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w.cc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00书屋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高贵盛世-> 第五章 再战合肥
换源:

第五章 再战合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合肥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很大很繁华的大都市,却是军事上的重镇。当年魏武帝曹操最重视的三大战略要地分别为襄阳、合肥、汉中,派曹仁守襄阳,派张辽守合肥,派夏侯渊守汉中。最终的结果各位看官早已耳熟能详。曹仁在襄阳勇拒关羽,张辽在合肥大败孙权,夏侯渊则被刘备集团五虎上将黄忠斩落于定军山。

孙权因为第一次合肥会战被戏称为“孙十万”,贻笑于大方之间。其时吴大帝孙权早已驾崩,少子孙亮即位,诸葛恪独揽大权。如今同族的兄弟诸葛诞在魏国起事,诸葛恪派军趁机再犯江淮。这个时候也是诸葛家族首次团结起来一起御敌。

文钦自从逃亡后,一直在东吴蛰伏着等待时机。文钦在东吴的居住地更是被命名为“静园”,有静观其变、静待时机之意。文钦虽然和诸葛诞在政见上素有不睦,但在拱卫大魏江山的大是大非面前,两人还是选择了合作。

在诸葛诞被困淮南即将弹尽粮绝之时,文钦、文鸯父子负责向合肥发起进攻以逼司马分兵。钟会已围城八月有余,却未占到任何便宜,便请求司马昭撤军以援合肥。邓艾闻讯,立即上奏要求钟会继续围城、不要支援合肥。

邓艾认为,文钦父子犯境合肥实为围魏救赵之计,一旦钟会撤兵就正中下怀,八个月的围城努力毁于一旦。司马昭也知钟会和邓艾素有不睦。便也倾向于维持现状,不让两人合兵一处。

文钦大军行至合肥大蜀山上扎营。为了避免像街亭一样被围山的局面出现,文钦决定派文鸯在山脚的水源处扎营。一来可以占据要地,二来可以保护水源。

由于文钦选择了夜晚进军,魏军并未觉察到有异样。五天后,邓艾、邓忠父子按照惯例在大蜀山的森林里骑马打猎。邓忠问:“父亲,我们已经衣食无忧,为什么还要继续打猎呢?”邓艾回答道:“打猎是上天教给我们谋生的本领,我们不能忘本。只有时刻用打猎来磨砺自己,一旦有敌人突袭,方能有备无患。”话音刚落,一只麋鹿被射于马下。邓艾大喜,吩咐邓忠前往收拾战利品。突然麋鹿上又多了一支箭,邓忠下意识地向山上望去,只见许多晃动的旗帜上多写着“文”字。此时,文钦也发现了邓艾的行踪,遂居高临下用火把和弓箭向下射去。邓忠赶紧掩护邓艾撤退。就这样,邓艾一行一百余人,将近八十人命丧大蜀山。邓艾也是在邓忠的亲身护卫下才躲过了一劫。

回营后,邓艾命人散播“邓艾已死”的消息,合肥城中守卫皆挂白带和白帽。文钦大喜,遂率大部人马将合肥城围困起来。文钦向城中喊话:“各位弟兄们,我们都是曹家带出来的兵,司马昭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仆人,哪有鸠占鹊巢的道理!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吾保证汝全家老小的安全,我们一起攻打洛阳,让大魏幽而复明!”话音未落,突然远处锣鼓喧天,“邓”的旗帜缓缓走来。文钦这个时候意识到,邓艾这个匹夫并没有死,而是早就出城了!接着,两军开始厮杀起来,合肥城下尸横遍野,双方损失惨重。

眼看着残兵难以突围,文钦急忙派人向文鸯求援。文鸯正欲赶来营救父亲,突然听到大蜀山上变得喧闹起来。原来,文钦下山围困合肥城后,邓艾秘令邓忠占领了大蜀山上的重要关口。这样,邓忠以居高临下之势命士兵们砸下乱石,致使文军死伤无数。

合肥城下,文钦和邓艾苦苦厮杀了三个时辰,仍未等来救兵。在这场消耗战中,由于文钦兵微将寡,最终只剩下了孤家寡人。邓艾士兵把文钦围了三圈,文钦显然已经插翅难飞了。这时一个士卒为了抢功,先行上前,很快就被文钦斩落刀下。连续斩杀了六个士兵后,文钦捂着胳膊上的鲜血,大喊:“先帝,文钦誓死忠于大魏,吾去也!”就这样,第二次、第三次淮南勤王行动的重要成员文钦壮烈殉国。

邓艾看到了文钦无法瞑目的眼神,意味深长地说道:“无论是谁当皇帝,我们都只是臣子。只要国家能够实现盛世,又何苦执着于一家一姓呢?”

邓艾表示要厚葬文钦。突然远处传来了凄惨的哭声。文鸯越过了层层士兵,跪倒在父亲面前,放声大哭。走投无路的文鸯如今做了俘虏,却不愿意向杀父仇人邓艾投降。

邓艾道:“孩子,你来看看合肥城外尸横遍野的场面吧!我的士兵杀害了你的父亲,可是你想过没有,你的父亲又杀害了多少我的士兵呢?你父亲临死之前,接连斩杀我的六名兵勇,他们也都是有妻子的人啊!此刻之前,我和你父亲各为其主,如今我们都是大魏的臣子,好好地活下来吧!”

邓艾饶恕了文鸯,并写信给了司马昭说明个中缘由。司马昭大怒:“文鸯当年一箭射中了我兄长,致使兄长眼疾发作而薨逝。我一定要将文鸯碎尸万段!”

“不可!”谋臣王肃掷地有声地回答。

说到王肃,各位看官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他的父亲,各位看官肯定耳熟能详。王肃为司徒王朗的儿子。在王朗病逝以后,王肃逐渐向司马氏靠拢,曾为司马师五大谋士之一。司马师死后,司马昭则主要器重贾充,而对于王肃不再言听计从。

司马昭听到王肃不让自己杀文鸯的话,大怒:“子雍,文鸯与我有杀兄之仇,此仇不报,我要这万里江山又有何用!”

王肃曰:“杀兄之仇,私也;平叛淮南,公也。活一文鸯而平一叛乱,孰轻孰重?”

司马昭若有所思:“愿闻其详!”

“方今寿春久攻不下,主要原因在于诸葛诞的士兵害怕被杀而不敢做俘虏。若大将军斩杀文鸯,将继续寒了欲降之人的心,他们必将死磕到底。若大将军虚怀若谷,放文鸯一条生路,吾敢断言,寿春军心必乱!”

司马昭思考了半晌,终于下定了决心放了文鸯。

果然,诸葛军看到司马昭优待俘虏的举动后,很多士兵望风而降。

随着粮草越来越少,且援兵已散,诸葛诞决心突围。寿春城内顿时成了人体绞肉机。誓死追随诸葛诞的士兵只剩一百人了。这一百人拒绝了司马昭的高官厚禄,与司马军拼到了最后一刻,最终全部壮烈殉国。

就这样,随着寿春城头变幻大王旗,魏国彻底控制了江淮大地。江淮大地上,在三国时期涌现了袁术、孙权、张辽、乐进、李典、王凌、毌丘俭、文钦、诸葛诞等英才,风云际会了多少风流人物!

随着淮南三次勤王行动的落幕,司马昭在魏国的势力如日中天,看似再无第二人敢于抗衡了。

李鸿蒙曰:“淮南三叛被平定之后,忠于魏室的大臣们虽然仍然不少,但大都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了。再加上司马昭已在各个重要战略要地安插了自己的门生故吏,曹魏的忠臣们更是敢怒而不敢言。一时间司马代魏的传言甚嚣尘上,司马昭篡位之心昭然若揭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