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短篇小说 -> 综视红楼:勒马封侯,刀斩荣国府-> 第三十四章:永平帝的感慨
换源:

第三十四章:永平帝的感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荣国府怡红院内,此时贾宝玉脸上难看至极。

一旁两个年轻公子则在安慰着贾宝玉。

这两人一个名叫贾蓉,是宁国府大爷贾珍的嫡长子。

另一人名叫冯紫英,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

..............................................................................................

此时的冯紫英义愤填膺说道。

“宝玉,这武安侯真是欺人太甚,之前仗武行凶不说,如今还如此折辱于你,居然在你大婚之时闹事,真真岂有此理。”

贾宝玉十分沮丧说道。

“我一个废人,又能如何呢。”

“如今他是武安侯,金吾卫大将军,连我母亲他都敢掌嘴,阖府上下,无人奈何的了他,徒呼奈何啊。”

一旁的贾蓉十分气愤说道。

“姥姥,他也太欺负人,真不拿咱们爷们当回事儿啊,这要是不给他点颜色看看,只怕以后他要骑在咱们宁荣二府头上作威作福了。”

“紫英,我可听说了,武安侯很快就要接管金吾卫了,怎么样,敢不敢跟我们一起,给他一个下马威看看啊。”

冯紫英听后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这,蓉哥儿,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我可听说了,武安侯治军最严,新官上任三把火。”

“要是挑在这个时候给他上眼药,万一他来个狠的,咱们可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贾蓉气定神闲说道。

“这种话你也信,什么狗屁治军严厉,无非是拿几个大头兵杀鸡儆猴罢了。”

“两衙禁军大都是世家子弟,他要是敢在金吾卫大开杀戒,那就是把整个勋贵圈都给得罪了。”

“别说他武安侯,便是陛下,也不敢触犯众怒啊。”

冯紫英思考了一番后说道。

“蓉哥儿,都有谁参与这件事了啊?”

贾蓉笑了笑说道。

“我就不用说了,肯定参加。”

“还有宁远侯的三子顾廷伟、永昌伯家六郎,四大家族的子孙都有,另外还有十几家侯爵伯爵家的子嗣。”

“就这个阵容,再借他武安侯三个胆子,他也不敢如何。”

“大不了让他打个二十军棍,养个两三个月,咱们爷们还是好汉一条。”

“怎么样,干不干。”

冯紫英一听有这么多人,也是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我自然也不落人后。”

“这件事也算我一个。”

贾蓉轻笑一声说道。

“这才是我认识的冯紫英嘛,那就这么定了。”

“宝二叔,你就等着咱们爷们给你报仇雪恨,狠狠给他一个下马威吧。”

贾宝玉也是满怀希望点了点头。

“有劳诸位了,等事成之后,我一定在怡红院设宴,款待诸位。”

三人越聊越开心,仿佛已经看见了贾琅被一群人闹得灰头土脸,灰溜溜的离开了金吾卫驻地的样子。

转过天来,皇宫乾清宫内,永平帝正悠闲看着一本史书,时不时做一些批注。

不久之后,一名侍卫来到了宫门朗声说道。

“启禀陛下,武安侯奉召前来。”

永平帝淡然说道。

“传武安侯进殿。”

“属下遵旨。”

侍卫离开不久后,贾琅龙行虎步进了乾清宫内,到了殿中行了一礼后说道。

“微臣见过陛下。”

永平帝听后微微一笑说道。

“武安侯免礼,来人啊,赐绣墩。”

一旁的老太监夏守忠答应了一声,随后搬来了一个绣墩。

贾琅也不跟永平帝客气,大马金刀便坐了下来,随后轻笑一声说道。

“谢陛下隆恩,陛下这是在读史书吗?”

永平帝点了点头说道。

“朕自幼开蒙读书,在治史上花的功夫最大。”

“以古鉴今,受益颇多。”

“武安侯也是饱读诗书,应该对史学有所涉猎吧。”

贾琅摆了摆手说道。

“臣才疏学浅,不敢在陛下面前班门弄斧。”

永平帝轻笑一声说道。

“行了,切莫学那些酸腐文人,今日权当闲聊,你与朕交流一番。”

“朕遍读诗书,历代王朝,三百年是一大关。”

“秦二世而亡,自不必多说。”

“西汉国祚211年,东汉195年。”

“盛极一时的大唐,也不过289年。”

“武安侯,你可知这其中的原因啊。”

贾琅略一思考后摇了摇头说道。

“臣才疏学浅,请陛下赐教。”

永平帝平静说道。

“造成这个定律的原因有很多,天灾人祸皆有。”

“朕曾命钦天监搜集历代气候水文资料,三百年内,天地间必然会爆发一场巨大灾难,引起动乱。”

“当然了,天灾乃上天之威,朕虽贵为天子,也是如之奈何。”

“但是这人祸,却不是不能控制。”

“历朝历代,开国初期君主只要休养生息,这天下必然大治,国库充裕。”

“究其原因,经过前朝连年战乱,大多数世家消失不见,人口大量减少,老百姓能够获得足够的土地耕种,百姓安居乐业,按时纳税,国家自然富裕安稳。”

“然而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官宦勋贵宗室,便会开始兼并土地。”

“一些吃相难看的,强买强卖。”

“吃相好些的,则是趁着大灾之年贱买灾民土地。”

“官宦勋贵宗室,他们一个个都是不缴纳赋税的。”

“他们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多,百姓手里的土地自然越来越少,缴纳到国库的税收也就越来越少。”

“朝廷为了维持开支,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增加税收。”

“官员们自然不会朝自己开刀,苦的自然还是百姓。”

“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直到底层百姓不堪重负,而后揭竿而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历朝历代,几乎都逃不过这个宿命,最后轰然倒塌。”

“现在想想,还真的是很可悲啊。”

中秋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9月15日到9月17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