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我是美味制造商-> 第九章 老家
换源:
第九章 老家
- 当杨锋走出机舱,扑面而来的清冷空气和刺眼阳光让他意识到,自己又回到了滇州高原。
丽州机场只是一个中型机场,登机桥这种先进设备还没有引进,因此每一位来到丽州的游客,都会在机场跑道上接受来自高原的热烈欢迎。
七月份的沪城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而海拔2500米的丽州夏天平均气温才20摄氏度,两地之间差别之大显而易见。
而且丽州和其他高原地区一样,一天四季的现象非常明显,气温几乎是在随时随地变化。
对于外地游客来说,丽州这种多变的天气最令他们头疼,再加上高原缺氧的缘故,初来乍到的他们总会有些手忙脚乱。
这不,一下飞机,好多游客立刻在飞机边上打开行李箱,找出厚衣服、太阳镜和遮阳帽,狼狈不堪。
而早已经准备妥当的杨锋,则是已经全副武装,背着一个轻便的小包,施施然地离开了机场。
拒绝了出租车司机的揽客行为,杨锋在机场指示牌的指引下顺利地登上了机场大巴,前往几十公里以外的丽州市区。
杨锋并没有在市区多待,而是直接搭乘一辆前往老家的客车。
客车离开丽州市区将近五十公里之后,就来到了天下闻名的长江第一湾!
从青藏高原奔腾南下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河流,在南北走向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三大山脉的夹持之下,在滇州北境内形成了‘三江并流’的举世奇观。
金沙江因山崖阻挡便掉头急转270度向东北而去,形成一个巨大的“v”形转弯,这一奇观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湾”。
对于外地游客来说,这里是必到的旅游景点,不过开往滇西县城的客车上大多都是当地乡民,因此客车径直离开。
滇州s225省道和金沙江一路伴行,它是沟通滇州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干道,虽然无法和滇藏线的214国道相比,它对滇州西部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路上高山、峡谷、草甸、森林和雪山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而沿途不时出现的民族建筑,更是让浓郁的滇州西部风情扑面而来。
若是第一次来到丽州的人,肯定会被一路美景所吸引,不能自已。
不过对于杨锋来说,这些景观早已经烙印在他记忆的深处,自然不会太多激动。
前世杨锋的童年就是在老家度过,六岁以后他才跟着父母到昆城边上的县城上学。上中学的时候,每年的寒暑假杨锋或是跟着父母,或是独自一人返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再加上前世他回老家发展,因此他已经不记得这条路自己究竟走过多少次了。
路边的每一座雪山、每一处景观甚至每一个转弯都深深地烙印在杨锋的脑海中。
从丽州到老家县城也才150公里,但是由于s225路窄弯多,偶尔还会遇上塌方地段,因此速度极慢。等班车到了县城的时候,暮色已经降临,杨锋也只好在县城找了一家宾馆住下,准备第二天再回家。
县城宾馆的条件一般,杨锋洗完澡之后索性钻进空间,准备在里面好好睡一觉。
几天下来,玉牌空间已经不复当初寂寥荒凉的模样,而是变得生机勃勃,令人赏心悦目。
草坪早已成型,踩在上面软软的,就如同一层厚厚的地毯;而先前种下的果苗已经长高了许多,给空间带来了更多的生机。
而随着果树苗的不断长高,玉牌空间的浓雾又向外退出了两米左右,灵泉的范围也明显扩大了一些。
随着空间内各种植物的增加,玉牌空间正在逐渐恢复原有的一些特征,这让杨锋更加兴奋起来。
至于那些蜜蜂,虽然没有花蜜可以采集,但是杨锋在铁架上放了一些白糖水,倒不至于让这些小精灵饿肚子。这些嗡嗡飞舞的蜜蜂给寂寥的玉牌空间带来了热闹的气息,杨锋已经在憧憬吃上前世那样美味的纯天然蜂蜜的日子了。
两只小狗杨锋给他们取名毛毛和豆豆,看着它俩在玉牌空间内的生活也已经逐渐习惯,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状况,活泼好动的它们比在外界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只不过这些情况杨锋知道是因为空间里时间比外界快的缘故,不会有任何担忧。
一夜无梦,早上起来之后,杨锋立刻把房间退了,找了一家米线店吃早餐。
米线对于滇州人来说,就如同面食之于陕州人一样,已经融入了滇州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杨锋在沪城一年多没有回来,第一件事自然是好好吃一顿地道的铜锅米线,解解馋。
在吃米线的时候,街面上行人也越来越多,背着背篓的乡民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给清晨的县城带来了一道道亮眼的风景线。
滇州是全国拥有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拥有25个少数民族,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少数民族都拥有着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这使得滇州的民族风情成为了滇州旅游最重要的一张名片,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众多游客。
吃完热气腾腾、酸辣可口的铜锅米线之后,杨锋到了汽车站,搭上了开往镇上的中巴。
杨锋老家所在的镇子距离县城86公里,是三江并流区域的腹地,也是滇藏茶马古道主要的物资集散地,是滇州地区有名的古镇。
只不过随着滇藏公路的开通,茶马古道在解放后逐渐没落,杨锋老家早已经不复当年繁华的景象,这也是茶马古道上众多交通重镇的一个真实写照。
杨锋的老家在镇子的附近,和镇子隔着奔腾不休的澜沧江隔岸相望,在镇子下车,也就意味着杨锋到家了!
杨锋走在新修的砂石路上,砂石路还很崭新,踩在上面有些硌脚,顺着记忆中钢索桥的方向行走,他记得前世这个时候钢索桥已经修好了,杨锋很清楚无论是钢索桥还是砂石路对于这里来说,已经是极好的交通条件了。
砂石路在郁郁苍苍的树林里穿行,虽然中午的太阳很大,但是杨锋丝毫感觉不到热,倒反有些凉飕飕的。
树林里的小动物不怎么怕人,杨锋看到几只松鼠爬在树枝上,用贼兮兮的眼睛盯着他,倒是让他一路来的疲惫一扫而空。
很快,走出树林的杨锋顿时被眼前的景象给吸引住了!
在这里,两座巨大的悬崖牢牢地把倔傲不逊的澜沧江给夹住,而不断挣扎的大江让这段仅有百八十米的江面充满了咆哮的怒吼。震耳欲聋的浪涛声以及不断飞溅的白沫,都让人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股来自于青藏高原的伟大力量。
波涛汹涌的澜沧江,让老家村子上下游10公里之内根本就没有任何合适的渡口,澜沧江西岸两个乡、三十几个行政村四万多名乡民只能通过上游渡口进出大山。
这座横跨两岸的钢索桥的建成,给附近的乡民了带来巨大的便利,意义重大。
两座巨大的水泥平台分列于澜沧江的两岸,十数根巨大的钢索连接到了对岸,再铺上木板形成一座钢索桥。
在桥头,还有一座砖石结构的小屋,想必就是看守钢索桥的乡民晚上值班的地方,不过正值中午,这里铁将军把守。
在钢索桥桥头的碑文上,杨锋再次看到了这座桥的情况描述,知道这是为了响应国家‘村村通’工程,滇州省市县各级政府共同筹集100万毛爷爷子修建了这座钢索桥。前世也正是因为这座钢索桥,杨锋才能够在前期的发展获益匪浅。
踏上钢索桥,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确有其事,虽然前世杨锋已经走了无数次,但他还是感觉到脚下晃悠悠的,脚底陡然产生了一丝丝酥麻的感觉。
走到桥中央的杨锋试着往脚底下的江面看一看,赫然发现数十米下的波涛涌起的浪花似乎都要冲到了自己的眼前,实在是有些吓人。
前世杨锋发展家乡旅游业,这座长达106米,宽5米,拥有13根巨大钢索的桥梁和周围的澜沧江景致,就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景点。这种现代文明和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地方,引来了大批游客。
提着从空间拿了出来的行李箱,杨锋晃悠悠地从钢索桥上越过了以往被乡民们视为天堑的澜沧江,踏上了西岸的土地上。
在这里,杨锋只需要沿着砂石路再走上两公里,翻过一座山包,就能抵达老家的村子,那里留下了杨锋关于童年和前世的所有记忆!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