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穿越小说 -> 墨小典的随笔日记-> 《浅谈整合视角下以人为中心疗法的适用性》
换源:
《浅谈整合视角下以人为中心疗法的适用性》
- 这个学期学习的众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流派,从精神分析流派到家庭系统疗法,我发现在生活中和我在网上简单接手的几位案例中,最实用、最有效、最能带来良好心理咨询体验的,就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咨询理念(我还是习惯叫人本主义疗法)。
说句实在话,其他流派的各种治疗手段和方法对我来说,要么太复杂不会用,要么用不好效果也不好:存在主义疗法很玄乎也很片面,对于治疗深陷存在主义问题和生活迷茫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还算适用,但对于有工作的人来说实用性瞬间下降(也可能是我自己还没他们对生活了解的透彻);精神分析这个就不用说了(一没技术二没条件三后遗症);格式塔疗法的注视当下与关系分析在处理人际矛盾心理问题的时候还算好用,但那个最多算帮助来访者理清思路的澄清技术;我本人又是对行为主义深恶痛绝之辈(源自马斯洛式童年的阴影?);认知行为疗法在矫正来访者错误信念上真的很有效,但我自己反对教条式的咨询过程,一我不是那种喜欢说教的人(童年阴影),二我确实认为来访者对于自己已知信息的掌握是要高于咨询师的,尤其是在线上心理咨询这种信息交流受限的方式上展开,所以我在进行认知行为矫正的时候,通常会在无条件关怀 积极倾听的人本环境下,运用近似于苏格拉底式的探索性追问技术,帮助来访者不断反思自己当前的境况、所有资源与心理状态等信息。
我目前还没有尝试过后现代主义疗法中的焦点访谈技术和叙事疗法,叙事疗法那个我自己曾经在日记本上尝试过几次(效果确实不错),我感觉对于那些没有文学创作动力的来访者来说叙事疗法的想象力和毅力要求太高了点(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我一样能在一年内写25万字的日记的);焦点访谈技术我没有刻意去使用过,但我确实会在积极倾听的时候,有意识帮助来访者将谈话内容从单方面的倾述与共情中逐渐转移到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上来。
虽然我认为我应该会往整合视角的方向发展出一套适用于线上心理咨询的经验技巧(毕竟我现在没有条件去给别人做线下心理咨询),但我不认同行为主义疗法和选择理论的现实主义疗法,前者我在童年时期深受其害,后者则是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读出了一种近似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哲学思想,这既与我当下的哲学思想相矛盾,同时也无法适用于我的几位来访者(这些来访者大多是深受过去痛苦的影响,完全忽视过去而只看当下完全不可取)。
目前我与我的“来访者”们并非正式的咨访关系,我们是在一个游戏群中认识的,大家基本都是16岁到26岁(高二到刚工作)这个年龄层次,我因为自身所学心理专业涉猎心理咨询而经常被他们视为类咨询师的角色而进行倾诉。我个人的咨询原则是,不签合同不收费,所收取过的唯一一份礼物是那位已经工作的来访者通过游戏平台赠送的一款买断制游戏,而我直到6月24号的凌晨1点钟依然在不定时为其提供所需的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另外的几位来访者我出于原则未曾收取过报酬或礼物(在我的认知中,有来访者愿意找我进行咨询给我锻炼咨询技术的机会已经是公平交换了)。
正是在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心理咨询实践中,我发现人本主义疗法的广泛适用性和普遍性:在当今互联网环境这个日益情绪化、极端化、攻击化、丧失理智思考的大学生信息环境中,一个愿意听他们倾诉生活中的不如意、抱怨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吐露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还鞥够向他们提供积极反馈,不歧视不评价,尊重他们的主观体验,帮助他们理清纷乱的大脑,偶尔还能够给出一些合理思考的建议,这样的“好人”已经非常难得且珍贵了。
换句话说,在当下攻击性和防备性全部拉满的互联网环境中,想要展开网上心理咨询,最重要的一部就是要帮助他们卸下心理防备,营造一个安心舒适温和的交流环境。以人为中心的咨询理念恰好最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我在实践中爱上人本主义疗法的一个原因。
然而我并不排斥运用其他流派的有效技术去为来访者解决真正的心理痛苦。你想要营造一个无条件关注环境然后等着让来访者自愈的思想是很片面的,人本主义是最重要的背景版和前奏,但最好的主旋律应该是多元的,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虽然事实是,很多人就是因为你们的一次舒服的谈话,他们下次才会继续找你来谈……这个喝粥只喝第一口的社会哟)。所以我很赞成用无条件关怀和积极倾听作为一个起手式让来访者安心入座,等到他开始跟你推心置腹的时候,再用其他更加针对有效的技术疗法进行主刀。
不过,或许从来访者的角度说,一场心理手术的全过程中,人本主义这瓶麻药可能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就像药片的糖衣那样重要。所以我认为在整合视角下的心理咨询,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具有普适性,而且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先导性,就像做手术前打的低剂量氯胺酮一样重要,这种普适性和先导性或许可以贯穿一次心理咨询的全过程,在各个环节之间充当骨架和背景版的作用,根据每位来访者的不同情况插入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与技巧手段,从而实现对每位来访者“百分百好评”的“对症下药”。这便是我对整合视角下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普适性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