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穿越小说 -> 那年那人那点事儿-> 边海(青岛)
换源:
边海(青岛)
- 我不属于这个城市,海洋也不属于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
我遇见海洋,是不幸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有幸,是一段很偶然的机缘。
这是我与林胥早已约定好的,在一个合适的机会,从学校正门旁的“前人造门”上溜出去,一起去看大海。
唐嘉是此行的另一个同伴,三人结伴将会增加出游的乐趣。
青岛的交通无疑是特别发达的,地铁线路贯穿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站点,又或是每一个终点。除了些许路段的步行,从我们出发到目的地用了并不是很让人难耐的时长。
时间是下午,地铁恰到好处的拥挤。刚上地铁的旅客,很少有面露喜色的,更多的是疲惫和冷淡;已在地铁里坐下的人,神色也增添了几分倦意;或手抓扶手或背靠站牌的,目光盯着手机屏幕,时不时嘴角上扬,让紧绷的身体有了片刻的解放。
当重返地面时,凉风袭面,让我也得到了些许的清醒。海边即将抵达,心如磐石,波澜不惊,又或是心如死灰的一种寂静,我不知为何到即将还愿之时我心中如此平静,总之唯有匆匆上前,尽快走到岸边。
当第一眼看见大海的时候,也许是因为我单纯是为了满足心愿,所以我讨厌看到它;也许是因为它并没有我印象中那么完美,所以我觉得抱有遗憾,后悔不应该把心愿提前完成。
我不知何时想去一睹广东的大海,尽管由于某些原因我也去过东莞,拥有去海边最好的一次机会,但我还是放弃了。
不管怎样,青岛的海已经填补了我心中的空缺,继续走下去是最起码的尊重。如果是为了保持真诚,这的确是我目前心中所有的想法。
据林胥讲,此处并不是青岛的海最好看的地方。不错的,要完全地构筑一座理想的大厦,一定需要心无杂念,静坐。
当天空飘下细雨的时候,整个地面上的光线已经被调暗了几度,穿梭过大街小巷以后,再辗转到临海的亭子下,暂做避雨之所。
亭立高坝之上,不时有海浪拍打岸石的声音,借我的笔描述不出这种悦耳的声音,自身也感觉十分抱歉,不过却是对自身灵魂的一种洗涤。
此种感受在步行至依山靠海而建的木制小道时,感觉更为强烈。处处是海,与陆地山壁的界限划分的清楚明白,深绿色的海水与土褐色的山石,互不相容,相互依靠。
海水中是不乏勇敢的身影。有迎击风浪的帆船爱好者乘浪而归,有与自然相融的游泳爱好者,在寒冷的日子里搏击海浪,也有喜好垂钓的老者静坐在小木凳上,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手中猎具的动静。
林胥在一路上已告诉我们许多关于青岛最好的景点,最值得一去的娱乐餐饮观光之地,对于此我甚是感激。“挺好的。”是我当时对所到之处的评价,其实只是我也找不到更好的词去描述它。
有些风景的独到之处,一定是需要一名如李太白一位伟大的诗人,又或是真正对这片土地怀有真挚感情的人,才能表达的真实、恰当。我不属于这个城市,这片海也不属于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属于这片土地上代代繁衍,生生不息的“老人”、“新人”。
我猜唐嘉将会体会到这片土地的美好,如果拥有一个合适的机会,他会将青岛的好传递给下一个他想“布道”的人。
我会写下这段小旅途,这是我所能做的最适合的事情。旅途,旅客,同伴,风景,闲谈等等,是缺一不可的。
海水的颜色是会变化的,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蓝。当白光穿破重重云障,艰难地探出灰幕时,在远处的海面上形成了一条波光粼粼的白带,从远处看很像是一道宏伟的大坝。
从想象力来发散对此处海的评价,我想把这处海称为边海,我不知它具体的地理位置,但它像极了一种西方式渔民的生活姿态,远方航行的轮船与矗立在山峰上的灯塔是此处的标志,也是向往美好的诗人对渔业生活的一种向往。
不知此地名,已醉景中意。倘若再有机会故地重游,应在春暖花开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