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玄幻小说 -> 王者荣耀之万世风尘寄余生-> 第二十三章 曲江边婉儿题诗,花灯前剑仙作句
换源:
第二十三章 曲江边婉儿题诗,花灯前剑仙作句
- 上官婉儿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花灯就悬挂在她头顶的尺余位置,她将头发盘在头顶环住,手拿折扇,脸被面具所遮住,远远看去,倒也有几分男子的味道,好一个公子世无双。身旁走过的那些闺中玉人,都纷纷为之侧目,俯身在自己的丫鬟耳边,也不知在悄悄地说些什么。
“哎,公子,要来我这里提一句灯谜吗?我瞧着公子扇子上的字甚是好看,就当是为我提两个字吧。”一个摊前挂满花灯的小贩见到上官婉儿走了过来,开口说道。仔细看过去,灯笼上都写着或多或少的诗句,想来那便是所谓的灯谜了。
“在下写对于写谜面研究甚少,不若这样,在下在这花灯上提两句诗,若是有人对出下联,您便把这盏花灯赠予他可好?”上官婉儿说道,声音透过面具,倒是带着男性的低沉,不过女子的特征也是分外明显,这小贩虽是奇怪,却也不怎么在意,只是心里暗自腹诽道:这公子身形这般潇洒,只可惜这声音有点像女子。
“公子只要愿意题字,在下便感激不尽了。”小贩的这些话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真要要他说出来,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嘴上便是这般说道。
上官婉儿听到这里,便是拿起了那小贩摊前的毛笔,蘸了墨,看着长安城的灯火辉煌,星火交错,略微思索一阵,提笔便是写下了一句诗: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那小贩看着周围长安城的风景,再看着上官婉儿的这句诗,顿时眼前一亮“好诗,好诗啊,公子,何不将它写完呢?公子这般文采,放眼这长安城,怕是无人能接出下句吧。”
“那便这样,今晚花灯节结束,我会再来您这里,若是有人对出下句便好,若是无人对出下句,我便为您写出下句,如何?”上官婉儿收起折扇,说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那我便多谢公子了。”小贩拱手说道。
“无妨,举手之劳而已。”上官婉儿说完,便离开了,只有那墨迹未干的诗句,证明她方才来过这里。
小贩见状,喃喃自语“还真是个挺热心的公子。”
话说完,又投入到了他的生意当中,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官婉儿的原因,这个小贩这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似乎是这句诗起到了作用,围在这小贩摊前的人像是都在讨论着这句诗,也有几个人觉得自己文采还不错的,拿起笔在小贩摊前的纸上写了几句,却是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许多纸张都被揉作一团。
也有许多人自觉对不出这句诗,把视线便转向了小贩的其他花灯,灯谜相比较于对诗难度其实难度略有降低,灯谜难在什么地方呢,就像方才上官婉儿所说,谜面才是最难写的,要写出一个好的谜面,确实要比写一首好诗难的多。
李白从长乐坊来到这曲江边的街道上,与裴擒虎交谈的阴郁也被冲淡不少,这花灯节的节日氛围在李白看来,是长安城中的其他节日没法比的,这种从深处带着冲破规则的疯狂的节日,正是李白这种向往自由的人所求的。
就在他向着曲江那边而去时,一个围满人的小摊引起了他的注意“那里怎么围了那么多人?”不过他暴露在空气中的脸庞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决定先去买一副面具,至少也显得自己融入了这个节日之中。
“老板,这个面具,怎么这般奇特?”李白在一个卖面具的小贩摊前,一个黑色的面具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开口问道。
“公子,这个面具可有些来头。”小贩笑了笑,神秘兮兮地说道。
“哦?什么来头?”李白见老板这样,也是来了兴趣,于是问道。
“公子可曾听说过昆仑奴?”老板见他有兴趣,继续说道。
听到这个名字,李白一愣,与昆仑奴有关的资料顿时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传说当初长安铁骑踏过云中漠地之时,在那庞大的国度之中,遍地有着肤色黝黑的奴隶,因为数量极少,当初被长安的铁骑带回长安之后,便成为了上流社会的专属,拥有昆仑奴的通常都是长安城中的大富人家。
“听是听过,那这面具便是仿照当初的昆仑奴所做的吗?”李白问道。
“对,没错,据说那昆仑奴都是淳朴善良之人......哎,公子,我话还没说完呢。”李白不等那小贩说完,将几枚铜板放在小贩的桌面上,便拿走了这个面具。
“这公子,长得文静,却是个急性子。唉,带着这个面具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段不愿提起的往事,否则又怎么会喜欢这幅面具呢。”小贩的声音被人潮冲散,连带着冲散的,还有那还未说出口的无奈。
李白带着这幅昆仑奴面具,来到了方才那个猜灯谜的小贩那里,那里依旧围着许多人,不过都在埋头接那句诗,在长安这样的各色人种交汇的地方,各种文化也相互交融,而在这之中,最为盛行的莫过于诗词文化了,长安之人且不说上至八十老人,下至六岁童稚都会作诗吧,但大部分成年人都好作诗,也算是一种文化潮流了。
“这里面在干什么呢?”一个刚到这里的人问道,这人踮着脚尖,极尽目力望向人群中央,却始终看不清楚里面在干什么。
“哎?你不知道吗?刚才一位公子为这店家提了句诗,说是有人对出下句,便把那盏花灯赠予他。”
.....
李白一听对诗,顿时兴致高涨,他已经好久没好好地写过诗了,于是他便在人群外高喊道“这长安城中,就没有我对不出来的诗。”
这句话刚说出口,方才吵嚷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转头看向了这个带着黑色面具的男子。
“这人是谁?说话怎么这般猖狂?”
“就是诗仙李白也不敢说出这样的诳语,他难道觉得他能比得上诗仙么?”
“我倒要看看他怎么对这句诗。”
......
李白一听这周围的交谈声,面具下的嘴角挑了一挑,看样子他的目的是达到了,于是便说道“在下虽不说与诗仙李白相比,但在下自问能对出这句诗,劳烦诸位给在下一个机会。”
“你以为你是谁?说对就对?”
“没错。”
“都别吵了,既然这位公子说他能对出这句诗,让他对一对又有何妨?”小贩见周围人群逐渐控制不住了,便开口说道。
周围人一看老板发话了,自然也不会再说什么,于是便为李白让开了一条路。
李白迈着步子走进去,见着他的人都有一种错觉,似乎这个人正走在一种他们看不见并且摸不着的路上,像是,写诗时的灵感一般,难以捉摸。
“这字,是上官体?”李白见到所提的诗句,不由得说了一句。
周围人一听,这人,似乎不是那般一文不值,什么都不会,好像是有着真才实学的。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李白将这句诗轻轻地念了一遍,又看了看长安城中的光景,也是不由得叹道“确实是好诗。”
这种事情还用你说?若不是好诗,我们会站在这里研究这么长时间?周围人听到这句话,自然免不了在心里嘟囔几句。
“不过,要写下句,不难。”李白声音中似乎带着笑意,他看了看曲江跨江桥上缓缓行过的马,又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圆月,下句诗已经有了思路“老板,我可否将诗写在这灯笼之上?”
老板正要拒绝,却听得李白说道“老板你大可放心,我将诗写在上面,绝对不会埋没了这句诗。”
话说到这个份上,老板自然也不好拒绝,周围人本来也有反对的声音,但毕竟这花灯诗老板的,怎么处置当然得看老板怎么说了。既然老板不拒绝,他们在说话,倒显得自讨没趣。
只见李白拿起桌上的毛笔,蘸了蘸墨,提笔写到: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当这两句诗写完,周围人反对的声音顿时消失了,他们终于知道这男子到底哪里来的底气来说出刚才的那句话了,这两句诗可谓将前两句诗的意境完完全全地保存了下来,说这两句诗是由一个人写出来的想必都会有人相信。
“多谢老板借笔。”李白将毛笔放在了“山”字台上,开口说道。话一说完,便是转身离开了人群,只有他身后的酒壶,像是这长安城的灯火一般,摇曳不定。
哗——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李白消失在人群中的那一刹那,整个人群突然就炸开了锅,这句诗,便是扔进池塘的那块石头,给花灯节添上了新的色彩。相信明天,这个戴着黑色面具的男子对出的诗句便会传遍长安城。
“公子,你的花灯......”那老板想起那位公子对他说的事情时,李白已经消失在了他的视野当中,他叹了口气,看来只能等那位公子晚上来这里时,再告诉他这些事情了。
而周围的人因为李白对出的诗句,也对对出这句诗失去了兴致,只能寻找一些花灯上的字谜来缓解这份被诗文施以的压力了。
而始作俑者李白,已经走了很远,将要到那曲江跨江桥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