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淮右布衣逆天记-> 第三章 那是一个坑
换源:
第三章 那是一个坑
- 中国的风水异术博大精深,自成一体,能把天上的星宿排列走向与大地的山川江河对照相呼应,有点像现在的太空卫星与地上的接收发射塔相对应一样。到底中国的风水学是否具有科学性我说不准,这关乎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和玄学的知识领域,要搞清楚没个十年八年说不出个一二三。所谓隔行如隔山,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们姑且不去深究,关键是想深究也没办法。
古代的帝王将相死后都会选一块风水宝地来进行安葬,最出名的秦始皇陵就有“头枕骊山,脚踏渭水,左手握玉,右手持金”说法,《水经注》里有记载“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秦始皇登基开始就安排人修陵墓,这就是典型的活人墓,在现代社会是不允许的。
普通百姓家的人死了,也会找个风水先生拿着罗盘漫山遍野的到处寻找风水宝地,这种做法除了寄托对亲人的哀思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思想寄托,希望先人在另一个世界能以大无畏的奉献精神给予活着的人帮助。
特别是帝王将相有了斐然的成就之后后人都会对其赋予传奇色彩,把他们的成就说成是有仙人指路,天数所定,无关后天的勤奋努力,这也是劳苦大众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寻求自我安慰的一种心理现实表现。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从宿命学的角度分析,这跟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有关,强调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可强求,必须要顺应自然规律。道法自然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无为而治科不科学得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这种理论就是我没出息别怪我,谁叫我家祖坟没有冒烟。
朱初一最初带着家小迁徙到泗洲盱眙的杨家墩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在田里劳作完之后,感觉有些累了,借着乌云遮挡住了烈日的间隙,朱初一便在不远处的一个土窝里休息,农业社会的田间地头里杂草都会被人们打理的很干净,这个土窝里的草很茂盛,这样躺在上边休息是相当惬意的。正当他闭目养神之际,突然听见有人说话,他睨斜着眼睛一看,是两个身着皂衣的道士。老道士指着朱初一睡的这个土窝说道“这个地方如果谁家的人死了葬在这里,以后这家人的子孙一定能当天子。”小道士说“何以见得?”老道士接着道“此地气暖,不信你找根枯枝插在这儿,十天以后便能长出新芽。”小道士有些不信便找了根枯枝插在了朱初一躺的这个土窝里。想必是朱初一装睡的演技很好,或是俩道士故意让他听见,并未因有人躺在那儿而回避这个天机。
等俩道士走了之后,朱初一起身看见旁边果然插着一根枯树枝,将信将疑的盯看了一会儿。老道士的话倒是让他想起了前不久才在这土窝里割过草,才几天又长满了,不是老道士点破还真没发觉这土窝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如果真如老道士所说“人葬在这个地方后人就能出天子”那我老朱家不是发了!待十天以后看老道士的话灵不灵验。
果然每天出活朱初一都要悄悄到土窝里看看枯枝的变化,开始几天没什么转变,直到第七天枯枝果然冒出了新芽。但朱初一并没有激动,而是在第九天的时候把那株长出新叶子的树枝给拔掉了,又重新找了一根几乎一样的枯枝插在了那儿。
第十天的中午,朱初一没到土窝里休息,他故意在田里除草,俩道士如约而至。小道士问“师傅,这地儿看来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枯枝还是枯枝,并没有长出新的叶子。”老道士一点都不尴尬的说道“我说的肯定没错,只是有人在这上边动了手脚。”小道士问道“谁吃饱了没事在这儿动手脚。”老道士说道“这世间自然有人不满足于吃饱饭这么简单,肯定是在田里劳作的那个汉子。”小道士这时便向朱初一叫唤着,见朱初一没有反应,小道士便说“师傅,想必这人是个聋子。”老道士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笑道“似龙非龙是真龙,福山福水待福人。人间定遭几回难,自有天子入皇门”随后带着小道士便扬长而去。
朱初一记性极好,老道士的话自然记在心里。没过几天,他便带着老婆孩子一起上阵把土窝的地方一并开了荒,还在土窝上面栽种了一颗榕树。开了荒土地就属于自己,栽棵树能记得具体位置,其中的奥秘只有他自己知道,有种乐在其中的感觉。有些村邻不解会问“初一,赶马赶马三十年,还没见过狗犁田,知道棉花能织布,不知田里能栽树。你田里栽棵树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跟大伙说说,让我们也长长见识呗。”朱初一面对这些质疑声他根本不在乎,偶尔会回上一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了树子晴天能遮阳,雨天能避雨。”显然他并不知道雨天在空旷的树下躲雨很容易被雷劈,然而这并不是朱初一在乎的,他在乎的是在他内心深处,心里存着梦想和希望是可以给人以无限力量的。
这一幕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看过陈忠实老先生《白鹿原》的人都知道,白嘉轩跟鹿子霖换地的一幕是不是和朱初一的做法有些相似。白嘉轩看见白鹿出现在那块土地上之后,就在上边拉了一泡屎留作记号,回来后白嘉轩使计,用自己的上等良田换了鹿子霖家贫瘠的旱地,把自己家的祖坟迁过去之后,从此老婆也能生孩子了,做啥啥都顺利了,最后也如愿的坐上了族长的位置。看来陈忠实老先生笔下的嘉轩伯与几百年前的朱初一同志暗合。
这是关于朱家发达的第一个传说,并不是扫大家的兴,对于这种无实据考证的传说,我们随便听听也就算了,千万别认真,这种事就算有也是“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也算为自己有限的知识面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