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穿越小说 -> 四合院:那年那月那些事-> 第037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中)
换源:

第037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周叔也无奈,挥挥手说随便你吧。

喝过几杯酒之后程墨竹收起嬉皮笑脸严肃起来。

“周叔,一机部给轧钢厂新配的冷轧钢丝车间有些问题。”

“什么问题你说说,你在一线,发现问题就决问题,难道是人为的问题?”说起工作,老周也严肃起来。

“姜还是老的辣,我这一说您就明白症结所在了。确实是人为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新车间的规范化优势将荡然无存。周叔,我知道这个车间产能或者说产量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重要,这是一个验证项目,是我们必须要经过的历程。”

“是啊,需要用这个项目总结出一套基本的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准则,从粗犷化向精细化转变。”

“是的周叔,让资源利用最大化,尽可能的减少生产环节中的浪费,尽可能的降低废品率才是目的。”

“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老周脸色已经有些阴郁了。

“是这样的周叔,车间里面的事我没有插手,培训轮岗环节我没发现问题,毕竟这一块儿是我一直经手的。但是前些天试车成功后,试生产时候我发现车间工人有近三分之一并不是经过培训轮岗的工人。”

“大胆,谁给他们胆子阴奉阳违!”

一句话说完,老周就明白了。这是利欲熏心,被利益遮住了眼啊,才过了几年好日子就堕落到如此地步?这是在挑战他老周的底线。按照程墨竹的想法就是:在悬崖边上蹦迪,找死也不是这么样儿的。

腊八那天从周叔家离开的时候,夫妻俩两辆自行车上绑着四箱子酒,车把上还挂着5瓶。剑南春三箱加两瓶,一箱12瓶;五粮液一箱加三瓶,一箱12瓶。这年代的五粮液和剑南春可不是后世的52度的,现在的都是60度。

你看好多小说说是拿酒票去供销社买五粮液茅台的,你可拉到吧。还有50年代就买五粮液剑南春的,那时候剑南春还叫绵竹大曲呢,后来才分开两个酒名,就小程拿的还是绵竹牌呢,五粮液名字倒是早,可解放后名声出川才几年呐。

路上小程还和媳妇儿说呢:“发财了发财了,这酒可太难找了,咱四九城供销社的人见过的都少。”

“你也不怎么爱喝酒,怎么就这么兴奋。”周晓霞很不解,这丈夫发什么疯呢,很少见他为了什么物件儿高兴到这份上。

“说不上来,反正我看着就高兴,尤其还是生生从周叔那里夺过来的,你没看咱们走的时候老头儿那忧伤的小眼神儿?”

“噗”的一声,周晓霞笑的骑车直择(zhai)歪。

回到四合院后,程墨竹往床上一躺,总算是放下一個心事。反正轧钢厂并不清楚自己和周叔的关系,越级上报是大忌,非不得已而为之,这次实在是不能在轧钢厂内部解决了。

利益相关之下,问题只能被隐藏而不是被解决。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放弃,轧钢厂内部解决无非就是关起门来协商,你妥协一点,我妥协一点,最终找个平衡点。问题是这次不能有平衡点,要么全部剔出,要么保持现状,留10个人和留100人对于车间的影响没什么区别,终归是会毁掉的。

上班的第二天,星期二。

百无聊赖的程墨竹吃完午饭拿支笔随意画着,脑子里还在考虑车间的问题。要知道这个车间是一机部组织专家通过对一道道工序的测算以及给出工人工作疲惫度的余量,然后计算出一个工作效率及生产效率和投料产出最大化的区间,反正程墨竹看不懂,但是并不影响这是一个科学的计算模式。

这个车间就是要验证这个计算结果,长时间实际运行后的结果在计算区间内的话,那就可以找到一个基础的普适性的生产流程,推广全国将会节约巨大的成本,当然,这个普适性还需要多次验证,但绝不能忽视这个车间的贡献。

一直琢磨到下午快两点了,轧钢厂办公室的干事小钱匆忙找到程墨竹,通知他马上赶到冷轧钢丝车间。

这心下马上明白怎么回事了,老周同志来到前线。。。。。。

到了车间,一群轧钢厂领导跟随在老周身边。老周阴沉着脸,只听见杨厂长在说话:“领导,新车间需要磨合,工人也需要磨合。”

李副厂长也跟着杨厂长的话往下说:“领导,您看我们钢丝车间到今天是试生产的第十天,我们的生产效率还是在慢慢提升的,按照设计产能,比照第一天的产量我们已经提升了50%多。”

程墨竹听到这里差点没笑出来,憋回去,这场合等下还得做戏,不知道老周会不会把被抢酒的怨气带进来。

李怀德看到程墨竹走进车间,赶忙招手把他叫过去。

“李副厂长”

“程副处长,这是咱们一机部的周领导,领导在视察车间中发现咱们的工人培训不到位,工序衔接不顺畅,你是负责工人培训轮岗的主管处长,请你给领导解释。”李怀德这眼药可真敢上。但凡没有找老周提前说清楚问题,这时候解释说人员不对,边上领导可都在呢,当时捂住盖子是没有问题的。

“周领导您好,我是负责工人培训及轮岗排序的程墨竹。”

“我问你,为什么我看到车间工人对于工序操作的熟练度不一致?别跟我说手笨手巧,这是招工时候选拔中的错误,允许一个比例,但是不会是现在这样,将近一半跟没培训有什么区别?你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

“周领导,这个问题我早在车间刚刚开始试生产的时候就向厂领导汇报过,因为更换了部分培训人员造成熟练工与生手默契度不够,因而出现这种情况。”程墨竹严肃的回答道。

“嗯?为什么更换人员?”

“领导,这个不在我负责的工作范围之内。”

周领导转向杨厂长:“小杨,工人更换的理由和我说说。”

“领导,我们接收到经过培训的新工人后发现,这批工人的素质很高,完全可以填充到几个骨干车间增加车间产量。新车间留下一多半工人来带生手,以熟练带生疏可以更好的利用这次工人培训的成果。”我艹,没一个老实人,都特么老油条,程墨竹暗地里吐槽着。

这借口肯定是早就商量好的,可伱们商量的时候也和我说一声啊,怎么说培训都是我负责的,程墨竹内心呐喊着。

“那么你告诉我经过这几天的磨合产量达到设计的多少了?磨合了有一个星期了吧?还有第一天试生产的产量是多少,把车间记录给我拿来。”车间主任不敢说话,看了看李厂长,李厂长打个手势,主任小跑着出去了。

“领导,这个车间李副厂长具体负责,详细数据由李副厂长为您汇报。”说完看向李副厂长。

“领导,试车成功后,我们经过加班检查设备和生产线,于第二天,也就是1月3日开始试生产。从试生产到今天整整12天,中间星期天我们没有休息。第一天的试生产,产能达到设计标准的45%,主要原因就是还在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技巧并磨合工人与设备的默契性。经过十天的磨合,到昨天为止,产能对比3号提升了52%,虽然依旧没有达到设计标准,但我们有信心加快这个进程。”李怀德大声的向领导汇报着。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