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现言小说 -> 开局寡妇,卷成皇帝白月光-> 第20章 隔阂
换源:
第20章 隔阂
- 班昭之所以在信中这样问,是因为她过去在县衙的时候听人谈起:如今的大小官员,下到县衙,上至郡守,甚至朝堂之上,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他们贪污不敢、养小妾不敢、甚至多交几个朋友喝酒、聊天、泡酒楼都不敢,只能老老实实的干活,搞得他们苦不堪言。
信写好后,班昭内心颇为不安,迟迟决定不了是否要邮寄出去。毕竟,第一次写信的内容只是自己的一些心灵感悟,无关痛痒。而这次,竟然是在给皇帝提意见。
要知道,她还只是一个民间默默无闻的小小女子呢,她有这个资格吗?
但转念一想,如果不邮寄这封信,从此不理明帝,就彻底断了跟他的联系。她这会儿还有些不舍。
于是她一咬牙一跺脚,下定了决心——就算会惹怒他,也要试试去拔一拔他那根坚硬无比的“龙须”!
毕竟她可不是他手底下的官员,只是个听到一些议论就想要跟他反映一下情况的路人罢了。
如果他因为这个事情而生气,甚至来找她的麻烦,那也只能说明他太小家子气了!这样的男人,就算日后不再有任何交集,她也绝对不会觉得可惜!
想到这里,她心中的决定愈发坚定,然后毫不犹豫地将信件寄了出去。
跟上次一样,并没有等待太久,三天以后,又有了回信。
展开信笺,话语依然简洁,甚至比上次更少。只有一句话:
对官吏有多严,对黎民就有多爱!
班昭细心琢磨一下,倒也是。
因为就在今年春天,帝君干了一件大事。他集结数十万民夫,全面修葺完善了黄河大堤。并且还别出心裁地提出了“河长”问责制度,汛期黄河在那个地方决堤了,那个地方的官员就提着脑袋去见他!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早在他爸爸做皇帝时期,黄河决堤就已经非常严重了,下游百姓遭受着无情的洪涝灾害,家破人亡,背井离乡。但他老爸没有时间和精力根治这个问题,而是留给了他。
据说,修大堤的钱,全部来自追查贪官所得的赃款。支付给十万民夫的工钱,一分不欠。沿途百姓不但少了水患,还因此领了一份不菲的工钱,心里正乐开花呢!
看来他还真是个外表冷酷到底,内心让世界充满爱的好皇帝呢!
虽然如此,班昭还得再试探一下他。因为信件里,虽然是在数落他,但如果不是站在官吏立场上,根本算不上指责。
于是,她又给明帝写了封信,信的内容也更加大胆:
你不光苛责官员,还亲自在大庭广众之下杖责他们。甚至他们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被你打得哭爹喊娘。这让他们颜面尽失、斯文扫地。他们可都是士大夫,都是读书人,最讲究面子!你这样做,小女子都觉得你“残暴无礼”呢!
如果前面一封信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那么这封信就算是摆明指出天子的缺点,直击他那乖戾地让下属捉摸不透的性格缺陷。甚至还带着些人身攻击。
这样的信,写还是不写?
班昭陷入巨大矛盾之中。
因为在她思想之中,一个好皇帝,爱民是必须得,对官吏严格要求也是必须的。因为不严格要求官吏,他们就会来伤害百姓。这个道理她懂。
但更重要的是,作为皇帝,他的性格必须健全,必须既严肃又慈祥,不能喜怒无常、任性乖戾。对待属下,严格要求的同时,更要讲方法、讲道理。
他如果真的听了她的话后,对自己的性格缺陷有所察觉,并及时改进,那她对他来说,就是有用的人,而他们之间的沟通,也才有了意义。
这样也说明他们两个人的灵魂是站在平等地位上交流,而不是因为他作为皇帝,就高高在上。
相反,如果这封信,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只是让他生气。那只能说明,至少她看来,他是一个并不值得交往的人。那样他们的往来到此结束。
以后他即便用至高无上的地位压制她,甚至结束她的生命,那也比自己曲意逢迎地跟他保持毫无意义的往来要好得多。
更何况,自己第一次费尽一片真心,写得那文采斐然的心灵感悟,都被他“辜负”了。这次他不接受她的善意批评,她又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想到这里,她毅然决然地把信寄了出去。
只是她这次并没有像前两次一样,对回信或给予期待,或充满恐慌。
而是若无其事地,内心波澜不惊,轻松地笑看云卷云舒。
以这样的心态对待时间,时间就过得很快。还是三天之后,回信来了。
可见,天子这个隐藏在驿站的通信渠道,真是稳得很,根本不受恶劣天气和人为影响!
拆开信函,依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却让人心惊肉跳:
“你一乡村女子,身不在朝堂,如何理解朕的苦心!别以为你读了几本史书,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这是什么意思?
明帝的话语好像跟自己猜测的两种结果都不一样。他既没有因为她提出的过失而勃然大怒,要加罪于她,也没有感谢她提出建议,表示以后注意改正。似有怒气,却更多的是不被理解的委屈。
他有什么苦衷?他可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既然对百官都能任意当庭殴打,就不能改变一下自己的做事风格?
她理解不了,也捉摸不透。既不知道该不该回信,更不知道回什么内容,还没有人可以商量。
他们之间的交流,出现了巨大的障碍。
“知己相逢千言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如此,那就各自安好、不再联系罢了。
我班昭,既然拿得起,也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