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唐儒圣:我读春秋的-> 第十五章:文院【求收藏】
换源:
第十五章:文院【求收藏】
- 第十五章:文院
儒道之门,科举之途,于此刻轰然洞开,犹如天光破晓,照亮万千学子的心田。他们心中的激动,非言语所能尽述,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
有人十年寒窗,矢志不渝;亦有人屡败屡战,誓要跨越那一步之遥。
文院之前,人潮涌动,一位中年儒士步出,面容肃穆,不怒自威,乃是由儒家圣院特遣至此的地方文院主考官。
“春闱科举,童生试,即刻开启!请诸位具备资格的士子入内,其余人等,请退至一旁。”主考官的声音浑厚有力,回荡在文院上空,仿佛历史的回响,激励着每一位即将踏入考场的学子。
刹那间,离愁别绪交织,考生与亲友间进行着最后的叮咛与祝福。
“心静如水,勿失勿躁!”
“父亲,您请回,孩儿即将步入文院。”
“待我捷报传来,此番童生试,我必全力以赴!”
“儿啊,家中所有期望皆系于你,定要光耀门楣!”
言罢,众人或不舍,或坚定,纷纷踏上各自的征途。
人群迅速分流,儒生们身着整洁的儒衫,宛如一群即将展翅高飞的鸿鹄,向文院大门迈进。而家属们则自动退到两侧,让出一条宽敞的道路,目送着他们心中的骄傲与希望。
“平安,我们也该启程了。”陈锦年轻声呼唤,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李平安紧握双拳,为彼此打气:“共勉之,定不负韶华。”两人并肩融入那浩浩荡荡的儒生队伍之中。
文院门口,主考官身后,数名圣院侍从站立如松,神情严峻,他们如同现代的安检人员,仔细检查着每位儒生所携带的物品,确保科举的公正与纯洁。
每年科举,都有一尊圣院半圣的俯瞰审视,任何作弊之举都无所遁形,蒙蔽圣听之事,在此刻的科举场上,绝无可能。
“请出示考牌,打开书囊,所有带入考场的物品均需接受检查。”随着指令的下达,科举前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在文院深处,一座庄严的圣庙内,三位重量级人物正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长安文院院君鲁桓,作为儒道圣院的地方文院代表,沉稳内敛;县令杨楠,代表着大唐官府的权威,面带春风;而来自京兆府的儒家五品翰林司如,则以其儒雅之风,为这场科举增添了几分文气。
司如含笑望向杨楠,轻声道:“前几日,长安县因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轰动,此诗之妙,犹如清泉洗心,令人叹为观止。”
杨楠闻言,笑容满面,爽朗笑道:“此诗确为佳作,李平安十年苦读,一朝顿悟,实乃天赐之才,得圣人垂青,实乃我大唐之幸。”
他治下的县域,竟孕育出一句震撼鸣州的诗篇,长安城内的各大势力皆为之侧目,身为县令的他,自是倍感荣耀,脸上洋溢着光彩。
因此,对于此次科举,他对李平安寄予了厚望。毕竟,一位圣前童生参与科举,其底蕴与潜力,自是远超寻常学子,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优势。
“院君大人,您如何看待这位李平安?”司如翰林转而望向一旁静谧的文院院君,眼中闪烁着询问之色。
文院院君微微颔首,声音温和而深邃:“圣前童生,实属罕见。在儒道修行之路上,每位圣前童生皆预示着不凡的未来。更何况,其成就圣前之诗,乃鸣州级别,更是难能可贵。纵观人族历史长河,能于童生阶段便创作出引发鸣州异象之诗的,屈指可数。”
司如轻抚胡须,笑容可掬,目光扫过文院门前的学子们,悠然说道:“二位皆对其赞誉有加,一位称奇,一位言少,足见其非凡。”
“不过,长安书院内的几位大学士,却是对他颇有‘恨铁不成钢’之感。”司如话锋一转,透露出一丝微妙的信息。
“我昨日探访李布衣老先生,见他神色疲惫,眼眶深陷,问及缘由,他叹言连日来难以成眠。”此言一出,院君鲁桓与县令杨楠皆面露惊讶。
要知道,儒家四品大学士,修为高深,一口浩然之气足以抵御万般疲惫,怎会如此憔悴?
“究竟为何?难道只因那篇文墨用于女子之身?”院君眉头微蹙,似觉此事有些小题大做。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文墨之用,并无不妥。他们痛心之处,实则是那鸣州级辅助诗的文墨效用太过惊世骇俗,让人心生遗憾,仿佛珍贵之物擦肩而过。他们是在懊悔自己未能及时出手,阻止那文墨的流失。”司如缓缓解释,道出了其中的微妙情愫。
“李平安行事,确与常规儒生不同,更似性情中人,不拘小节。”院君点评之余,又不免忧虑:“只是,缺失了那至关重要的天降才气灌顶,他这圣前童生的未来之路,又能走得多远呢?”
司如闻言,只是微笑不语,眼神中却透露出深邃的意味,仿佛能洞察未来。他的目光穿透了人群,恰好落在了正准备踏入文院的李平安身上。
突然间,他察觉到了一丝异样:“咦?那是……举人级别的文宝?”
“举人文宝?”院君与县令闻言,纷纷投去惊异的目光。
举人文宝的出现,在童生科举的场合中,无异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与冲击。此类宝物,通常只有那些出身显赫的王侯世子,或是底蕴深厚的世家子弟才能拥有。
“确实是举人文宝!”确认无误后,三人皆感震撼。
此刻,文院门口,李平安从怀中取出李红缨赠予的文房四宝,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那四宝散发出的淡淡光泽,在阳光下更显非凡,无疑为这场科举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一群书生面面相觑,眼中满是不甘与嫉妒的火花。他们原以为那手持举人级文宝的定是哪位王侯贵胄的世子,然而待看清那人的面容,心中不禁五味杂陈。
“李平安?”
这个名字如同惊雷,在人群中炸响。正是那个被他们私下里议论纷纷,指责其将鸣州诗首篇的珍贵文墨浪费在侍女身上的青年!
“他怎会拥有如此珍稀的举人级文宝?不是说他出身平凡,家境拮据,难以置办这等宝物吗?”
“举人级文宝,那可是寻常人连见都难得一见的宝物,书斋坊中出售的,无不要求买家具备显赫的身份或深厚的背景。”
“一名圣前童生,竟在童生科举中如此高调地使用举人级文宝,若是成绩不佳,岂不是自取其辱,颜面扫地?”
四周议论纷纷,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嘈杂的海洋。
李平安嘴角微抽,记忆中的书生似乎总是以团结著称,为何今日他却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氛围?那些窃窃私语之人,在他看来,不过是些怯懦之辈。
正当他心中不屑,准备与这群人划清界限时,圣院侍从那威严的声音适时响起:“考牌!”
李平安迅速回过神来,从怀中取出一枚雕刻着精致毛笔图案的考牌,恭敬地递给了侍从。侍从接过考牌,仔细核对了一番上面的信息,随后又引领李平安来到一面散发着淡淡儒光的衣冠镜文宝前,再次确认了他的相貌。
这衣冠镜文宝,乃是千年之前太宗皇帝亲手所创的大儒之宝,能够依据考牌上的信息,精确无误地验证考生的真实身份。镜面上并未显现任何异样,李平安心中的最后一丝忧虑也随之烟消云散。他本还担心这衣冠镜能窥探人的前世今生,进而察觉到他灵魂的变化,但转念一想,即便是儒家圣人,也难以做到如此神通广大,更何况区区一件大儒文宝呢?
“倒是自己多虑了。”李平安心中暗道。
侍从完成检查后,将考牌等物悉数归还给李平安,并郑重宣布:“李平安,你可以入内了。”
“多谢。”李平安应声答道,一边整理着背上的行囊,一边回头向身后的陈锦年投去一抹鼓励的笑容:“锦年,科举之后,我们再会!”
“一定!”陈锦年也报以坚定的回应。
于是,李平安踏着轻快的步伐,迈进了这座承载着无数读书人梦想的文院大门。在这片起源大陆上,儒家分为两大支柱——圣院与文院。圣院,那是一个超脱世俗、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真正的圣院唯有孔圣人亲手创立的曲阜书院,其余各州则设有地方级圣院,代行其职责。唯有成为儒生,方能踏入那神圣的内院之门。
而文院,则是儒家与外界交流的桥梁,被视作儒家的外院。它遍布各地,掌管着书院、私塾等教育机构,是无数读书人追求学问、攀登儒道高峰的起点。即便是县级文院,也需具备一定的资格与实力方能建造。至于府级乃至州级文院,虽然规模宏大,但所管理的儒生数量却相差无几,毕竟儒生基数庞大,越是上层,管理的范围虽广,但真正有资格被纳入文院管辖的儒生数量,却也大致相当。
县级文院之内,万名儒生怀揣梦想,共赴童生之试,其管辖之广,正是这一片求知的海洋。府级文院,则更为高远,它统领数县,但门槛亦高,唯有童生方可纳入其羽翼之下。一旦金榜题名,中得举人,便是步入仕途的门槛,自此脱离文院的直接管辖,迈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文院之首,院君之位,非比寻常,乃由圣院钦点,虽不直接受皇家统辖,但国事家事,皆需与皇家共商。李平安漫步于文院之中,蓝天如洗,初阳温柔,树影婆娑,光影交错,鸟鸣声声,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画卷。
文院建筑,错落有致,墙垣高耸,仿佛一道道屏障,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留下一片静谧的求学之地。公堂、衙署巍峨挺立,彰显着儒家的威严与庄重。三重围墙,外棘墙、内棘墙、砖墙环绕,守护着这片圣地。考房密布,万间之多,虽小却整洁,依据《千字文》编排,编号井然有序。
文院之心,圣庙巍然,它不仅是祭祀之地,更是监考之所。东西两侧砖门对开,东曰“明经取士”,西曰“为国求贤”,寓意深远。南墙之外,砖影壁矗立,左右两门通幽,门内正中“天开文运”牌坊耸立,引领着无数学子步入文运昌盛之路。
李平安手持考牌,穿梭于长廊之间,终于寻得自己的考房。侍从们,皆是举人儒生出身,查探迅速而严谨。一个时辰后,万名考生悉数入场,静待圣庙发号施令。
圣庙之内,孔圣人石像庄严,青铜香炉鼎香烟袅袅。三位主考官,各持一炷香,立于石像前,神情肃穆。院君鲁桓,气势如虹,一声高喝:“敬拜先师!!”言罢,文院内外,万籁俱寂,所有儒生皆弯腰致敬,表达对孔圣人的无限敬仰。
孔圣人,人族之圣,救万民于水火,若无他,人族岂能享有今日之和平?因此,后世之人,皆铭记其恩德,如同李平安前世所知的炎黄二帝,华夏儿女皆以炎黄子孙自居,代代相传,永不遗忘。
“再拜!!”翰林司如的声音紧随其后,洪亮而庄重。李平安与同窗们再次躬身行礼,心中满是虔诚。
“三拜!”县令杨楠,虽儒修不深,但借助圣庙之力,其声穿云裂石,响彻文院。三拜既毕,三炷香稳稳插入青铜香炉鼎中,香气四溢,寓意着文运昌盛,学子们前程似锦。
“春闱科举,正式开考!!!”院君鲁桓环视四周,日头正盛,他深吸一口气,浩然之气激荡而出,瞬间传遍文院每一个角落。这一刻,万籁俱寂,唯有笔尖轻触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心中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在文院中回荡。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