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唐:培养了罗网,暗桩遍布天下-> 第14章 益州大都督赴任!
换源:

第14章 益州大都督赴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时间飞逝,李世民休息了一上午。

昨夜密谈的疲乏一扫而空。

他来到紫宸殿内准备批阅奏折。

这时,丞相房玄龄、尚书杜如晦以及太尉长孙无忌前来求见。

这不禁让李世民有点意外。

因为,平日里往往都是他们三人之中的两个前来拜谒。

如非李世民亲自传召,三人同时主动前来拜谒的次数是很少的。

难不成,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与朕商谈?

怀着心中的疑惑,李世民让司礼太监宣召。

“宣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入殿!”

宣召声音传至殿外,三位老臣得令相继步入大殿之中。

见到李世民,三人拱手行礼:

“圣,恭安。”

“免礼,三位老臣一齐来见朕,可是有要事相谈?”

丞相房玄龄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蜀王应该到了就藩的时刻了。”

尚书杜如晦也如是说道:

“蜀王及冠已有月余,按照大唐律令,早该前往封地就藩了。”

闻听两人所言,李世民点了点头。

身为朕的第三个皇子,的确该是去就藩了。

他刚欲准奏,一旁的长孙无忌突然劝谏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还当从长计议。”

长孙无忌这突然的说辞叫三人均是有些意外。

李世民开口问道:

“哦?爱卿有何见解?”

“陛下,蜀王虽说已经及冠,但毕竟年岁尚小。

况且长安城中玩乐之地众多,以蜀王的性格自然想要多逗留一番。

再者说,若是刚刚及冠便被责令就藩。

岂不是有些撵人的意思,恐会伤了蜀王的心啊。”

长孙无忌这老家伙看上去是在为了蜀王做辩护。

可实际上,他心里想的确实另一糟事。

现在太子盯上了蜀王,正是他扶植晋王发展的大好时机。

若是这个时候蜀王去就藩了,那太子爷的下一个眼中钉自然变成了晋王。

因此,无论如何,也要让蜀王再在长安城中多逗留些时日!

长孙无忌这些小算盘无人知晓。

扶植晋王乃是他在暗中秘密进行。

在外人看来,长孙无忌乃是一个不参与党争的中立大臣。

因此,他这番话,并没有让在场三人往夺嫡上面联想。

李世民听了他的话,感觉有些道理。

不论蜀王的玩乐模样是装出来的,还是当真如此。

他都是李世民的亲生儿子。

对待儿子,那能做到狠心?

益州虽说并不偏僻贫瘠,但总归是要比长安差上许多。

此番就藩,如无宣召,那蜀王将一辈子不能重返长安城。

若就这么急着将人撵出去,确实太过冷血了些。

思虑一番,李世民觉得,此时还是得从长计议。

不过丞相房玄龄却不这么认为。

他开口说道:

“陛下,从长计议不得。”

李世民闻言又是问道:

“哦?丞相有何看法?”

“陛下,臣以为,蜀王故意装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是有原因的。”

故意顿了顿,他继续说道:

“长安城内皇子众多,除却已经仙逝的楚王外,蜀王便是太子之下年龄最大的皇子。”

“太子自然会担忧蜀王与他夺嫡。”

“为了不引火烧身,蜀王只得装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来迷惑视听。”

房玄龄此番话可谓是大逆不道。

身为臣子,竟然王家揣度皇家。

李世民闻言心中有些怨怒,他低声质问道:

“房玄龄!你是在说,朕的皇子们都想要夺嫡嘛!”

房玄龄躬身行礼,他直言进谏道:

“启禀陛下,老臣只是说出了一个可能。”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在说:你自己的儿子什么性格,你不知道吗?

李世民闻言,尽管心中依旧有火。

但对方乃是一国丞相,又是开国老臣。

即便心中有怒,也不能降下责罚。

再者说,房丞相所言不无道理。

李世民亲自前去探查过蜀王的虚实。

他心中也认定,李恪的玩世不恭定然是装出来。

房玄龄的这番解释,是最合理的。

见气氛有些紧张,尚书杜如晦开口说道:

“陛下,不若明日朝堂之上,听听群臣的意见。

毕竟,就藩之事乃是关乎国体的大事,儿戏不得。”

长孙无忌闻言还想要再劝说陛下一番。

不过被李世民制止了。

他揉了揉自己的眉头,说道:

“此事就按杜尚书说的办,你们都退下吧。”

“是!”

三人退出紫宸殿。

皇宫之外,东宫的党羽们正在密谋朝参蜀王的事情。

一夜过去,长安城内依旧灯火通明。

翌日卯时。

大明宫紫宸殿。

李世民端坐高汤之上,文武百官列队站于大殿之中。

以太子为首的一众皇子站在龙椅之侧。

司礼太监高声宣唱道:

“朝参!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在一些照例回报的税收之后,魏征突然出列。

他开口,中气十足的朗声说道:

“臣有本奏!”

司礼太监回道:

“准奏!”

“启禀陛下,蜀王已及冠数月由于,依照大唐律,该前往封第就藩了。”

魏征身为太子太师,他如此启奏,那摆明了是太子的意思。

李世民心中了然,他开口说道:

“朕正好也想借着机会问问诸公,对于蜀王就藩一事,执何看法?”

闻听此言,太子李承乾不禁心中暗喜。

他心想:看来父皇也有让李恪快点就藩的意思。

群臣闻言纷纷迟疑。

而魏征打点过的太子党羽则是喜上眉梢。

霎时间,接连三十多人站了出来,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启禀陛下,臣以为蜀王应当立即动身就藩。”

“启禀陛下,藩王早日就藩,也能早日安大唐之根基。”

“陛下,有蜀王坐镇益州,大唐之南无忧矣。”

为了能让蜀王早日就藩,这些人什么话都说。

明明心中觉得蜀王就是个贪图玩乐的纨绔。

却说有蜀王在,益州可安这种违心的话。

看着朝堂上一边倒的形势,长孙无忌急忙站出来,说道:

“启禀陛下,蜀王就藩一事,还应从长计议!”

长孙无忌话音落下,紧接着晋王一脉的人也相继站了出来。

“陛下!蜀王刚刚及冠,年岁还小,万不可着急就藩。”

“陛下!就藩一事乃国之重事,万万急躁不得!”

“启禀陛下,蜀王尚且年幼,不宜此时就藩!”

一时间,朝堂之上竟然形成了两股对立的势力。

一面是以魏征为首的就藩派。

另一面则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不就藩派。

看着这般混乱的场面,太子李承乾诧异了。

文武大臣诧异了。

房玄龄、杜如晦更是疑惑不解。

李世民此刻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难不成长孙无忌是蜀王一脉?

可自己这三皇子什么时候增添了这么多的党羽?

蜀王倒还真是屡屡让朕刮目相看!

经朝堂上这么一闹,李世民还以为。

自己这三皇子得到了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众朝臣的追随呢。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