾好案桌,复又投入题海之中。“九年寒窗,未曾遇此等严苛之试,十年苦读,果然非同小可。”他轻轻舒展筋骨,心中暗自感慨,随即继续挥毫泼墨。
又一个时辰悄然流逝,贴经试题已尽数攻克,十五张试卷,一气呵成。接下来,是更为棘手的议论题,而题目之选,竟是自己所熟悉的人!
李红缨的父亲,大唐皇子!天策上将!李世民!
“啧啧,没想到啊,这位三品武夫在去年完成玄武门之变,今年的科举就考他?也不怕未来李世民成为大唐皇帝,对儒家有打压吗?儒家还真是...不拘一格啊。”李平安虽性情温和,此刻也不禁心生微词。但转念一想,此等挑战,对他而言,亦非不可逾越之山。前世历史考卷中,不乏对古代帝王之评点,九州大陆的历史略有不同,然太宗皇帝之事迹,大抵相仿。
“儒道之勇,敢于直面皇权,真乃大勇也!”李平安心中暗自赞叹,提笔欲书。既然儒家出题人敢于如此,他又何惧之有?迟早要步入举人行列,此刻的童生试,不过是踏石过河之小试牛刀罢了。
笔尖轻触纸面,李平安缓缓写下:“玄武门之变,乃人族王朝史上皇权更迭之典范,无出其右者!”他继而论述:“王朝更迭,千百次矣。大明铁血皇帝朱棣,夺位之路血染千里,内耗深重,世人犹称其为铁血。然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以百人之众,未动干戈,即定江山,其智勇双全,可见一斑。”
“天策上将一箭三雕,翻云覆雨间,帝王未来权柄易主,太子陨落,齐王授首。三者皆非弱者,却尽丧天策上将之手,其兵法谋略,直逼圣人孙武之境。”字里行间,尽显李平安对当今这位天策上将的钦佩与敬仰。
李平安笔下未歇,继续挥洒:“玄武门之变,虽手段决绝,手足相残,君权被迫让渡,然天策上将所造之伟业,仍堪称未来千古一帝之典范!”
“回溯历史长河,人族皇朝更迭,无不伴随着血海深仇,而玄武门之变,仅限于皇室内部纷争,未累及苍生,人族基业得以稳固……”
“其文治武功,可称之帝王之楷模!”
纸张翻动之声此起彼伏,李平安笔耕不辍,一张又一张试卷被填满。他独辟蹊径,以玄武门之变为引,深入剖析天策上将军的辉煌事迹。
此等议论,自然需拣选溢美之词。一番挥洒,十余篇议论文跃然纸上,终是攻克了这令人头疼的一关。
“完成!既然儒家敢出,那我就敢写!到时候别怪我写的太直白了。”
恰在此时,圣庙内钟声悠扬,三响连绵。
铛!铛!铛!
这钟声如同倒计时,令所有考生心头一紧,汗水涔涔。科举之期,仅剩半时辰矣!
李平安审视着自己的考卷,唯余最后一类——诗赋,静待完成。
“半时辰,此生未曾有过如此充裕之时!”他心中暗笑,这时间若是在前世高考,足以从容应对作文,而今,用于即兴赋诗,亦是绰绰有余。
战诗或相思,两者间他早有抉择。未曾亲历沙场,战诗恐难尽其妙,他不愿辜负前人智慧,更不愿敷衍了事。
“相思情。”李平安目光坚定,落在这一选题上,“不拘平仄,七言绝句皆可,选择自是丰富。”
前世诗词中,相思之作浩如烟海,佳作频出,但他所求,乃是能触动心弦之作。
考试尾声将至,李平安却显得格外从容,心境渐趋平静。思绪纷飞间,他忆起了那个遥远时空的繁华与风流,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怀念;又念及此世,虽孤身一人,却总有人默默相伴。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自语道:“李平安,勿忘科举初心。”
那人,或许也在远方,遥寄相思。
他取过一张草稿纸,提笔欲书。
“吾有一诗,可诉尽相思!”李平安眼神闪烁,文宫之内,才气随之涌动。
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字里行间,颗颗红豆跃然纸上,色泽鲜红,圆润饱满,嫩芽初露,生机勃勃。此诗借物抒情,恰似王维笔下之佳作,寄托无尽相思。
诗成之际,头顶才气如泉涌,三尺之高,不再悬而未决,径直涌入眉心文宫。
“诗成鸣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