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穿越小说 -> 女孩与风筝-> 文学青年
换源:

文学青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范文举在大学读文学系,立志做作家,写过诗歌、散文和小说。那时的文学潮流,古典、浪漫、批判、意象、魔幻,他都接纳,但不站边,就是看,有时写起来,诗歌像散文,散文像小说,古典像现代,浪漫像现实,总之四不像,系里老师评价说“这样的文字,都写的是什么东西?怪不得不出名。”这话不完全对,文章确实不出名,但人却有些名气。

范文举有名气,还是因为他文章怪,怪在不知道属于哪一派,所以哪一派都不知道怎么评价、衡量他。大家畏手畏脚,没人敢去评价,怕惹了笑话,反倒让他像个高人。世间的误会就是这样理所当然。那时这类人不少,有气功大师,有特异功能人士,大门一开,各种思想传入,传统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涌现出一大批初生牛犊。人对陌生的事,总先抱有恐惧感,所以很长时间,没人评价范文举的作品,有些也是不知所名的吹捧。

范文举的文气就是那时养成的,一种模糊不清、捉摸不透、稀里糊涂。等到文学热潮冷淡,人们转向市场,追求效益的时候,他那种模糊不清的文章,就被彻底抛弃了。

没思想、没文化、没市场,有人说他的文章像云气氤氲的高山,没有奇异的风景,只是让人透不过气。等到他毕业,黯然从文学前线退出,已经成了文学界的边缘。

范文举的文学路黯然失色,求学之路也戛然而止,但毕竟有大学学历,文学虽然不值钱,学历终究值钱。毕业后,回到家乡高中当老师,是份体面工作。

关于范文举回家一事,他父亲是不接受的。读书做官,书读了,官没做成。有人劝说当老师好,吃公家饭,又是文化人,地位高。他父亲不这样想,老师、老师,不还是个穷秀才。其实,范家这些年把精力都放在小生意上,家里的地已近乎荒了,田不成田,书不成书,最后官也没做成。老范为此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人却死了,生病不完全因为生气,劳累才是原因,去世不完全因为生病,生气才是原因。老范因为想不通,想不通而生气,生气就是哪怕一个人再健康,也能活活憋死。

范文举给父亲办葬礼时,想明白一个道理。人这一生,模糊不清、琢磨不透、稀里糊涂,一辈子胡乱的抓,有的抓到稻草当横木,比如父亲抓着“读书”这颗稻草,以为是“当官”那支横木。稻草变不成横木,对于父亲来说,他既没用稻草搭窝,也没用横木建房,对于范文举,无论是稻草还是横木,都不属于自己。

父亲抓“读书做官”,自己抓“做人意义”,到头来父亲的田荒了,自己的读书也荒了。回家教书,范文举没放到心上,文学荒废,他心事重重。

范父出丧那天,村里很多人来送,不是老范名声好、地位高,而是因为张乡斋来送。范文举把张乡斋当朋友,张乡斋把范文举当同学,朋友可以说心里话,同学则可以拉关系。

范文举在省城读大学,同学中有的以前就有身份,没有身份的人毕业也谋得身份,只有他还没身份,但不妨碍他们是同学。张乡斋以前志愿用实业振兴家族,专业学机械,后来发现只有技术发展不了实业,还要关系。张家有关系,不然他不能破格考高中,但县城的关系走不出县城。张乡斋想走出县城,就要县城以外的关系。

出丧那天,张乡斋特地提前去,帮着范家张罗。范文举抱着牌位像个供桌,逢人来打躬,只给人家回礼,不言语。倒是张乡斋前后打点,仪式才顺利结束,人们都说范家欠张家情。其实,丧礼时,范文举正想稻草和横木的道理。等一天结束,范文举也就想明白了,范母留张乡斋吃饭,按礼张乡斋不能留,但一天没和范文举说上话,想着吃饭是个说话的空,便违礼留下了。

张乡斋开口就劝范文举别伤心,说范父辛勤一生,终于看到你成才,也算含笑九泉了。张乡斋知道范父想不通生气,他这样说是避重就轻,是缓解父子矛盾,是自作聪明。范文举不在乎他说什么,开口就说今天想明白一个道理。

说完道理,范文举问:“你说咱们人为什么要胡乱抓?”

张乡斋愣了一下,说:“可能遗传吧,小孩刚出生,不就胡乱的抓。”

范文举若有所思,“做人的意义,就是抓吗?”

“对、对,就是抓,不仅要主动抓、努力抓,还要学会抓,抓机遇、抓能力、抓关系。”张乡斋突然来了兴趣,觉得范文举总算开窍了,接下来的话就好说多了。

张乡斋接着说,“就说现在吧,就要抓机遇,去年我们工厂引进两台德国机器,产能一下翻了五倍,可咱们县消化不了,就要扩大市场。”

“那你往外卖不就行了。”范文举接话。

“哎呀,亏你家还做过生意,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往其他地方卖可没那么容易。”

“现在讲市场竞争,产品有优势、物美价廉,那还不是人人买,还愁卖吗?”

“不是这个道理。就说以前搞专卖,国家的、地方的,哪里不是盘根错节、围追堵截。现在政策是好了,可地方上有惯性,尾大不掉,出去还是容易碰壁。”

“既然这样,你说的抓机遇是什么?”

“现在厂里有产能,就是缺销售渠道,你来帮我,咱们去跑关系,直接抢占省里市场,借着政策往下推广。”

“这个次序不对吧,不是‘农村包围城市’吗?”

“时势不同了,以前是由面到点,现在是由点到面,抢占市场高地最重要。这政策是自上而下,城市里市场大、机会多,再有‘上有好之下必甚之’,农村对城市来的东西没有抵抗力。”

“我不懂做生意的道理,怕是帮不到你什么忙。”

“现在经商是潮流,你不闯一闯,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这块料。”张乡斋不想把话说明,不想让范文举觉得自己在利用他,心想只要他上了船,必定会琢磨撒网捕鱼的方法,到那时自己再稍微点播,事情便水到渠成。

可范文举压根就没上船的心思,他对张乡斋的生意也毫无感兴趣,能说到现在,是因为他觉得张乡斋也在抓某样东西,至于抓的是稻草还是横木,他下不了定论。

范文举说:“你和我父亲一样,都抓到了某样东西,它让你们找到了做人的意义,可我父亲错把稻草当横木,是痴心妄想,找到意义却没活出意义。而你抓到了横木,可我不能抱着你的横木,我要自己找、自己活。”

张乡斋不明白他说的话,但意思肯定是拒绝,便问道:“那你抓的是什么?比我这现成的横木还好?”

“文学就是我抓住的稻草,它虽轻,但也能承受我的重量,至于漂到哪里,全赖潮流。”

“你做人的意义就是随波逐流?”张乡斋不屑一顾。

“我抱着稻草漂流,感悟、记录潮流变化,我不摆弄人生,而是感悟它、记录它,我的意义就在追寻做人的意义。”范文举觉得道理终于想清了。

范文举的坚决拒绝,让张乡斋很没面子,晚饭没吃完便匆匆离去,后来有知道内情的人说:“范文举没救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