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天幕对比,朱瞻基怒了-> 032 朝堂之争(求月票,鲜花,评价票)
换源:

032 朝堂之争(求月票,鲜花,评价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杨士奇笑道:“陛下,天幕臣等都看了,臣等恭喜陛下。”

朱瞻基奇问:“哦?何喜之有?”

杨士奇道:“陛下,朵颜三卫和辽东女真左右摇摆,他们看到这一幕,只会老老实实供陛下调遣。”

“只要他们变得老实,以后陛下只需一纸调令,便可调遣他们。”

“辽东之地紧邻漠北,今后陛下想一统蒙古草原,他们将是陛下手中的尖刀。”

说到这里,杨士奇摸着大胡子轻笑起来。

“只要解决掉草原上的威胁,陛下的功业,千古一帝,未必不合适。”

于谦等人皆都点头敬礼。

“臣等恭喜皇上。”

朱瞻基摇头说道:“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一切等解决了瓦剌、鞑靼再说吧!”

众人点头,杨士奇说道:

“陛下,目前看来,对付这些异族,怀柔手段只会养虎为患,唯有将他们彻底打服,同化,才能永除后患!”

朱瞻基深以为然,道:

“此言大善,华夏数千年王朝,这些异族在我们陷入衰弱时,就会举兵进攻我们。”

“而我们,还得送金银财宝笼络他们,此乃我华夏奇耻大辱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传承至今已有千年时光,在这千年时光里,异族都对华夏虎视眈眈。

哪怕强盛如汉唐,那些异族在他们衰弱的时候,也会趁机来咬一口。

其中最黑暗的,莫过于五胡乱华、五代十国。

在这段时光里,汉人过得牛马不如,还沦为异族的口粮。

众位大臣对朱瞻基的话深感赞同,现如今正好有机会改变这一局面。

为大明除永患,为后世谋太平。

“皇上,臣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陛下,水师统领王大人已传书至内阁。”

“当初户部拨给他们的100万两白银,王大人用来购买货物运至朝鲜,现已经赚了五十万两。”

“而卖出的货物,只有半数之多!”

户部尚书黄淮侃侃而谈。

“什么?”

“这么多?”

其他几位朝臣被震惊到了,一脸惊骇。

杨士奇忍不住追问他,道:

“黄阁老,此事你怎么到现在才说?”

黄淮一脸笑意,道:

“杨阁老,今日正好是我当值,这封信刚刚送来,我也是刚才看到。”

杨士奇转而瞪了他一眼,起身对皇上奏道:

“陛下,出海贸易如此暴利,那些商家听到,恐怕还说朝廷与民争利。”

“臣恳请陛下,容民间商人,也能有资格出海经商,只有这样,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其他几位大臣相继附和。

“臣等复议。”

朱瞻基皱了皱眉头,心里顿觉有些不爽。

什么叫民间商人,背后还不是你们这些朝中大臣的亲属。

即使不是他们的亲属,多少也与他们有点关系,这就叫朝中有人好经商。

过了一会儿,朱瞻基才缓缓答道:

“可以!”

几位朝中大臣瞬间松了口气,唯独于谦在此时眉头紧皱,脸色有些犹豫不决。

思考良久,他还是站出来奏道:

“陛下,民间商人出海经商,臣并不觉得是一件好事。”

此话一出,场面瞬间冷静,所有人都若有所思的看着他。

而杨士奇的心里,心里顿感不妙。

在做所有大臣,家里都有不少资产,还有一大家人要养活。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会奏请皇上,允许民间商人随同出海经商。

因为这也是为他们自己。

大明的官员自洪武起,俸禄就很低,低得令人发指。

明代被称为“官俸最薄”和“腐败最烈”的朝代,极为苛刻的低薪制度让官员维生都非常艰难。

贪污腐化愈演愈烈,在封建历史上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二十年的寒窗苦读,在万里挑一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以为可以荣华富贵,举家过上小康生活的话,除非贪污受贿,否则绝无可能。

从明太祖朱元璋老开始,就定下来“当官不能发财”的规矩,非但不能发财,反而要更加艰苦朴素。

太祖他老人家出身贫寒,开局“一个碗”,过了太多苦日子,也恨透了底层贪官污吏的种种恶行。

本着“阶级斗争”的重要理念,以开国之初、民生疲敝之大义把官员俸禄定得出奇之低。

洪武年间的吏部尚书刘崧,一条被子盖了十年,被老鼠咬破了才换条新的,旧被子还舍不得扔,缝缝补补给儿子当棉衣。

吏部尚书尚且如此,比其级别低的官员就更别说了。

陕西参政陈观,以廉洁著称,他一去世,妻儿老小马上就无法生活了,属实过得凄凉。

明太祖去世后,官员的俸禄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逐步减低,主要是朝廷用“折色”的手段变相克扣俸禄。

有的时候甚至因为国库实在没现钱,把宫里的衣服被褥、桌子椅子拿来发给百官。

这些东西毕竟不如粮食是“硬通货”,皇上给你的时候抵价比较高,在变卖的时候还要折价,所以官员的工资水平是不升反降了。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离谱的是,官员的俸禄还经常拖欠,甚至数年不给开支。

永乐年间,户部尚书秦紘当官当了四十多年,老婆孩子粗茶淡饭尚且不能保证吃饱,家里没有半点积蓄,死后子孙一下子成了贫民。

可以说,极低的俸禄制度,有统治理念的原因,也有财政制度的原因。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说到底只是朝廷的一厢情愿罢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明朝前期很多商家其实都是朝中大臣亲属,即使没有关系,也要有点关系。

实在是,大明的官员俸禄,太低太低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