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玄幻小说 -> 少年你谁啊-> 第二十六章 省城李家
换源:
第二十六章 省城李家
- 一大早就有生意上门,吴晓芳还是很开心的。
听到吴彧的声音,她不禁挺直了身子,前两天刚说请吴彧照顾生意,没想到才隔了两天,这小子又来了。
‘看来老娘的吸引力还是不错的。’吴晓芳心想。
可转念一想,吴彧只是个毛头小子。
而吴彧的财力她是有所估计的,毕竟之前买人参时有交易,而看他的穿着打扮,也不像有钱人家的孩子。
不对不对,这想法不对,自己毕竟已经一大把年纪了。
好不容易整理好这不经意间发散的思绪,那边吴彧已经走进了妙春堂。
那店员很有眼色的准备好了茶水,又从老板的目光中得到了肯定,就转身去了仓库。
吴彧喝了口水,话说他一大早火急火燎地跑来,确实有些渴了。
现在才八点多,好在妙春堂已经开门营业了。
不过前天买的朱砂的变化,让他很激动,生怕这点朱砂被人买走了。
好在吴彧的担心是多余的,这点朱砂在妙春堂七八年都无人问津,也就是他刚好需要。
正和吴晓芳有一搭没一搭聊天的吴彧,眼见店员抱着那个玻璃罐走了出来。
立马要求上秤,眼见吴彧猴急的样子,那店员立马称重。
16.3kg的朱砂,吴彧盯着这罐朱砂,似是看到什么珍宝,可在外人看来,却有点偏于猥琐了。
哪有人看石头像看到美女了一样,就差一脸呆样儿再加哈喇子了。
“吴先生,承惠四万五千元钱。”吴晓芳在旁边提醒道。
这笔买卖不算小,为了能够留住客户,吴晓芳主动给了一点优惠。
吴彧虽然有些肉疼,还是痛快地完成了转账。
之后连带玻璃罐一起装进了自己的背包里,然后就又风风火火地离开了妙春堂。
留下面面相觑的老板和店员,毕竟吴彧一大早买了朱砂就走,多少让人摸不着头脑。
返回学校后,吴彧也没闲着,立马将这些朱砂带进梦境空间。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吴彧每天观察这些朱砂的变化。
一直到七天后,这些朱砂蕴含的元炁和老道士给的朱砂已经不相上下了。
吴彧拿出了小本本,看着祖师爷三个字,陷入了沉思。
目前看来,祖师爷貌似不怎么有用啊。
吴彧思虑再三,决定先用着,就不把祖师爷这个选项划掉了。
东夏国人对这些鬼神之说多少带点敬畏在里边的。
十天后,吴彧确定最近三天这些朱砂蕴含的元炁与三天前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至此终于确定了朱砂的来源,只是上了年头的朱砂确实不便宜。
好在这三十多斤朱砂足够他用一大段时间了,之后可以想办法去买一些新开采的朱砂原矿试试。
这方面还需要好好找找门路,一来没听说江东省产朱砂,二来自己只打算买少量的原矿,不好找到卖家的。
毕竟能做原矿的,肯定都是大批量生产的,哪会看得上吴彧这点需求量。
省城,天宁市。
今日重阳,也是江东省秋日里难得的大晴天。
江东多丘陵,天气自然也偏湿润多雨。
天宁市中心的景山属于整个市区的地理最高点,说天宁市是在景山脚下建成的也不为过。
近二十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作为市中心,反倒开始变得安静了。
大量人口的涌入,城市的扩张,导致老城区不再如新城区高楼大厦看起来气派。
可要是有人觉得老城区不如新城区,一定有天宁人出来反驳。
没看到各个政府部门都还在老城区嘛?更不要说近年来兴起的私家别墅了。
没办法,天宁市同样是丘陵地带,所谓景山,也不过是相对周围那些高低起伏的山岭来说。
景山高不过300多米,周围却连绵不断的山岭。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这周围生存着,近几十年更是对周围平整改造。
如今市中心也就景山附近还有山岭,其他地方多被平整后开发起来了,只留下一些地方改造成大大小小的公园。
景山这里当然不是没办法改造,只是当初这里本就聚集了很多达官贵人的宅邸。
近年来,在这里修建别院的更是大有人在。
当然,能够在一省首府的市中心修建独家别院,都是既富又贵的人家。
寻常的暴发户,即使有那个财力去修建,也没那个胆子往里边挤。
省城李家的老宅就修在景山。
得益于丘陵地带的地形,虽然江东省有实力的家族大都在此有自己的地盘。
可在丘陵地形的影响下,并未出现豪宅扎堆的情况。
这也符合这些权贵们的心意,毕竟都是大家族,能够拥有独立的豪宅,大家互不影响。
因此,能在景山居住的,在整个江东省都是数得上的势力。
李家在大明朝就是天宁本地的土著小家族,算不上大富大贵,却也薄有家资,在乡邻里说话也是有分量的。
百年前赶上大明朝动乱,整个东夏国动荡了一甲子还要多。
先是最后的明皇要改国制,各地大贵族籍此纷纷发动叛乱,毕竟老朱家做了五百年的皇帝,也是时候换换人了。
从此形成各地军阀割据混战的情况,各地百姓民不聊生。
十多年下来,好好的一个大明,在内外势力的玩弄下,分崩离析。
各地的一小部分中下层贵族阶层和底层的百姓结合,纷纷起义自保。
李家也就是那时候聚拢了一部分乡邻,形成了一股小势力。
和其他的小股起义军一样,平日里照常生活,遇到兵灾匪祸就报团对外。
等到各地义军联合起来重整河山之时,李家老太爷李东山顺理成章地混了一个少校军官。
可东夏国立国虽早,大明朝的遗老遗少们,被清算的军阀势力,甚至多年来形成的各路匪人。
这些人除了远走他乡的,剩下的就是隐藏在各处,伺机而动。
江东省山岭地形居多,自然成了这些人天然的落脚地。
因此,立国几十年来,这里依旧不时发生各种不同规模和由头的叛乱。
其中更不乏趁机作乱,杀人放火的恶徒。
好在东夏国和江东省对此早有准备,虽说一直有叛乱,可当地一边平叛一边加强治安,就连战后重建也在稳步进行。
不过到底是不安定区域,也就是最近二十多年才稳定下来,建国数十年来,整个江东省大大小小的戒严、剿匪甚至军管,时有发生。
倒是因此让江东省出了不少军界人物,那个年代,很多军人都热衷于来类似江东省这样的地方戍守。
毕竟天下平定之后,再想拿到羡人的军功,基本已经不可能,也就是这些地区还有的军功可捞。
可惜的是李东山没能赶上这趟快车,就在东夏国立国之初,就被人暗杀了全家,只余下独子李虎在外读书,方才留下一条性命。
据说至今都是一桩无头公案,至于民间的各种小道消息,更是不胜枚举。
李家受此大劫,本该一蹶不振。
可那李虎倒也少年气盛,竟直接从了军,之后凭借父亲在军中留下的微弱人脉。
以中将之身在江东省重建了李家,甚至在他死后的这么多年,李家依旧在江东省呼风唤雨。
话说李家能够起势,李虎耗尽了一生的心血,导致他堂堂中将,在晚年因为多年征战之身,竟一病呜呼。
好在如今的李家,已非当年可比,即便是李虎没能继续上升。
整个李家,在江东省依旧稳如泰山。
至于历年来在江东省任职的省议会议长,都对李家多有拉拢,其中不乏有根基薄弱之人,甚至顾忌李家。
由此可见李家在江东省的地位,虽不是能够一言而决的家族,却也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至于省内各个阶层,更是和李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虎的长子李明北,凭借李家在江东省的地位,刚过51岁,就已经牢牢占住省议会副议长的职位许多年了。
至于省议长,一般都是国家议会委派的流官,哪有他这个牢牢占住位置的副议长来的实在。
而李家在江东省的布局远不止于此,
其实如李家这样的情况在整个东夏国都很常见,议长一般是流官,副议长中大半被当地占据。
这也是国家统治集团对地方统治集团的牵制和妥协。
二子李明磊,在江东省的商界,那是混的风声水起。
当年李明航没能争过他二哥,才去了东辉市,而李家在商界的力量,全部交给了李明磊。
三子李明志,则是在李虎的安排下进了军队,46岁已是准将军衔,重要的是,江东省一部分驻军是直接归他节制的。
可以预见的是,李明志未来在军中的仕途不在李虎之下。
李桐的姑姑李明芸,乃是李虎老来得女,如今才刚35岁,却已经在江东省的司法界做到了举足轻重的大法官,实在是江东省司法界最年轻的后起之秀。
李家五个子女,都在江东省有了不小的成就,这也是李家布局精妙之处。
几人在各个重点领域,都有所建树,更能相互扶持,把一个家族的强项发挥得淋漓尽致。
也就是李明航差点意思,可那也只是对他个人而言,属于是内部竞争失败。
在外界来看,李家在江东省乃是数一数二的大势力。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