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朕年号天启-> 第三章 接手
换源:
第三章 接手
- “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荀子·臣道》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乙亥日,三点四十分。
此时,宫门刚刚打开不久,随着一阵急促的丧钟。
“皇上驾崩了!”
从乾清宫响起的第一声哀嚎,向外扩散。
登基仅29天的泰昌皇帝正式下线。
在内阁首辅方从哲的带领下,三辅臣、六尚书在一团火把的簇拥下走进乾清宫,在瞻仰或者说亲眼见到了已经驾崩的泰昌皇帝后,来到乾清宫东暖阁外,跪下道。
“臣等请见皇长子殿下。”
“臣等请见皇长子殿下。”
“臣等请见皇长子殿下。”
随着三声呼喊,在张维贤的陪同下,缓缓走出东暖阁,来到东暖阁外,已经穿着一身孝服的朱由校在众臣的前方跪下,身后跪着一众大臣。
同时,已经知道了皇帝驾崩消息的李选侍、王安与后宫嫔妃、太监跪下接旨。
“颁大行皇帝遗诏。”
见到众人都跪好,魏进忠拿出了已经写好的遗诏念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眇躬,嗣登大宝,夙夜祗惧,罔敢宁居,于凡用人,行政遵明,皇考遗命,力疾举行,哀劳交萃。某,奄至弥留,定数末移,考终河憾,但念朕,绍承洪绪,茕疚方新,志业未就,所期缵述,当属后贤。皇长子茂质英资,克荷神器,宜蚤嗣皇帝位,其恪守祖宗彝宪,亲贤勤学,立政安民,朝讲一遵,典制冠婚,择吉蚤行,出入起居,倍宜兢慎左右,侍御务近,端良内外,文武执臣,尚怀隐痛,同心协赞,永保基图。钦此。”
“儿臣遵旨。”
“臣等遵旨。”
从地上站起,接过魏朝手中的圣旨交给方从哲,朱由校出声到。
“父皇驾崩,内阁及六部尚书,商讨先帝大丧,及新帝登基一应事宜。”
“臣等遵旨。”
“李选侍为先帝嫔妃,不宜居于乾清宫,现迁往咸安宫居住。郑贵妃为皇祖嫔妃,迁往仁寿宫。遵刘昭妃为太妃,掌太后印玺。”
“臣妾遵旨。”
李选侍被朱由校分析了一波利益得失,得到了虽无贵妃封号,然仍然享贵妃待遇的承诺,此时也很上道的带人下拜,而后便连乾清宫都未再进,带人往咸安宫而去。
至于郑贵妃和刘太妃?来都没让来。
“都去准备吧,本宫要再陪陪父皇。”
“臣等遵旨。”
现在泰昌皇帝遗诏已经颁布,而李选侍也已经离开,方从哲同刘一燝等人对视一眼,当即离去。
随着时间走过,开始走皇帝登基流程。
上午八点,礼部尚书孙如游上书,考孝宗皇帝崩于五月辛卯武宗皇帝即位于次日壬辰之例,乞速登宝位,以定天下以安人心。
朱由校准其所奏。
上午九点,一道道令旨开始下发。
令旨谕兵部、卫官军戒严中外
谕报讣于诸藩。
谕命妇免哭临祀。
因为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的尊谥尚未举行,所以先只是草草的封太子妃郭氏、皇帝生母王才人为皇后。
同时,内阁首辅方从哲、阁臣刘一燝、韩爌上书,大行皇帝宾天,遗体存放位置要挑个地方。现在神宗的三月孝期未过,乾清宫前殿有挂着万历皇帝的牌位,坤宁宫又挂着孝端皇后的牌位,泰昌皇帝的梓宫(棺材)放在仁智殿。
朱由校准其所奏。
少傅兼太子少傅英国公张惟贤携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军民耆老等人上一进表,朱由校推之不受。
上午十点,少傅兼太子太傅英国公张惟贤携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军民耆老等人上二进表,朱由校推之不受。
上午十一点,少傅兼太子太傅英国公张惟贤携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军民耆老等人上三进表。
这次,朱由校表示,遗命在躬,不敢固逊,勉从所请。
同时,为了表彰内阁首辅三人和六部尚书、张维贤、左光斗、杨涟、范济世、顾造等人准备登基事宜辛苦,赐十三人银币若干。
同时,内阁上奏,令张鼐等八人将大行皇帝的遗诏带着前往各省开读。就是告诉天下人又换皇帝了。
七点多种,皇宫已经落锁。
乾清宫,东暖阁内,看着泰昌皇帝这短短一个月内签署下发的诏书备份,朱由校越看脸色越黑,到最后已经快比的上锅底了。
说句明亡于万历,真的不是冤枉万历皇帝,万历那个老不死的和泰昌那个蠢货,死前可真的是给天启挖了一手好坑。
万历皇帝死的当天,泰昌就下令旨取缔了矿税,税监张烨、马堂、胡滨、潘相、丘乘云等人悉数撤回。同天,泰昌还发出内帑银一百万两,犒赏辽东军士。不久又发内帑银一百万两犒赏九边将士。
内帑收入减少了,还花了一笔。
万历皇帝临终前,留下了一道遗旨:建言、废弃及矿税诖误诸臣,酌量起用。
而这些被杀、被削籍、被贬的官员,大多都是东林。
然后,泰昌对于万历的这个酌量理解的非常到位。
从万历皇帝驾崩的七月二十一,到泰昌皇帝驾崩的九月初一,总共39天内,泰昌对被神宗因各种原因贬谪的官员大加起用、升职,几乎每日都有,最多的一天起用十八人(仅记录在《明光宗实录》中的起、起升记录就有41条,多条都是一次多人,这还不包括升官记录),其勤政程度崇祯皇帝看了直呼内行。
而后,泰昌皇帝这人很有想法啊,一次性往六科补充了起码19个给事中,也就是言官。
ps:六科给事中加都察院十三道御史合称科道官,又称言官
这些人包括但不限于:
兵科给事中薛凤翔
兵科右给事中曾汝召
兵科左给事中杨涟
户科右给事中王继曾
工科右给事中惠世扬
工科左给事中蔡思充
户科都给事中李奇珍
户科给事中王继会
户科右给事中张国祥
礼科给事中暴谦贞
礼科给事中杨道寅?
礼科右给事中周希令
礼科左给事中李若圭
吏科都给事中范济世
吏科给事中周朝瑞
吏科右给事中俱韦蕃
刑科左给事中魏应嘉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人很多都在东林点将录上。
神宗后期,内阁辅臣只有一人,先是叶向高,后是方从哲。泰昌继位后一看,内阁辅臣太少,要补充。
为此,这位爷准了方从哲之请,补充了史继偕、沈淮两人挂礼部尚书衔、兼东阁大学士。同时,又亲自点了何宗彦、朱国祚、刘一燝、韩爌四人挂礼部尚书衔、兼东阁大学士。另外,还召了前首辅叶向高回朝。
虽然在泰昌驾崩时,到职的人只有方从哲、刘一燝、韩爌三人,但此时的内阁辅臣名义上的人数达到了八人之多。
另外还有,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被雷劈了,前三殿(皇极殿、中极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前三门(皇极门、会极门、归极门)均遭焚毁,上朝地点从此改为文华殿。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后三宫重建完毕。
而对前三殿,万历皇帝一直都是拒修,老子不好过,你们也别想好过。对于言官上书请求重建三殿三门的奏章不是留中不发就是不允不报。从万里二十八年开始,言官换了个思路,重修三大殿是重大工程,不能仓促进行,但三大门总能先重修了吧。
但即便如此,万历皇帝依然不予理睬,拖到了万历三十六年,才下旨重修了会极、归极二门。
而等到万历四十七年,皇极门重建的旨意才下,万历四十八年,泰昌拨内帑银二百万两,开始重修皇极门和三大殿。天启二年六月十八,耗时近两年,皇极门重建完成,但三大殿的重修陷入停滞。一直到天启五年二月二十三才又开始重建,天启七年八月初二竣工,耗银五百九十五万两。
看着手中关于工部上的关于重建规划的奏章,朱由校的头有些疼。
继续建吧,太花钱了。
不建吧,这活儿是他爹泰昌下诏重建的,他不好下令中止。
“传诏,三大殿重修停了,先重修皇极门,修完之后多的银子归入户部。”
零零总总,登基29天,他那个便宜老爹泰昌就从万历的内帑抖落出四百万两银子,不愧是光宗,真的是光啊。
“得赶快想办法捞银子啊。”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